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D法探讨土地流转实施后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变

2015-01-06王有正干晓宇赵璐张嘉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改变回归分析土地流转

王有正+干晓宇+赵璐+张嘉丽

摘要:以成都市新津县土地流转示范村袁山社区和花碑社区为例,探讨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当地农民在生产模式、生活水平、居住模式、居住环境、交通以及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改变。通过SD法分析研究,得出新社区建设中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以及社区劳动力利用率不高、活力不足等结论,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让居民较为满意的就业率、绿化率等指标的数值,给当地政府提出具有具体指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改变;SD法;回归分析;新津县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970-04

Investigations on Changes of Farmers′ Living Conditions after Lands Transforming Policy Based on SD Analysis

——A Case from Xinjin County in Chengdu City

WANG You-zhenga,GAN Xiao-yua,ZHAO Lub,ZHANG Jia-lib

(Sichuan University,Academy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cademy of Business,Chengdu  610225,China)

Abstract: Taking Yuanshan and Huabei community in Xinjin county of Chengdu as examples, the new changes upon the production, living standard, residence, transports, as well as neighbor hood relations of local farmers under land transforming policy were scientifically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environment were improved, but community′s labor use was low and it had a shortage of energy through SD analysis. The ideal index range at employment and community greening rate within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as provided through forth-back method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a proposal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Key words: changes;SD analysis; forth-back method; Xinjin county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1]。自200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后,土地流转一直是关乎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在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和天府新区建设的推动下,成都市新津县大力发展建设,“金土地”政策的出台,让新津县以更大的力度发展农村建设,让农民流转出土地,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1  研究思路

采用SD语义差别感知法,客观反映居民对于生产模式、生活水平、居住模式、居住环境、交通以及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感知,剖析其利与弊,通过这6个指标来衡量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变。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建立回归函数,计算部分指标的临界值,在数据的基础上发现社区发展中应加强建设的指标。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中肯建议。

2  SD法分析研究

2.1  SD法

SD法操作流程是尽可能多选几对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且词义相反的形容词。在每一对形容词对之间约有7~11个区间值,表示以该形容词描述客观对象时的心理感觉强度。对客观对象的心理感觉可以通过选择两个相反形容词之间的区间值反映出来,并将每个结果量化。根据量化的结果进行统计并绘制SD曲线图,通过曲线图便可直观地把握客观对象的各个特征。因此,本研究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对,构造语义差别量表。在挑选与土地流转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变有关的形容词对时,参考文献[2],可以确定6组共18对形容词,如表1所示。

根据一般人能够不混淆处理的感觉量级小于8个的原则,确定主观评价等级为7级,并使用“非常”、“很”、“较”和“中等”来区分,从左到右分别赋值-3、-2、-1、0、1、2、3,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公式:M=(f1X1+f2X2+...+fnXn)/(f1+f2+...+fn),其中,X代表分值,f代表X分值的份数,n为有效问卷份数。在袁山社区和花碑社区共发放问卷122份,收回有效问卷数104份,结果统计如表2和图1所示。

2.2  调研数据分析

根据所得问卷结果的统计数据绘制相关曲线图(图1)。从图1分析可知,SD曲线中,平均值线的波动比较大,但整体上还是偏正分,说明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生活总体是比较舒适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3]。花碑社区居住比较集中、交通方便、社区安全,但生产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清闲、社区冷清;袁山社区收入提高、居住集中、社区整洁、邻里关系和谐,但就业失衡、社区冷清、社区偏远。具体表现为①生产模式:单一和多样、繁忙和悠闲这两对词的得分偏低,平均分分别为-0.30和-1.15分,说明生产模式结构很单一,劳动力的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失衡和协调得分很低,显示就业的情况比较失衡;同时丰收和薄利上显示工作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②生活水平:充裕和清贫、奢华和廉价、紧张和放松这3对词的平均得分分别是0.25、-0.30、0.20分,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比较高的。③居住模式:分散和集中词对平均得分2.05分,说明现在多以集中居住为主。④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各个词对得分差异较大,具体可以看出现在的住房更现代更华丽,周围环境更整洁,但社区安全稍有欠缺,冷清和热闹这对词对中显示社区活力不足,整个社区显得很冷清。⑤交通:闭塞和方便、狭窄和宽阔这两个词对的得分是比较高的,平均分分别为1.50和0.70分,说明交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偏远和邻近这个词对得分则显示袁山社区地理位置更加偏远,花碑社区较近。⑥邻里关系:陌生和熟悉这个词对的得分比较低,平均分为-0.75分,说明现在集中居住后,邻里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和谐和紧张方面,袁山社区是比较紧张的,花碑社区是比较和谐的。endprint

