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沙家浜》回望抗战烽火
2015-01-05窦娟葛逊黄朱清
窦娟 葛逊 黄朱清
编者按: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新四军成立78周年,由江苏新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联合承制,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和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摄制组历时3个年头,先后涉足福建、上海、河南、浙江、北京、江苏等省市,走访百余位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寻访闽东红军独立师诞生地、沙家浜部队、苏南“江抗”部队战场旧址等地。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抗战故事的电视纪录片。本刊分三期刊登纪录片《沙家浜》内容梗概,以飨读者。
抗战时期,新四军东进来到以常熟为中心的东路地区,打击日寇,发展队伍。后来受命西撤,留下一批伤病员。这里的党组织和人民,在芦苇荡的青纱帐里,与敌人斗智斗勇,保护他们的安全,使他们伤愈重返战场。军民生死相依,血肉相连,孕育了一个军民团结抗日的中国故事。若干年后,这段传奇被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搬上舞台。真实历史和精湛艺术的结合,穿越时间之河,使沙家浜这个名字变成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精神的坐标,一个民族几乎家喻户晓的美谈。
第一集 根在闽东
《沙家浜》故事,过去人们更多只是熟悉伤病员如何在芦苇荡里养伤,却很少有人关注伤病员籍贯是哪里,来自何方。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沈伟东介绍说:“这支部队以“江抗”就是叶飞带过来的六团为主,所以伤病员呢,六团的人比较多的,也就是福建人比较多的。”上海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说:“虽然36个伤病员是在沙家浜养伤,但是他们的根呢,大部分是在福建宁德。所以我们讲,要寻根,要寻缘。宁德和沙家浜结合起来,就是为我们革命战争孕育了一支火种。”
吴立夏是36个伤病员之一,他是宁德霞浦县人。原霞浦县政协副主席、县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梁衍兴同志陪同摄制组来到霞浦大湾村。2007年,这个村所在的水门畲族乡党委和政府,专门在吴立夏故居立了碑,简约碑文告诉人们:吴立夏是在沙家浜养过伤的新四军。霞浦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游伏灿介绍:“吴立夏身上有22处受伤。有个子弹,到他逝世的时候火化才拿出来。”新四军老兵(96岁)施光华说:“吴立夏是个闽东老红军,工农干部,打仗很勇敢。身上到处是伤,人很爽直,闽东口音改不过来。”
吴立夏,1933年参加闽东红军,东进江南作战。曾8次负伤。芦苇荡伤愈后,新“江抗”成立时,他担任江抗东路司令部特务连连长。1956年,他从部队转业,历任三明焦化厂厂长、三明水泥厂厂长、三明市民政局局长。1995年11月,吴立夏走完不寻常的人生,享年84岁。2012年,霞浦县成立吴立夏红色文化研究会。离开大湾村60多年,父老乡亲没有忘记他。
在福州空军茶园山干休所,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陈纯玉陪同摄制组寻访杨平。她是36个伤病员之一黄烽的夫人。黄烽,原名黄宝澄,宁德福安人。黄烽夫人杨平(98岁)告诉我们:“黄烽是团政治处的总支书记,因为打摆子,发疟疾,就住到医院去了。”黄烽随新四军六团从皖南到茅山,又挺进东路,在阳澄湖畔病愈重返战场,七战七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福州、进军厦门,直至组建中国空军。离休前,时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黄烽去世5周年之际。儿子黄安翼牵头整理父亲的书稿,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烽将军纪念文集,取名《芦荡勇士,烽火人生》。杨平和黄烽,携手相伴57年,对于杨平来说,黄烽生命里那段沙家浜岁月,是留给这个家的精神财富。
宁德,地处福建省东部,俗称闽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闽东红军独立师1380人被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摄制组来到宁德,宁德市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树荆全程陪同,共同寻访当年闽东红军足迹和老六团集结、驻训、出发地。现任屏南县政协主席周芬芳在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出发地,深情讲述1938年春天闽东儿女离别宁德的感人场景。
1939年5月,叶飞领导的新四军六团执行陈毅的指示,挺进东路地区,在抗日作战中发展部队,受到人民拥护。无锡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富耀南说:“我们无锡各界掀起拥军高潮,妇女界,包括小朋友,都到梅村去慰问演出。包括无锡工商界,无锡工商业比较发达,荣(毅仁)家,都出钱出力的,捐款捐物,捐棉花,捐布,无锡纺织很发达。”
