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

2015-01-05李传伟董先姜义

中国教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顶岗双师职教

李传伟 董先 姜义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这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文件。文件要求“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真正意义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口号喊得响,但具体做得少。纵观各方面的原因,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制约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主要因素[1]。

一、现代学徒制

相对于师傅和徒弟“一对一”、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学徒制,自从有了手工业,学徒制的形式也随着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职业教育随之出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国别特色。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传统学徒制的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升,让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专业基本技能,也要到企业进行专项综合实习。

现代学徒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本质,其基本特征是:学校与企业互通,学生与徒弟并行,教师与师傅互助。培养学生的义务不仅在学校,而是让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同培养学生,一方面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由企业师傅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专项基本技能的培训。

现代学徒制是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标准,将专业教学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需要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一起努力,需要政府的引导,为学校、企业、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资金,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进行扶持,这样它才能真正地实施下去。

二、现代学徒制下师资队伍的现状

1.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师资状况

国外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会采取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形式,但基本接近于学徒制,其对职业教育师资的一般要求为: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必要的专业技术;对所任教专业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2]。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的师资提出严格的准入制度。德国职业教育教师除了要完成大学学业外,还要修完所从事专业的专业课以及相关的选修课和必要的教育理论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到企业实践3~5年才能担任职教教师。法国规定要想进入职业院校担任教师,必须要有学士学位,且要通过专家的评审,通过专业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加入职教队伍。

2.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

目前,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方式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等问题,很少研究现代学徒制下如何进行师资培养,改变师资状况,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现代学徒制。师资现状正是制约现代学徒制有效推广的重要原因。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现在职业院校教师的录用是按当地人事部门的要求进行的,对学历要求较高,因此所录用的教师多数是理论水平较高,而实际操作技能较低。也就是说,实习指导教师少,因此亟须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一位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教非所精,授业非专攻,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第二,“双师型”教师少而又少。目前,职业院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绝大多数是具有“双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双证”教师只是对本行业的部分知识有所了解,多数停留在理论层次,在实践操作方面只是略知一二。因此,很多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处于模拟状态或处在仿真的层次上,很多内容与实际状态不相吻合,主要表现在:(1)在职教师企业经验缺乏。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职教师资队伍需要具备“双师”素质。虽然各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双师”证书,即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但对职业教育教师则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要求,许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高职院校,之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其企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另外,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较少,工作量较大,很难有时间进行企业顶岗实践。(2)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双主体”形式,企业和企业师傅是主体之一,但他们虽然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基础理论相对缺乏,执教能力较弱,很难完成教育性的实践教学任务。

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通过学校的校级培训基地,加强在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新进教师及年轻教师展开培训,安排教师参加各级技能培训,到企业、高校或科研单位培训基地学习,这些都是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现代学徒制需要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去真正顶岗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不只是“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而已[3]。

1.教师企业顶岗实践

目前,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提升层次的重要途径,而其关键是要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我们应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出发点,探索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一,以“点”促“面”,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教师作为现代学徒制主体中的一“点”,要基于此点寻找解决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办法。在职教师要了解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对企业师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他们直接面对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教师是校企合作的纽带,能够促使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师傅的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能进一步促进职教的发展。

现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多是领导层面的联系,并未深入细节,有时进行校企合作也只是面子工程,应付上级部门的评估、检查,究其原因,是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等不太了解。通过教师的脱产锻炼,与企业师傅进行交流,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相互熟悉后,校企双方可以很方便地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行,制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指导教师可以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学校也能聘请到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讲座,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让他们学到在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知识。

第二,变“索取”为“双赢”,校企互惠互利。学校18位参加脱产实习的教师有16人,会在假期带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除了可以得到企业提供的劳动报酬,还能从师傅那里学到一线知识。在教师、学生共同实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师傅相互交流,可以很直观地察觉到学生需要怎样的专业知识,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打下基础。同时,顶岗实习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状况,可以把实践课程融入企业,不但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还能解决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对于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企业会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共同开发项目,为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提供服务。

第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职教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所教授学科的实验、实操能力。在现代学徒制中,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和企业师傅沟通,能够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知识结构的人才。企业顶岗阶段,教师与师傅可以很好地交流,充分了解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有的放矢地更新课程内容,与企业师傅一起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共同开发,将企业的一些真实案例融合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了解企业的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

第四,师生同岗,为“学生到徒弟”的转变提供条件。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实习学生的动态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顶岗实习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与企业师傅进行探讨和交流,修正培养方法和内容,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推广。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掌握第一手信息,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企业顶岗实习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能进一步规范现代学徒制的一些规章制度,为现代学徒制的推广打下基础[4]。

2.学校政策举措

教师是现代学徒制的直接参与者,可以说教师的积极性决定现代学徒制是否能够正常推行。因此,作为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措施来保障参加现代学徒制教师的利益与权益,为接收学生实习的相关企业提供一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

第一,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脱产实习。现代学徒制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如何发挥好教师这个纽带的作用,是职业院校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学校应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顶岗实习,发挥好教师这个纽带的作用,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与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矛盾。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线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因此工作量也就加大,无法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为了解决工作量的问题,部分学校规定了最低的工作量,进一步阻碍教师去企业锻炼的机会。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考虑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也是工作,还能将课程建设任务带到企业,与企业师傅一起探讨课程改革问题,收集教学素材。对有能力的企业,学校可把某门课程和企业合作一起开发,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校本教材;对于小型企业,可以利用假期让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

第三,为企业着想,让企业得到实惠。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可以为企业缓解用工紧张的困境,生产性的顶岗实习可以为企业增加一定的利润。另外,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如理论性较强的师资条件、基础性的培训基地等,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引厂入校,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深层次发展。

第四,做好顶岗实习的评价管理工作,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建设。现代学徒制处于推广阶段,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应正确评价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各个职业院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协调配合,打破传统的评价管理模式,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评价标准。企业顶岗实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因此,正确评价参与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的学生,也就间接地评价了现代学徒制。一个客观、公正、务实的评价管理体系,是现代学徒制有效推广的有力保障。

职业教育正处于新常态转变时期,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的融合培养。这就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明确“双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探索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13年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研究”(2013zcj134)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2]施晶晖,余沫汐.现代学徒制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3]庞家成,杨悦梅,劳佳锋.高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对“现代学徒制”的促进探析[J].职业技术.2014(1).

[4]朱孝平.当前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评述[J].职教论坛,2009(5).

[5]何定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9).

猜你喜欢

顶岗双师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