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2015-01-07梁彦
梁彦
摘 要:医院会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是财务会计的重要部分,我国的医院会计档案信息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但是诸多的原因依旧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档案失真现象。医院会计信息失真对国家和社会大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会计档案信息舞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使医院主管部门不能对医院的服务经营做出合理判断,及早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阻碍医院的经营管理,助长了一些人的趋利心理和腐败行为,造成道德防线降低,羁绊了医院改制的进行步伐。
关键词:医院会计;会计档案;会计信息
1 医院会计档案管理学术研究现状
学者们通过研究医院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有关基本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与腐败问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不能只重视理性竞争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会计监管,也不能只侧重会计准则的建设而忽略会计监管教育。通过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会计档案的形成的步骤,归集了会计档案的种类和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分析了会计档案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相应措施,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会计档案质量。
另一部分学者,运用合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会计档案舞弊的产生机制、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机制进行了经济解释,以深化医院会计档案信息舞弊机制性因素的认识,为会计档案信息舞弊的治理提供逻辑上的支持。文章认为,医院是一个契约网络结合体,会计行为诚信是契约有效履行的基础,而经理人、注册会计师、股东、政府都是与会计舞弊行为发生或制止相关的行为主体;会计档案信息舞弊的成本巨大、不良后果严重;会计舞弊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治理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通过阐述国内外各学派、学者对会计档案信息舞弊现象研究的产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会计档案信息舞弊的产生机制,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机制进行了经济解释,为会计档案信息舞弊行为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治理会计档案信息失真问题,必须要标本兼治,应追究行为当事人责任,从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机制入手,规范医院管理部门、政府行为,實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轮聘制等,以期能够解决医院会计档案舞弊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2 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医院会计档案信息资料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会计档案信息资料失真的原因,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的必要前提。目前,会计档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医院会计档案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信息不对称
目前,我国一些医院都实行的是两权分离的政策。会计档案信息的制造者直接参与医院的经营管理,拥有一手的会计资料,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投资,往往不直接参与医院的经营管理,只是定期拿到汇报。二者关心的重点和行为目的都明显的不同,医院主管部门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为人民提供的社会福利,经营者关心的是经营业绩能为自己带来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使用者只能通过会计档案信息的制造者所对外公布的资料来了解医院的经营业绩和经济状况,这就给会计档案信息的制造者提供了造假的机会。在逐利原则的驱使下,一些医院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通过篡改会计档案信息数据等方式,也有些医院使用虚假的会计档案信息来虚增业务量,以证明其有足够的业务能力,以此来骗取主管部门的认可,获得职务和薪金上的收益,还有的医院负责人为了完成业务量,粉饰政绩,为自己的前途铺路,也会采用不同方式,伪造会计档案信息。
(二)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受到利益驱使。
目前,医院的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一般都是从属关系,会计人员工作没有独立性。根据会计法规定,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必须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然而,有些单位领导为了小部分人的利益,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更有甚者,编造几套不同的账簿,以应付不同需要。在现行的体制下,会计信息的产生和保存都归本单位管理,会计人员为了满足领导的要求,保住饭碗,违心地进行虚假的会计处理,再加上有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从被迫作假,到最后与领导同流合污。而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往往会被领导苛责,不能在这样的医院工作下去,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3 提升医院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医院会计档案信息管理力度
要进一步规范医院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管理力度。会计档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单位负责档案管理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立卷、整理、保存的相关规定,分门别类进行存档。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将会计档案整理、立卷,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统一归档保管,如果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则应当在财务机构内指定专人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料进行保管。鉴于岗位不相容原则,出纳人员不得管理会计档案。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当配置档案保管专用箱柜,配备防火、防盗、防霉、防虫等防护设施。
(二)加强医院会计职业人员的道德建设
目前的会计档案信息失真,大部分出现于医院单位内部,要改善这一现象,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单位负责人要加强诚信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学习财会的相关知识,加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和理解,支持会计人员说真话、办真事,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会计人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大会计工作透明度,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大众监督,保证会计档案真实、准确。继续坚持并健全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重点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以增强其遵纪守法的意识,督促其加强对会计档案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
财会人员是会计档案从产生到立卷,甚至到保管环节的经手人和责任人。财会人员对会计档案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技能、电算化软件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了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品质。提高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认证门槛,需要一定的工作经历,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进行技能考核,使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具有扎实的会计工作基础,从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归档做起,熟悉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内容、分类、形式等,掌握会计档案信息资料各方面的知识和规章制度,能够正确履行职责,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会计档案失真。
(三)深入推行医院会计委派制
我国现行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一般都是单位的一个内部机构,会计人员也是单位的职工,直接受单位负责人的管理。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迎合领导,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甚至以为领导排忧解难为借口,主动给领导的违法行为出主意、打掩护,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原则处理会计业务,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档案。这就使会计监督作用完全成为摆设,而“会计委派制”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正是针对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模式而产生的。国家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都是受国家委派进驻企事业单位,代表着政府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直接、实时的监督,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或是执行代理记账职责。实施这样的制度,可以使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相对独立于单位的管理体制外,降低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依附心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证会计档案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琴.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J]. 档案学研究. 2011(05)
[2] 黄如,刘文东.浅谈医院档案人员素质要求[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