新四军伤病员在阳澄湖地区养伤养病,条件险恶。在随时都会失去生命的环境里他们为何革命意志坚定不移?宁德师范学院教授游国斌自豪地说:“一个是当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来自英雄的闽东。经受过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磨练。”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廖开助认为:“这一批红军战士,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们没有脱离革命,他们认为他们的斗争是光荣的,是神圣的。所以在任何困难的时候不会动摇,在闽东最艰苦的时候,相信革命一定能胜利,相信共产党,到沙家浜那个地方,也是这样坚信的。”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沙家浜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闽东红军的故事。芦荡火种,就其源头说,是闽东红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红军星火。闽东红土地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林鸿坚说:“沙家浜的精神从哪里来,它又向哪里去?它是从闽东大地走来,也就是这个在闽东大地上红土地的血液,这源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河的红土地的血液,汇聚到北上抗日的洪流当中,一路奔腾,汇入到我们阳澄湖畔,在这里我们闽东红军的战士,用他们的青春热血,铸就了感动亿万人民心灵的红色经典沙家浜。”
第二集 浴血芦荡
“江抗”部队在东路时,有一个后方医院,其前身是“民抗”医院。
1937年11月19日,常熟沦陷。不久,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成立。1939年初,他们去上海动员大城市医生护士下乡,帮助“民抗”办医院。新四军“江抗”后方医院护士陈宇(93岁)回忆说:“那时候打游击,有了伤病员就马上收进来,拿稻草当床,铺在地上,给他们换药。”“江抗”刚东进,伤员送“民抗”医院。后来伤员多了,就在“民抗”医院基础上成立“江抗”后方医院。新四军“江抗”后方医院护士黎明(93岁)说:“我在常熟的一个女中读书。‘江抗’来了,后方医院要人,我就到了后方医院。院长叫林震,原来老六团的卫生队长。医生都是上海来的。护士呢,就是上海来的和当地知识青年两部分。”
“江抗”部队一走,日寇、汉奸、土匪武装和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又猖獗起来。后方医院确定“紧紧依靠常熟县委和常熟人民,分散隐蔽救护”的行动方针,借用群众小船,带上伤病员和药品,开进芦苇荡,或流动于村庄之间。陈宇对摄制组说,“每天要转移的,今天住在这个村庄,到晚上就要转移到别的村庄去,所以很辛苦,还要学会摇船。”黎明说,一般情况下,一个礼拜流动一次,住就住在群众家里,老百姓的堂屋做病房,门板、稻草做床,那么桌子上东西放一放就变成手术台了。36个伤病员唯一健在者吴志勤(92岁)回忆:“那时候我们没有武装。靠老百姓。一有情况,就把我们伤病员转到芦苇荡里去,敌人不容易发觉。”
敌人封锁,药品越来越稀缺。医护人员用硫磺粉掺石灰水治疗疥疮;把馒头烤焦碾成粉末对付胃病;用鸡蛋壳烘脆磨了粉来治肺结核,还当钙片服用。初冬来临,江南的芦苇开始收割。地里庄稼也收了,平原水乡,一览无遗。怎么办?群众把伤病员藏到自家的柴房里、草垛中。新四军“江抗”后方医院护士陈宇(93岁)回忆说:“伤病员都分配到老百姓家里,一家一家住,我们分几个人管几家,要去换药,还要发药。当心路上有敌人,拿个小菜篮子,篮子下面放药,上面用布包,好像是乡下人去买东西一样。东看看,西看看,没有人了,钻到老百姓家里给病人换药。”
“江抗”西撤不久,叶飞派杨浩庐返回东路。杨浩庐回到常熟,先和病愈的夏光会面,又找到东路特委组织部长张英、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民抗”司令任天石等人。传达了上级关于“留在阳澄湖地区的部队人员与地方党配合,重新组织武装,坚持原地斗争”的指示,然后决定:以伤愈伤病员为骨干成立“江抗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新四军新“江抗”老兵钱康元(92岁)说:“当时成立大会参加的时候,蛮隆重的。有我们部队的,有领导,还有老百姓。”新四军老兵焦康寿(96岁)回忆:“成立新“江抗”,就在东塘市北边的一个庙场上,开大会。”
之后,东路特委组编常备队一个连。三个月时间,新“江抗”发展到三个连400多人,老百姓以为“江抗”部队回来了。摄制组来到阳澄湖畔的洋沟溇村。1940年春节,新“江抗”初试锋芒,在这个村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新四军新“江抗”服务团副团长徐念初(93岁)说:“我们在年初一的那天,正在搭台子,把门板搭台子,大家挺高兴的,准备演剧了,演活报剧。鬼子在后面开了汽艇来袭击我们。吃了一顿早饭以后就开始打,一直到黄昏。那一次呢,杨浩庐受伤了。”
1940年4月,新“江抗”迎来大踏步前进的局面。首先整编为两个支队。接着,吴仲超、何克希、谭震林相继来到东路。不久发展成六个支队。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新“江抗”正式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旅长江渭清,政委温玉成,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张英。旅下面编有三个团。这支部队从江南挺进苏中、苏北,打过车桥战役、三垛河口伏击战和顺河集战斗。顺河集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击退敌人14次冲锋,击毙日军伪军272人。五十二团有26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洪泽县西顺河镇为纪念他们,建了二十六烈士墓。
新四军“江抗”伤病员,牢记党和人民的深重恩情,重组武装之后,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生入死。他们犹如革命火种,走到哪里就把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播种到哪里,迅速发展壮大了部队。苦难是他们的风流,浴血是他们的荣光。他们中,有的长眠在芦荡,相伴碧水涟涟芦叶沙沙;有的走出了芦荡,成为幸存者、幸运者、幸福者,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芦苇荡。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