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01-07张勇
张勇
一、 导课激趣
月亮是我们最熟悉的景物之一了,在你的记忆中,最美的一处月景是怎样的呢?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用儿童的眼睛去寻找月亮,他看到了怎样的月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文。
二、 美文选读
请大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写月的文字,静心品读,努力将文章的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里,你将会有奇妙的发现。
三、 美景循迹
刚才你选读的是哪一处月景呢?请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阅读体会。(结合学生的自主体会,启发集体研讨交流。)
【镜中之月】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溜”很容易让人想起什么人?这哪有美呢?加上前面的修饰词“款款”之后呢,你会把这“溜”和什么人联系起来?
“款款”不仅写出月光移动的缓慢,更有一种从容悠闲的姿态,所以后面的“溜”便有了一份调皮和可爱了。切合那时那景,这便是语言的情境感、情韵感。伴随着月亮的变化,儿童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通过这些动词和语气词的变化,将这月光的调皮可爱、动态变化之美,以及儿童们的惊喜、专注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院中之月】
指名朗读。你在读这段文字时,特别想读出怎样的感觉来?你认为文段中有哪些词句,帮助你读出了这样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要用“玉玉的、银银的”来形容院中的月光呢?月光真的是那样的吗?(这两个词不仅写出来白亮,而且还有了温润的质感,仿佛整个环境就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也有类似的句子,“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但是老舍并没有用“蓝蓝的、晶晶的”这样结构的词语,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会选用叠音词,而且选用的还很多呢?请同学们在朗读中,表现出这份童真童趣。
【杯中之月】
这处月景为什么会吸引你?
比较“浮起”“浮着”“映着”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酥酥地颤”结合词语义项选择,体会表达效果。酥:古代称酥油为酥;(食物)松而易碎;面粉和油加糖制成的松而易碎的点心;酥软。同学们觉得在这里选用哪一种解释更切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酥酥地颤”——心里的怜爱。
院中其他地方的月,水中之月,瞳中之月。如果你去找,你还会在哪些地方看到月。
(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四、 童趣探源
这么多美丽的月景,真让人陶醉呀!哎,有些羡慕这些儿童了,我们也常常看到月亮,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体会呢?
儿童特有的心理:“羡慕、嫉妒起来”;“啊,啊!月亮是我的啦!”(读出三妹的口吻)
儿童特有的体验:“我们已在了月里。”
儿童特有的期盼:“什么都不满足”“大家都满足了。”(沿着月迹寻找美丽)
儿童特有的思想:“我所要的”“是个好”“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长天为纸月为印。天空是我们的作品,月亮是我们的印章。我们拥有了天空,我们拥有了宇宙!拥有所想要的一切。这就是什么都不满足的儿童!
小结:随着月景的变化,我们的感悟体验越来越具体丰富且深刻。这便是对美的理解和领悟呀!
五、 拓展深思
(1)大家的记忆宝库中收藏了哪些关于月亮的经典的诗词文赋呢?在这些月的意象中,你们读到了怎样的月景和情感?
(2)这些诗文中的“月”与今天寻找的“月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处?
六、 作业超市
月亮独特的美,给予了人们很多的遐想,寄予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课后请从下列两项学习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读 (填人名)的月;(2)城里的月光(写一篇城里儿童眼中的月)。
【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要通过学生对作品个性的品读解析,让学生深入地走进作品,体会作品之美,感受作者之情。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本课教学引领学生经由语言的路径,登堂入室,探骊得珠,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真切体验。
1.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调动审美的情感共鸣。
阅读文章的“初识感”,即阅读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深入文本的原发点,是我们沟通生活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桥梁。上课伊始的提问:“在你的记忆中,最美的一处月景是怎样的?”一方面调动了同学们的生活记忆,活跃思维,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语言积累,预热表达。在记忆追寻的基础上,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处写月的文字,静心品读,努力将文章的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里。这里特别强调“静心品读”,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更是为了培养一种品质:文学作品阅读需要静心凝神,在个性思维的放飞中融情入境,静心,更多时候是一种生命思考的状态。
《月迹》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创设了一种清新优美、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编者将《月迹》选进“童年趣事”专题,意在表现“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在阅读中,只有顺应着学生的阅读体验,“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感受探寻“月迹”的美妙的历程,观赏月夜美的画卷,才能真正体味到作品的原味。
2. 寻找词语的巧妙切入,走进美妙的文学意境。
阅读教学中,应该始终确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从而学会运用语言的意识。本课教学始终坚持通过具体词语的品味,感受文章所创设的月景之美。因此,在课堂中便有了关于“溜”的对话:“‘溜很容易让人想起什么人?怎样才是‘款款呢?‘款款地溜又让你想到什么样的人了?”在这一步步的交流中,词语丰富传神的表现力,便逐步明晰起来了。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因此教学中需要我们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不断提供多元的辅助材料,引导学生慢慢入境入情。在品味文中用“玉玉的”“银银的”来形容满院子的白光时,学生大多只能体会到月光的白亮,却难以感受那种温润的质感。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轻轻地吟诵这句话,感受眼中所见的那满院子、满空中,把我们紧紧浸润的月光,通过再造想象,努力进入那样的情景中;再通过引入《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话,形成知识关联,帮助学生理解。
黄厚江先生曾说“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是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平台。阅读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享受文本,享受阅读,享受语文。……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撑一支长篙,在文本的河流之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后结束我们的‘寻梦之旅,‘满载一船星辉归去。”在充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形式之美基础上,不断渗透引导学生体会词语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细腻的情韵,从而走进了文章的深处,走进了人物的世界,走进了作者的内心,阅读便不断地引向了深入。
3. 重视文章的多样诵读,体会情感的真实细腻。
要更好地实现对语言的深入体会,由词语而情景,由情景而审美,则需要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来深化。在课堂上,有静心于境,凝神于文的阅读,它利于学生形成个性的阅读感悟,融情入境;有寻章摘句,重点语句的诵读,这是建立在同学们对具体词句的品析基础上的朗读,是对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有换位入境,情景再造的仿读,让学生体会人物在那时那境中的特殊心境,通过模仿人物的语气语调来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但凡能认认真真全心投入文章阅读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深入且愉悦的。
4. 关联课外的阅读积累,丰富意象的内涵外延。
在深入品读《月迹》中的纯美意境后,师生就“月亮的经典的诗词文赋”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激活了他们的阅读积累,促进思维比较,形成语文素养。也是在这样的比较思维中,学生对贾平凹的《月迹》中更具生动性、思想性和正能量的单纯美,有了更真切深入地感悟。
课后的作业设计了两项选做题。这样设计,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的重点,既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巩固,更是延展,既是对同学的尊重,也是激励。善品读者,从本文出发,再读古往今来的写月文字,深入体会,读有所悟;乐写作者,结合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和体会,用心观察审视身边的月,表达个性的体验与思考,写有所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