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和评价的原则

2015-01-05王济华

英语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布置原则

王 晓 王济华

浅论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和评价的原则

王 晓 王济华

学生生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对巩固课堂教学、提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小学生实际生活并没有被真正利用起来,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调控学生实际生活应遵循八项原则。

课外活动;设计;原则

近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规范四十条》。其中,第11条中有如下规定: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把我们的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它对于培养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小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通常是内容重复、形式呆板、缺乏调控;教师对学生实际生活的评价形式单一。这种做法不仅没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上的发展,把课外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空间。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重新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在这方面笔者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进行了英语课外活动的改革实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笔者认为,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和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布置趣味性活动不仅可以发展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今后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圣诞节来临时,我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庆贺方式、典型食物、代表性的颜色、圣诞歌曲等;第二天上课时讲述给其他的同学听;讲的同学津津乐道,听的同学饶有兴趣。每当西方重要的节日到来时我都要求学生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加强了对英美文化背景的了解。趣味性作业常见的形式还可以是:学唱英文歌曲;看英文卡通片,讲述卡通片的内容;听(讲)一个英文故事;收集英文谜语;朗诵一首英文小诗;阅读一篇英文故事;收集英文名言警句等。

二、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性,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它的本质特点;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它。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活化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学生学完了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恰逢五一黄金周放假,我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商讨,写一份假期探亲旅游计划。例如:

再如:学习完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我让学生对班上的同学做调查。如下表:

常见的活动形式还有:在校当学生,在家当老师;由2~4人一组制作一期英文报;进行一次专题采访;手工设计一件学习用具等方式。

三、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层次性原则

新课标倡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其丰富多彩的人格。层次性原则也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种差异我们要区别对待,布置作业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在课外活动的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一部分学生完成某一类活动,建议另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类活动,分层对待。这样既能避免“学困生”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保证优等生“吃得饱”。

四、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创造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的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设计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课外活动,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为此,很多课后学习任务可以不设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例如,在学生了解了西方的一些节日之后,“创设班级节日”的活动随之展开。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节日的名称、节日的意义、日期、如何展开活动等。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诸如此类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包括:改变故事结局、自编小对话、改写课本剧等。

五、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信息互补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课外活动强调亲子互动、同伴互动,不仅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家庭教育,而且也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要学会合作。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或表演短剧。这种合作性学习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合作性原则

新课标强调:学习过程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就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也就是合作。过去课外活动的完成主要是学生单独完成,现在的活动可以是由学生单独完成,但是更强调以学习小组完成、学生和家长合作完成或师生合作完成。

(一)生生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共同思考,相互激励,取长补短。例如:四个人合作制作一份英文手抄报,有的人擅长设计,有的擅长书法,有的擅长绘画,大家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制作出来的手抄报十分精美,远比个人制作的要好。此外,还有小组合作学习单词、小组合作表演英语课本剧等等。

(二)学生和家长合作完成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同整个社会,整个生活联系起来。

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摇篮。因而,家庭中的学习氛围也值得我们关注。英语氛围的创设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英语、说英语。而学生也非常愿意当小老师,每天放学后学生们如数家珍地把当天所学的内容教给爸爸妈妈。这样以来,学生在学中教、在教中学,既融洽了关系又把家庭变成了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应用英语的场所。真正体现了“生活英语化、英语生活化”。

(三)师生合作完成

学生学习了英语电话用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用英语给教师打一次电话。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也能促进师生沟通。

七、布置英语课外活动要遵循量力性原则

我们在布置课外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量力性,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之所以要考虑量力性,是因为过去,我们过多的重视活动的量,通过重复、繁杂的机械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提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八、课外活动的评价应遵循鼓励性原则

课外活动评价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其评价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以分数和等级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言语,以鼓励为主。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策略。尤其是“学困生”,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课外活动的改革实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学生改变了对课外活动的看法,越来越喜欢课外活动了。经常主动地向教师要求“活动”。实践证明,通过英语课外活动的改革,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知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

引用文献

倪佩琴.2001.英语教学的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徐敏.2002.小学课外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作者信息:276700,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教研室(王晓);山东省临沭县第一中学(王济华)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布置原则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