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5-01-07王光磊
王光磊
摘 要:所謂激励教育,旨在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于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在语文教学中探索新方法与新模式。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深入分析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激励教育;语文;教学;应用
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模块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无法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继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新时期下,教育改革也将激励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激励教育,不得不说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应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所在
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奖励、语言等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于小学生处于刚刚启蒙的阶段,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还不甚成熟,比较容易接收外界的引导、在乎外界对自身的评价,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避免对其进行指责或者批判,多予以表扬。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激励情境,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文字描写祖国河山美好的魅力,则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之所在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灵活思维的具体提现,借助于激励教育,学生便可以在和谐的语文教育氛围中解放其固有思想,大胆质疑。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总是抱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周围的一切,其想象力在这个阶段也是无穷无尽的。在基于激励教育应用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课文中的风景、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除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之外,还能丰富其想象力。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应避免打击,予以适当的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更为广阔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专门设定在语文课堂中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三)激发学生自信心之所在
依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表明,高成就者与低成就者在心理方面的差别通常是表现在自信心、意志力等一些非智力因素上面。基于此,在小学这个学生初始的人生阶段,教师应该善于充分利用激励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摆脱失败感,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要求教师树立激励理念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的主要作用为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牢记激励教育的理念,通过善于发现的眼光来正确对待不同学生表现出的特点,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之外,还能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充满欢乐。激励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做长期的坚持与准备工作,有些教师由于无法妥善的应用激励教育,便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无法获得满意的课堂反应,这样除了会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之外,还会使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这便是由于教师未能从学生层面加以考虑而进行教学活动得到的后果。要求教师应融入到学生当中,通过与学生细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在肯定和鼓励学生时,应做到真心实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爱,让激励成为教师与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之成为一种教学习惯,由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激励教育的作用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二)多种激励方法的综合使用
1.树立榜样的激励方法
无论在学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在任何一个场所,榜样所起到的作用都展现在积极、先进、示范性方面。基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张树立榜样,使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能有一个进步的目标和参照物。小学生这个阶段其心理年龄还未成熟,喜欢模仿,且好胜心极强,针对于此,教师完全可以拿过语文教材中积极向上的内容,间接的向学生渗透高尚品格,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节课时,文中向我们展现出了满怀壮志、满怀报国理想的少年周恩来,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便以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树立为学生的榜样,激励学生向其学习,从小便树立远大志向,并为此不断努力、奋斗。
2.培养责任的激励方法
由于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存在不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起点与进步空间,基于此,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避免出现一锅端的情形,教师完全可以将任务委派给学生自己,鼓励其独立完成。实际上,虽然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委派的某一任务,但在完成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师可通过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各个学习小组,组织小组间进行学习、探讨、交流,每个人有自己的责任,这样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获得集体荣誉,通过于此,激励每个学生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3.开展活动的激励方法
小学生在这一阶段都具有较强的上进心,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竞赛活动,在学生中间引入这一良性竞争。在这种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实践活动引导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奋进、向上的精神,对在活动中取得优胜的学生或者小组,教师也应该通过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使其能够再接再厉。例如对于初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随着对汉字认知量的愈来愈多,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识字比赛,比学生谁认识的字更多、谁记字记的更准,这样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调动起每个学生识字的兴趣。
另外,语文学科极具美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魅力是相当大的,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欣赏的方式,借助于多媒体将语言魅力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继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4.有效公平的激励方法
首先,激励作为鞭策小学生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对于时过境迁的激励,肯定是无法获得其应有效果的,当学生认真回答完问题满心想得到教师的表扬时,这样的激励效果才是最好的,教师应抓紧这一适当的时机予以学生恰当的评价,若过了这一阶段再去补充表扬,则无法获取应有的激励效果。
其次,教师做出激励时应注重公平,避免由于受到学生学习优劣的影响而使激励有所差别,也就是说,避免对优秀学生的更多激励,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身上,降低对这些学生的奖励标准,予以其更多的发言机会,且评价不要过于严苛。
3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从根本上树立自身的激励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通过于此,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的积极性,继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奕.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69.
[2]孟娟.“激励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绿洲[J].教师,2011,(26):67-67.
[3]何清木.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4,(26):82-82.
[4]柳德明.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6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