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课堂精彩
2015-01-07黄勇
黄勇
不久前,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市级交流课,课题是《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是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堂课,老师成功地运用了钱梦龙老师“中心开花”的课堂切入法。上课伊始,出示了一幅赵州桥的挂图,并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图中大拱和小拱之间位置关系。问题一出,学生脸露微笑,纷纷举手示意要回答。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太容易了。这时,老师故作惊疑:“这个问题很简单吗?”“太简单啦!”“那就请大家说说吧!你们说,我来画!”
生1:大拱的上面有四个小拱。(师据此画出大拱和小拱的位置)。
师:对吗?(学生纷纷摇头)
生2:大拱的两边有四个小拱。(师再次画出)
师:对吗?(学生又摇头,一连几个学生均表述不准确)
正当学生疑惑时,老师请学生翻开课文,找出原文表述: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原来是“两肩”和“各”用得非常准确、生动,“肩”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小拱的位置,“各”准确严密地交代了小拱的数量。学生此时才恍然大悟,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赵州桥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更体会到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随后,该老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阅读全文,找找类似作用的句子和词语,并自行赏析……于是,课堂目标——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就这样轻松巧妙地被突破了。
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是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在教授这一
找准课堂切入点,知识点时,习惯于“就事说事”,把分析语言和文本语境隔离,空洞抽象地讲述,使得课堂平淡无味。然而,这堂课却上得轻松自如、精彩迭出。这当然离不开教师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离不开师生间、生生间高质量的对话互动,但是,笔者认为这堂课的成功关键是教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课堂切入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段看似平常的师生互动,却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充分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兴趣;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引领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我想,这样一个细小的切入点设计,正体现了上课教师的智慧。
因此,笔者认为找准课堂切入点,可以点亮学生智慧。所谓的课堂切入点,就是切入教学内容的突破口。对于整堂课的设计来说,课堂切入点只是一个细微部分,但是设计一个成功的切入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我们很多教师称之为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它是课堂上让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增进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那么,如何设计一个成功的课堂切入点呢?
首先,目标指向要明确。课堂切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一个成功的切入必须目标指向明确,即课堂切入方法要契合课堂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师生活动的基本任务,任何课堂的设计(包括课堂切入)都应该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这样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为后面突破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埋下伏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不露痕迹、顺利地向教学纵深推进。要设计这样的切入点,需要教师预先透彻地理解文本,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设计和选择巧妙的切入方式。比如,在教授沈从文的《端午日》一课时,我确定教学目标为①熟悉文本内容,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②学习场面描写。上课伊始,我直截了当地出示当地“龙舟赛”的视频,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龙舟赛的场面。五分钟后,我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龙舟赛的相关内容,要求自由朗读。同时,请学生比较自己所写与沈从文先生所写的异同。最后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场面描写的方法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巩固课堂知识。就这样,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轻松地实现了。
其次,主体意识要鲜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对课堂知识的兴趣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下。再高明的老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课堂切入点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情,即设计是否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参与性,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一个好的课堂切入往往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笔者在讲著名作家林斤澜的《春风》一文时,考虑到北方的春风与我们江南的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利用这种差异性切入,一定会激发我们南方学生的好奇心。于是我改变传统的从头讲起的方法,先抽出其中描写北方春风的一段,指导学生根据文意有感情地朗读,然后问同学们“感觉这是什么来了”?同学们纷纷说是“沙尘暴来了”“狂风来了”“龙卷风来了”……此时我告诉同学们这是春风来了,同学们都异常惊讶不相信:“北方春风为什么是飞沙走砾,狂野不羁的?”于是我让同学们打开课文,自主朗读,感知,揣摩,辨析,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处于课堂主体地位,他们读得认真,赏得精彩,悟得深刻,对北方春风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理解得更为深刻。
再次,要突出思维引领。课堂切入点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或引领作用。从教学实践来说,课堂切入点设计,实际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能贯穿课堂的主问题,它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因此,课堂切入点的思维和引领作用要突出。一些过于浅显或毫无思考价值的设计只会浪费教学时间。教学《柳叶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切入点:如何理解“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怎么能用“品尝”来搭配呢?这个问题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带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和内容的思考性,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又能引领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课堂切入点设计是艺术的、智慧的,如何进行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抓住课文关键词句,可以从学生疑惑点着手,不一而足。选择切入点,我们必须透彻地把握教材,全面地分析学情,宏观地调控教学,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学习之境,才能真正地贯彻“以学定教,顺势而导”的教学思想,才能更好地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让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