2.3  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感知分析,不同社区土地流转与经济生活、情感认知存在一定关系。为了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两个社区的具体客观指标与感觉量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客观指标的选取及相关性假设依据2012年《成都统计年鉴》、成都市规划局提供的数据和新津县的规划资料,选取13个能反映生活水平、居住环境、交通、邻里关系、生产模式情况的客观指标。这些指标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规划所研究的几个指标。表3为感觉量级与社区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在某一特定感知下,客观指标应达到的具体取值。在SD法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直接捕捉到土地流转后社区居民的感知。通过语义差别法量表,直观地反映出了两个社区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而通过选取社区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水平、居住环境、交通情况、邻里关系和生产模式6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感觉量级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社区感知与社区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其感觉量级和客体指标在Excel表中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回归分析,这些记录了特定感觉量级对应的客观指标值可为社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这些感知点可以反映出土地流转后居民的生活情况及各个方面的需求,方便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居民现有的生活水平。

2.3.1  生产模式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就业率、失业率与悠闲-繁忙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376x+86.694和y=-0.527x+7.794。将悠闲-繁忙平均得分-1.15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在生产模式上,就业率77.1%以上、失业率8.4%以下才能让居民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程度。目前两个社区共有863人,已就业568人,就业率为65.8%。袁山社区与花碑社区目前主要的就业渠道还比较单一。当地政府应继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降低其对土地的依存度,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

2.3.2  生活水平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与清贫-充裕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 466.8x+17 521.5和y=6 471.7x+10 845.7。将清贫-充裕平均得分0.25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在生活水平方面,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要分别达到19 638.2和12 463.6元/年居民才较为满意。由于生产模式的改变,目前居民就业渠道增加了,由原来单一的靠种田收入或者外出打工收入转变成了可以一边打工一边收土地流转后的租金两方面的收入;当地也发展了很多企业来增加农民收入,现人均GDP已达到18 547元。如今县政府应加大两个社区的产业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财富,以更大的力度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居民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早日达到较为满意的指标。

2.3.3  居住模式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人居密集程度与分散-集中的回归方程为y=0.429x+1.030。将分散-集中平均得分2.05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在居住模式这一点上,人居密集程度要在1.91万人/km2这一指标才较为满意。自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袁山社区与花碑社区居民都集中住进了新房,实现了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的改变。当地政府应充分考虑人居密集度与居民满意度两方面,合理规划居民住房,让居民住得安心、放心。

2.3.4  居住环境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绿化率、人均公共服务设施面积、居民可接受的噪音污染程度、人均绿地希望面积与整洁-杂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922x+11.664、y=3.310x+4.079、y=

-10.920x+78.632、y=1.991x+7.229。将整洁-杂乱平均得分2.10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在居住环境方面,居民的绿化率期盼值是34.6%,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11.03 m2/人,居民可接受的噪音污染程度为55.70分贝,人均绿地面积希望值为11.41 m2/人。两个社区建立之后,按“1+21”标准配套了便民服务室、卫生服务站、警务室、综合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周边绿树草地环绕,同时开展各类文化业余活动,丰富人民的生活。当地政府应加大绿化、公共服务设施、防噪音等方面的建设,努力达到让居民满意的指标,切实创造宜居社区。

2.3.5  交通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道路宽度与闭塞-方便的回归方程为y=1.420x+5.561。将闭塞-方便平均得分1.50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道路宽度的希望值约为7.69 m,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公交车辆可以经过,为交通带来方便。集中居住之后,居民告别了原来散居偏远地区而出行不便的窘境。结实的水泥路,方便了居民出行。当地政府应加大两社区交通的流动,使两社区通往县中心和其他周边地区更加便捷。

2.3.6  邻里关系  使用Excel软件回归后得到的邻里和谐程度与陌生-熟悉的回归方程是y=1.592x+4.673。将陌生-熟悉平均得分-0.75代入方程后可以得到:让居民较为满意的邻里关系值是3.48。而现在,由于刚刚搬进新居,大部分居民没有与邻里之间建立熟悉的关系,邻里关系一般。两社区的村委会应积极组织丰富的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其中,相互了解认识,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之家。

3  小结与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及感知分析得出土地流转给农民生活条件带来的改变情况。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增多、恩格尔系数下降、人均GDP明显增加;生活档次明显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娱乐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稳步上升。新社区建设不足之处包括劳动力利用率不高,部分中老年男性及大部分女性无固定工作;产业薄弱,主体以低端产业为主;社区缺乏活力、缺少和睦的邻里氛围等。针对此种现状,提出如下建议[4]。

1)加强产业建设,引进符合市场需要及地方特色的产业,如加大袁山社区獭兔产业投资力度。吸引和培养专业型人才,重视弱势群体的就业需求。多建立一些生态友好型企业,重视科技力量,引进高附加值农业,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当地弱势群体就业,解决空巢及社区活力不足等问题。

2)积极举办一些社区趣味活动,把整个社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大家庭。社区建设和维护需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一旦积极性提高了,公共设施维护及社区活力缺乏等类似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

3)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注入繁荣的社区活力,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推广社区品牌,宣传社区特色,让经济与文化生活并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  德,张  昀,崔昆仑.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6):1528-1536.

[3] 杨贵庆.乡村中国:农村住区调研报告2010[R].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 孙大伟.社区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232-2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变回归分析土地流转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