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代热河围场皇木采办

2015-01-07李晖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热河围场清代

李晖

摘 要:本文通过对清代围场皇木采办的方式、用途及过程的记述,详实地介绍了清代中后期皇家建筑材料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清代;热河;围场;皇木;采办

有清一代,土木繁兴,凡修建宫殿、陵寝、园林等皇家建筑,皆需大量优质木植,此为皇木采办之缘由。康熙中叶以前,产自南方的楠、杉木植最受皇家青睐,但此后楠、杉的采办愈发艰难,难以为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上谕停止川省楠木采运,取而代之的则是塞外围场等地的松木。木兰围场自古被誉为“平地松林”,该地“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翠黛参天为千松,枝横生如盘,一树十数层,近地一层最长,至巅最小,有如浮图”, 山坡上到处生长着松、柞、桦、杨、榆。仲秋时节,“黄叶数十万株,交枝接干,无复罅隙,翘首望之,如海之日出,一派金光,目为之夺”。生长在阴坡和山脊的油松是“山背短树经霜久,时尽黄明,惟山松数枝立异其间,不改翠色”。“山崖峭壁,古松蟠石,经霜弥翠,松生石罅,矗干如杉”。加之距北京交通便利,因此成为清代中后期皇木的主要来源之一。

1 围场皇木采辦的方式

围场皇木采办始自顺治年间,采办方式主要是招商办运,获得采木批文的商人自备资本,雇募人夫采伐围场外围的木植,然后将其运往通州张家湾,由工部派员照数验收给价,所办木植部抽三分,给商七分。但外围林木有限,渐趋不敷,雍正二年(1724年),上谕“柁梁等需用大树,著内务府总管行文该部,遣一家臣,将所用大树砍伐运京。”此后,围场皇木的采办则改由内务府总理工程处委员办运。其流程为总理工程大臣处派员会同热河总理工程处官员查勘木植数额、工本并丈量长短径寸数目,由委员领取工价招募工夫采运,如额交付后,再由内务府委员验收核实。同光时期,为了筹集兵饷,围场山林准许百姓缴款伐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在吉布汰地方设立木植局、垦植局,管理伐木卖木和开放围荒事宜。木植采办方式仍为委员自伐自运,地方派员负责照料。

2 围场皇木采办的用途和数量

围场为我国北部著名木材产地之一,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围场地区尚有三千方里的森林面积,树种则以黑沙松、黄松为主,因此,自康熙二十五年停办川省楠木后,京城皇家建筑“所用木植,亦惟松木而已。”此后,修建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外八庙、沿途唐三营等行宫,所用木料基本取自热河围场等地。乾嘉时期,伴随园林的增扩修缮、陵寝的修建,围场皇木采办开始进入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仅康熙、乾隆两皇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就从围场砍伐木材36万株。经过乾嘉两朝的大肆开采,加之民间盗伐盗采愈发严重,围场森林资源渐趋枯竭,坚实大木基本绝迹。因此,自道光朝直至清末,围场的皇木采办进入低潮期,但仍间有采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修建景陵殿工,于围场东西矖树沟大磨盘山三处,选齐大料800余件,顺伐常行木料19000余件,又承办裕陵碑亭大料在于锥子山各沟子铺炕封狐沟给拉哈沙尔板五处选齐大料700余件。

3 围场皇木的采伐和运输

围场优质松木多在深山老林中,采运不便,向系内务府委员招募商人承办,砍木有砍商,运木有运商。砍商在冬季雇工深入林区,采伐木植,蹲山棚、剥树皮或锯松板。再将剥完树皮的松板驮运下山,堆放在空旷的谷地,对木材进行量尺、打印、编排,然后由运商雇车运至河口。

围场内雇运木植车辆向系热河副都统衙门承办招商,所雇之车有热河四旗、八沟、喀喇河屯四厅属民车,又有翁牛特旗北古以及围场兵丁内务官庄等车共三百七十余辆,四套大车十分之二三,而双单套小车居十之六七,木植陆运到滦河大河口,或运至支流小滦河口,俟河水大涨,将木材编成浮排放进河水中,运到水路交通口岸。每年“于春秋两季下河,其八九月间砍伐之木,于开春起运。三四月间砍伐之木,于秋间起运。”

皇木运输一般是水运、陆运相结合的方式。陆运“自围内至英额栅口由翁牛特等处至不片子栅口旱运抵张三营,计远三百九十三里,至波洛河屯计四百五十五里,至中关计五百十里 ,至热河文计五百八十二里,约需砍工银七千九百两三钱六分一厘,运价银三万五千四百三两一钱八分四厘。”水运“由围内旱运至多伦诺尔大河口计远二百七十里,入大滦河水运至热河口出岸,计远一千二百六十里,约需砍工银一万二千九百二十二两七钱三分九厘,水旱运价银二万九千一百八十二两七钱八分二厘。”如办运京城各工木植,则自承德府旱运至古北口,由潮河水运抵通交厂。

4 围场皇木采办的特点

围场的木植资源,在清代以前,基本没有进行开发,自清中叶以来,因大规模兴建皇室建筑,围场木植被大量采伐,特别是乾嘉时期,自嘉庆以后,采木逐渐减少,但仍延续清末,可以说皇木的采办贯通整个清代,侧面见证了清代的兴衰过程。

其次,清代围场皇木采办方式不论是前期的招商办运还是改由内务府总理工程处委员办运,基本上没有征调民夫,无偿劳役,而是随行就市,公平买卖,在采办过程中较多的考虑了商民的利益,其砍工运脚需用银两,仍照例于道库内支给,并造册呈报,由总理工程处查核。

总之,清代围场皇木采办基本解决了皇室建筑的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采木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清圣祖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321页。

[2]杨振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辽海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3]《大清会典·康熙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95年,第6576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圆明园(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页。

[5]杨振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辽海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6] 宋廷模:《热河围场森林调查录》,《农学杂志》,1924年第1卷第5期。

[7]《清圣祖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584页。

[8]杨振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辽海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9]“直督袁奏办理围场屯垦情形摺”,《南洋官报》,1907年第71期。

[10]转引自段剩龙:《清代木业与经济社会》,《中国市场》,2010年第1期。

[11]“直隶总督周元理奏报查办拉运围场木植车辆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十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清宫热河档案(3)》,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12]梁明武:《明清时期木材商品经济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第58页。

[13]“热河副都统多鼐等奏报筹办建盖文庙补盖张三营等行宫应用木植件数所需银两数目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清宫热河档案(4)》,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14]“热河副都统多鼐等奏报筹办建盖文庙补盖张三营等行宫应用木植件数所需银两数目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清宫热河档案(4)》,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猜你喜欢

热河围场清代
热河道库:清帝巡幸热河时期的备赏银库
清代热河驻防八旗的沿革与职掌(1702─1810)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2017,谁的江湖
达什达瓦部迁徙热河考(蒙古文)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围场北部古风壳的发现及地层划分意义
沁园春——木兰围场坝上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