APP下载

丹江北流(组诗)

2015-01-08翟营文

躬耕 2014年10期
关键词:淅川邓州北流

◆ 翟营文

丹江北流(组诗)

◆ 翟营文

比渠首闸门更高的是人的气势

162米的高度,足可以让一条江

鼓足勇气,做一次远行,足可以

让江水像燕子凌空而下, 足可以

让焦渴的心充满更多的期待

让沿岸的禾苗绿得心醉。162米

又很低,比汤山和禹山都要低

甚至比那个叫水闸的古老村庄

还要低。162米是一个只要

团结一心就能打造出的高度

是一个只要拼尽全力就能

到达的高度。渠首像一条巨龙

高高昂起的头颅,搅动的巨浪

带动稻浪翻滚,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一部历史的大戏

锣鼓已经敲响,丹江水滚滚

北去,带着南方的柔美和亲切

带着温情和祝福。千军万马

沿峡谷排开,他们要搬动天河

与芦苇为伴,喝污泥水吃冷干粮

让命运在石头上擦出火星

有些人用肢体的残缺,换来

渠首的完整,有些人将自己

化为禹山上的风声和汤山上的

树影。162米是用生命垫起来的

是用豪情垫起来的,在这个高度

就能望见日子的崭新,那么多条

巨龙喷珠吐玉飞流直下,他的身后

是紧跟上来的一个又一个别样的春天

陶岔的水

陶岔的水,养育了一部

山清水秀的历史,和泥制陶

那些轻巧的家什,盛满了陶岔人

小心翼翼的生活,有了水就有了

方言的音韵,就有了乡情的凝重

他们的历史不用文字,淹在水里

惟一的一块碑早已字迹模糊,好在

喝了陶岔的水心里明亮,分得清

是非,也记得牢恩情。喝陶岔水

后辈们长得比庄稼旺盛,他们

把日子在河水里洗净,把内心

在河水里洗净,善良和德行

是陶岔人的根本,眼睛里是

天下人,掏出心口的是滚烫的真

陶岔的水用来养橘,橘就甘甜

陶岔的橘无论到哪都抱着

内心里的坚守,陶岔一定是

充满灵性的,陶岔的山水都是

禅机,风一吹,那些杨柳刺槐

就能心领神会,无风的时候

那些山水便在心间叠起锦绣

渠首,没有一块碑文

没有一块碑,记录下他们的汗水

和鲜血,没有记录下床下长出的

芦苇,号子悠长穿起白昼和夜晚

他们挥动大锤的身影,成为渠首

闸门的一部分,但每一块石头

是温热的,有工人们的体温

每一座大坝,都记得那些被山风

呼喊过一万次的名字,每一个

倒下的身躯,都成为道路通向竣工

这里的大小湖泊,都是镜子

照得见淅川和邓州人的付出

每一座桥梁,都拉起手,以起舞的

姿态,欢庆着胜利。还有汤山杏山

都是高耸的丰碑,他们用风刀霜剑

刻下激情似火,刻下万丈豪情

刻下奉献的人生。那些喝到救命水的

人们,也会在心上刻下对淅川、邓州的

感念,他们也会感知负伤的工友身上

隐隐的疼痛。“丹江不北流,誓死不回头”

一代人把精神传给下一代,一条江

把奔流传给下一条江,历史本身

就是一座碑,无须多言,向北

向北,大江裹狭着无限的豪情

把家建在高处——献给库区搬迁的移民

将新家建在高处,建在梦的顶端

丹江水滋润着希望,去往高处

让生活远离贫困和水涝,远离

荒芜,熟悉的景致留在记忆

熟悉的面孔留在记忆,挥挥手

让大江向北,日子向上,把甘甜

和温润向北方输送,把大山的豪爽

远景的美好向北方输送,把父辈的嘱托

一起栽种在新田地,那些崭新漂亮的

新居,多像淅川、邓州人崭新的胸怀

把家建在高处,建在抬头仰望的地方

图纸宏伟,规划详细,与另一群移民

亲邻而居,让旧日子在身下奔腾而去

沿岸的幸福,桃子般甜蜜。高处

有更加美好的景致,高处有更加

新鲜的呼吸,门前一定有一条

道路,屋后一定芳草萋萋……

猜你喜欢

淅川邓州北流
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解锁乡村治理有了“金钥匙”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淅川兰沟墓葬区M12 和M25 发掘现场
“中国·邓州第四届《红楼梦》读书竞赛总决赛”综述
“生态淅川”建设中的人大力量
北流河故事
淅川: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中结硕果
北流话和玉林话语音的主要差异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让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南阳市邓州“编外雷锋团”学雷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