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德育中的中职生人格教育
2015-01-07孙妍
孙妍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技术学校的兴起与发展,为职校生提供了重铸自我的契机,而职校教育的“重头戏”理所当然地应放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上,本文就职校生的人格缺陷与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人格表现 优化策略
一、中职生人格缺陷与表现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中职生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学生人格高尚、完美,就对班级其他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相互影响的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1.高涨的情绪
这一表现一般在新生中表现明显,一是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接纳,表现为初为中专生的兴奋;二是对融入新环境准备不足,对复杂的理论、实训学习感到困惑、迷茫、无所适从,且易受外界影响。
2.心理的困惑
这一般是二年级学生易产生的心理,他们掌握一部分学习、实训经验,处理问题能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明显、管理班级不上手而产生心理的困惑、忧虑。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与期望过高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希望得到恰当有效的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期望尽快成为学习骨干、技能大赛标兵,期待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与欣赏。
3.情绪的回归
这是接近毕业的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他们对学习、班务管理等有敏锐的直觉,能够根据大量学习、交流、管理经验发现情景的相似性,从完全不同的事件中寻找出事物的关联性,进而解决问题,逐步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但是这类学生缺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只想尽快找个好工作,有个体面地收入,而没有想继续考入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欲望。
二、对中职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行为规范教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学校制定了一个人人都必须做到的总体目标,规定学生必须做到:“进校门,文明礼貌老师早;进教室,遵守纪律不喧闹;进食堂,遵照次序静等候”等等,并且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我们还做了一些尝试,比如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我们请一些教师扮作外来“考察学习的教师”,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并拍摄录像。桌上放置茶水、果品瓜子等。在“考察学习的老师”发言过程中,有的学生低声谈话、玩手机;“座谈会”结束后,又出现了互相争拿水果、瓜子等情况。我们一边放录像一边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式的点评:在别人讲话时,作为听众要认真地听,不能讲话;当客人离开时,要有礼貌的道别。当录像放到争拿水果的场面,有的学生自己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这种“情景模拟”实验,形象、生动、直观,效果很好。
2.提倡非确定性、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以确定性、被动型教育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职校生来说,他们已经饱尝了这种教育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强调教学的非确定性来提高职校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战胜困难的意志。
比如,在开好职业道德课的同时,可聘请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人员来给学生上课,用一些反面例子说明由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的危害。更可以采用看视频、听录音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正面典型人物,尤其是了解一些普通平凡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这样一方面使职业道德教育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中,另一方面也可逐渐消除他们的理想障碍。
再如,礼仪课的教学,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设计一些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同不同对象交往礼仪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折腾”。在充分尝试了之后,学生提高了兴趣、接受了知识,同时也会用心去琢磨其中的滋味。
非确定性教学旨在消除职校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换一种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酒店管理、烹饪、导游等专业都可以在教学上转变观念,调动学生主观的、潜在的能动性。
3.走向社会,铸造健全人格
学校教育毕竟理论知识多于现实体验,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必须要走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职业学校与社会结合有其必要性。利用见习、实习让学生走上岗位可以增强适应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合作精神与容忍力。
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格要求在学校里是浇灌不出的,同年龄的高中生没有这样的条件。因而,如果引导得好,职校生比高中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人格上更为现实与成熟,并且拥有一技之长,也就会更好地发挥个体的作用。现在社会非常需要技能型人才,这对中职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更好地推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