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永洲事件浅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和防范
2015-01-07陈冲邹官强
陈冲 邹官强
2013年10月,陈永洲事件发生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再一次把虚假新闻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虚假新闻也再次成为了社会的热点。新闻媒体也再次陷入了虚假新闻的浪潮中,媒体的公信力也被大大的削弱,同样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陈永洲时间的始末
陈永洲,男,原是《新快报》一名记者。在2013年0月他被长沙市公安局以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捕。据调查,他在2012年9月开始,到2013年6月,曾总共发表10篇关于中联重科的一系列虚假的批评性报道。在陈永洲被抓后,他所在的报社《新快报》曾在头版发表声援。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被拘留,在10月24日,《新快报》就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登出《再请放人的》文章。报社的负责人表示陈永洲的虚假报道是正常的履行职务,没有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在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在个人微博上指责陈永洲的行为时,《新快报》还向法院提起诉讼说高辉侵害了报社和陈永洲的名誉权。而在警方把真实的情况调查出来后,长沙公安局认定了陈永洲的犯罪事实。而《新快报》在得知事实真相后,仅仅在不显眼的地方发布了豆腐块大的道歉声明。
2 陈永洲事件造成的影响
(1)陈永洲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在这次的事件中,陈永洲被判刑了一年零十个月。陈永洲因为没有遵守新闻媒体从业者的道德规范,刻意的编造虚假的新闻,损害了中联重科的企业商誉,给中联重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影响。他报道虚假新闻的行为不只是违反了职业道德,同样还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他失去了记者的资格,失去了他的工作,也被判刑一年零十个月。他的入狱也同样给他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监狱里的一年多,他没办法去照顾家庭,没办法陪伴他的妻子和父母。
(2)对企业造成的的影响
因为陈永洲的虚假报道,造成中联重科的股票下跌,给中联重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影响,也同样陈永洲的新闻报道,也给中联重科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破坏的中联重科商业信誉,这方面的影响对中联重科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3)对社会大众造成的的影响
陈永洲事件发生后,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刚开始的对记者的“打击报复”到“虚假新闻”。广大的受众就一直参与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在事件刚发生时,受众们不知道事情的真想,就只能看到《新快报》和中联重科双方的论战,而新快报发表的义正言辞的放人文章,也迷惑了受众,曾一度认为陈永洲真的是被冤枉的,这件事就是对记者的打击报复。再到后来,时间的真实情况被报道出来后,受众们才知道这是个虚假新闻,不是对记者的打击报复。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新快报和一些媒体,没有尽到公平公正的责任,没有让广大的受众,及时的知道真实的新闻,是对受众的不负责。这个事件,也造成了,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不信任,觉得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不是真实的,大大降低了新闻媒介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社会上的大众对新闻媒介失去信心,产生了怀疑,。这对新闻媒介的影响是巨大的,新闻媒介就是为大众服务的,如果大众对新闻媒介产生了质疑,那么对新闻媒介的伤害是巨大的。
3 虚假新闻
(1)虚假新闻的含义
虚假新闻,简单的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新闻媒体从业者违背了职业道德,发布的不真实的、虚构的新闻。它的官方定义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
(2)虚假新闻的危害
虚假新闻的出现,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很大的危害。虚假新闻都是新闻从业者没有遵循职业道德,因为某些利益的驱使去编造的新闻,这严重危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种行为也是触犯法律的,报道虚假新闻,产生严重后果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虚假新闻的出现会引起社会大众的恐慌,对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样,虚假新闻会给新闻媒介带来巨大的伤害,虚假新闻的出现,会让广大受众产生对新闻媒介的不信任,會削弱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削弱,会影响到新闻媒介的生存和生存价值。
4 由陈永洲事件分析虚假新闻的成因
(1)个人的原因
在陈永洲事件中虚假新闻的产生,在陈永洲自身的因素上。首先是陈永洲没有遵守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没有坚持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没有尽到一个新闻从业者因该尽到的责任,还有就是陈永洲自己的私心在作怪,为了某些利益的驱使,让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去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去做违法的事。
(2)新闻媒体自身原因
陈永洲事件的产生,不仅仅是陈永洲一个人的原因。在陈永洲事件中,新快报一直在做一些令人可笑的事。在刚开始高调的要求放人,称陈永洲是被冤枉的。可是在陈永洲事件的实情被调查出来后,又低调的发道歉声明。新快报的这种做法,就可以说明新快报本身就存在问题。一篇虚假新闻报道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的事,一篇新闻在报道出来之前,肯定要在报社内部经过层层的审核,可是本应该经过层层审核的新闻,虚假新闻应该就会被审查出来,不被报道。可是经过审查,虚假新闻依然还能报道出来,这就值得思考了。只有新闻媒体自己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或者丧失,才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在审查时,各种管理机制都丧失了作用,所以才会使虚假新闻被报道出来,混淆视听。还有,虚假新闻能被报道出来,在媒体的内部管理人员也存在失职的状况,如果管理人员尽到责任,就不会让虚假新闻审核过关,更不会让虚假新闻被报道出来。
(3)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足
在我国还没有专门关于新闻管理的法律,法律的不健全也是导致虚假新闻出现的一个因素。由于国家没有专门这方面的法律,所以一些新闻媒体从业者就抱着侥幸的心态,去故意的发布虚假新闻,来达到自己的某些利益。
(4)社会风气的影响
现在社会有一种利益至上的风气,这就让一些新闻从业者跟随社会风气,去为了追求某些利益,而丧失自己的责任。所以一些新闻媒体从业者,为了追求利益至上,违背新闻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
5 对产生虚假新闻的防范
(1)个人方面
对于新闻从业者自身来说,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就要从业者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严格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尽到新闻从业者应该尽到的责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不要为了利益丧失自己的职业道德,也不要为了追求利益,去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要经得住利益的诱惑,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去报到虚假新闻,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利益去伤害自己的家庭、大众的利益。
(2)新闻媒体方面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审查机制。要严格管理,让虚假新闻不审查通过,不让虚假新闻报道出来。还要严格要求内部的管理人员,不要因为某些利益的诱惑失去自己的职责。
(3)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国家和社会的方面,国家应该建立和健全新闻媒介的监管机制,还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社会上应该执行监督权力,监督新闻媒体的报道。
6 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在陈永洲事件中吸取教训,正确的认识到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它所产生的危害。只有知道了虚假新闻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才能去预防虚假新闻的再次发生。只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才能永久的生存下去,新闻媒体才能在手中的心中产生长久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黄瑚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