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谁都能当吗

2015-01-07唐元恺

今日中国 2015年9期
关键词:影人圈内

文|唐元恺

导演谁都能当吗

文|唐元恺

电影界大可不必“拿破仑”:不想当导演的不是好影人。但“导演”意味着啥,想必圈内谁都清楚,于是争当导演者前仆后继。如今,作家歌手主持人经纪人等也纷纷“新血”来潮,抢导筒抢饭碗。高群书等影人则发炮:现在中国影坛怪现象之一就是—谁都可以当导演,“只要有人给你运作”。

曾经,当上导演可非易事。1955年,国家电影局以文件形式公布提拔谢晋(时年32岁)等4位年轻副导升任导演,当时属轰动事件;到了1983年,电影厂大都还在论资排辈,应届科班生就算一帆风顺,一般也要当助手十年八载后才有望独当一面,直至广西厂破格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青年摄制组”,使几位刚毕业不久的幸运儿不用执行“少林寺规则”(从扫地干起),“独立”创作《一个和八个》(中国电影“第五代”开山之作)。而该片摄影张艺谋又过了几年才在37岁时首当导演

而在手机相机都可“拍片”的时代,票房为王、电影“贱卖”的当下,导演的门槛越来越低,被一些影迷讽刺为“只要你能卖,卖什么都行—卖资源、知名度、影响力、营销点或什么都没有,你爹是煤老板也行”。事实也许没这么极端,但《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就曾“听说”一些事,如片场一跨行新导不是在导片子,而更像探班,很多导演在帮(替)他工作。当然,这属于“周瑜打黄盖”。程主编认为,跨行新导的涌入从表面看繁荣了电影创作,但实际上却是近年圈内太过急功近利的表现,“这些人有粉丝,大家觉得只要挂他们的名字,就能一下子捞到很多钱,这对那些真正有才华却苦无机会的青年导演很不公平!”还有专家指出,此类怪象背后是粉丝经济取代观影文化、明星效应掩盖导演艺术、营销思维胜过片场耕耘的反映,均有损电影发展与精品创作。

电影界大可不必“拿破仑”:不想当导演的不是好影人。但“导演”意味着啥,想必圈内谁都清楚,于是争当导演者前仆后继。

不过不管怎样,电影圈不论出身不讲血统毕竟是件好事。观众“吃了好吃的鸡蛋”,也不会追究是哪个“母鸡”所下。导演只是最体现创造力与执行力的“职业”之一,并不分“白猫黑猫”。台湾新电影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杨德昌当导演前,是赴美留学生,获得的是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并没受过正统电影或戏剧训练;鬼才塔伦蒂诺则是一家录像租赁店店员今已110岁历经7代以上的中国电影急需新鲜血液,亦需跨界冲击,而“英雄何问出处”,应乐观其成头脑中无框框心里无清规束缚的新“势力”不断涌现。事实上,每年登上影坛的新导演为数不少,只是总体上佳作不多,尽管其中不时有跨行导演让处女作票房轻松过“亿”。曾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的何平导演举2013年的例子说,当年国产片产量700多部,第四代导演作品只有1部,第五、第六代则分别只占不足6%和4%,剩下600多部全是年轻人执导的。

“年轻导演机会不少,却没有真正诞生出优秀人才和作品。”何导演直言,中国电影不缺导演,但确实又缺导演,既缺30多岁就能拍大电影的走市场路线的导演,也缺贾樟柯、王小帅那样始终坚持艺术理想的导演,“我们缺这两头,盛产的是中间的部分,所以才会把一些电视节目变成电影。”数字时代,拍电影变得越来越“容易”,这导致不成熟作品的早产,以前胶片时代,拍片成本很高,一位导演要觉得“准备”得很好了才会去做,投资人才可能给他投钱去拍。

准备,其实是导演的常态,包括专业的准备,或者说储备,许多优秀导演并非科班出身,但并不代表导演无需“专业”。还有人生积累与体悟,技术打磨与试验等等。即便天才也非一蹴而就。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李安当家庭煮夫的几年,“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写剧本和拉片子上(他通读世界电影史,并按书中片目反复研习经典影片)。

俄罗斯名导萨金塞夫在任2015年上海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期间,告诫年轻人别急着当导演,“应多做些积累,尤其是技术层面上的,这对年轻人是最重要的。”其本人2003 年从演员转型为导演,执导第一部长片《回归》便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却已39岁“高龄”。他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年轻10年,很可能拍不出这样厚度的影片,“太年轻的人,他们的生活没犯过太多错误,没有失去什么,也无法体会到一些人生的含义。”

猜你喜欢

影人圈内
你不在
广东成鱼破10元/斤,今年加州鲈还会火吗?听听这几位圈内人士怎么说(附购苗指南)
望木星(太阳系最大行星)
“打针”
影人姚晨
诡异的屋内“怪影人”
诡异的“怪影人”
躲地滚球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