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2015-01-07包秀兰
包秀兰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它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谈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思;意义;途径
1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师,能及时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在实施新课改时,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不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经过反思,我们能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进行改善和优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进一步完善新课改的实践。教育家叶澜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名言一直激励着广大历史教师投身于历史教学反思中去,教师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思更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对于自身能力與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了人们对学科的发展期望,是历史每个重要瞬间的凝结。历史也是一门反思性较强的学科,社会总是在历史的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高质量的历史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2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一般思路
一是描述,它是回答“我在做什么”、“我的困惑是什么”等问题,可通过写日记、随记的方式来帮助反思。二是领悟,它是回答“这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以揭示指导教学行动的自我诠释理念。随着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进一步了解。三是正视,它是回答“我怎么会这样”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假设、价值观、信念和其他力量如何影响实践作出解释。四是改进,它是回答“我怎样才能用不同方式做好这件事”的问题,其目的是正视问题并改进实践。反思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反思的结果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3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反思。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反思水平上,更应深入实际,做各项反思的实践者,从教学的整个环节入手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学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意识,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简单的回忆工作,“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分析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讲述给了学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课上是否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习惯。反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效果的,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积累,在教学前要意识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识,具体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点,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形成经常反思的能力与习惯。总之,教师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许多,教师要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2.历史教材的反思。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我们可以从优秀的书中汲取营养,可以从书中领略先进人物的思想事迹,从中外名著、历史教材、相关史料中发现历史,通过课外书目的阅读了解历史发展的现状,了解历史发展的步伐,汲取先进历史人物的发展经验,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一方面,注重反思历史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书。但是教科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材素材,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一手教学资料,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从历史教科书中总结教学规律,反思已出现的教学事迹。另一方面,注重反思相关历史史料。所有的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不真实的史料,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与鉴别知识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以免错误的、无根据的史料误导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给予他正确的方向便会使他走向光明的道路,反之则相反。因此,教师不仅是教书的人,也是育人的人,要担负起各方面教育职责。在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经常反思自己,反思每一个教学的细节,深入了解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努力。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而且将反思的结果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