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飘在唐诗里的秋雨

2015-01-08

躬耕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秋池西窗山居

窗外的雨又开始飘洒了起来,我已经记不得这是入秋以来的第几场雨了。

在这样一个个秋雨缠绵的日子,夜色如墨之际,泡一壶香茶,氤氲在那一阵阵雨打残荷的光影里,手捧一卷唐诗,和那些千百年前的诗人们一起沐浴在飘在唐朝的雨声里,该是何等的浪漫和惬意。

静夜温柔,听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悱恻和李商隐的缠绵情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是我最喜欢的诗歌。在蜀地淅淅沥沥的雨声里,诗人思念如池水般盈盈上涨,想起两人共剪西窗烛火的欢爱,如今何等的孤独和凄凉,这发自诗人心底的声音,不知千里之外的她能否听得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台湾歌手齐秦正是受了这首诗的启发,创作了《大约在冬季》,一时间红遍了整个亚洲。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这是诗神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句子。同样是秋雨冰凉,但对于白居易来说,心境就要平和许多了。瞧,尽管是一场雨来一场寒,不过对于这位整日倚红拥翠,不时“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在口的诗人来言,能“睡美雨声中”就不足为奇了,翌日,满目“霜叶满阶红”,秋雨声俨然成为了诗人耳旁的小夜曲,心境何样自若安详。

“秋风秋雨愁煞人。”对于秋来说,更多是带给人萧瑟之感,凋敝之境。文思超群的温庭筠因恃才不羁,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终生不得志,郁郁在怀,在《更漏子》这阕词里,尤为突出。“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一声叹息,可谓撕心裂肺的痛。冰冷的雨滴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而是砸碎在人的心里,令人不免顿生伤感。而这首词和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映成趣,构成了梧桐秋雨的“双壁”,叹为观止!

“诗佛”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其诗歌创设的意境优美,诗情画意常跃然纸上。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该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是我国山水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他这首《栾家濑》的小诗勾勒了飒飒秋雨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情景,一场秋雨,使溪水才流得更急,溅起跳珠惊动了白鹭,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诗人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所有景语皆情语,这一份恬淡的心情,正是当时刚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细数起来,唐代的诗人们创作关于秋雨的诗歌可谓不计其数,或哀伤,或喜悦,或空灵,或宁静,或恬淡,行走在唐诗的秋雨中,任思绪飘洒,顿觉自己也“诗意”了许多。 雨一直下!这样的雨声,这样的雨雾,有了诗人们的描绘,隽永而生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池西窗山居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Ye Yu Ji Bei from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叹秋雨
山居秋暝
相通
一樽浊酒西窗下
七绝·秋池(新韵)
富贵山居
幽 景
山居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