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05吴莹

英语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语个体状态

吴莹

流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吴莹

作为流畅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流畅心理状态(Flow)不仅在外语学习中确实存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会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持久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流畅理论;英语教学;心理状态

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i Csikszentmihalyi)首先提出流畅理论(Flow Theory)以来,关于流畅理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纷纷展开。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背景,介绍了流畅心理状态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流畅心理状态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最后总结了流畅理论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流畅理论打下了基础。

一、流畅心理状态的含义

契克森米哈赖在大量研究了人们公认的、具有创造力的人物后发现,无论是画家、运动员、作曲家、科学家还是作家,尽管他们人格特性各异,从事的专业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相当喜爱自己的工作,能充分享受工作本身的内在价值。契克森米哈赖和其他学者通过调查人们舞蹈、阅读、手术操作、做数学题等活动发现,许多人由于全神贯注而暂时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感到时间快、效率高。契克森米哈赖把这些感受统称为“Flow(流畅心理状态)”,即“由于全神贯注投入而更好地完成任务的一种心理状态”。契克森米哈赖指出,“流畅”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optimal experience),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流畅产生的是一种自我和谐,在活动中享受着“意识与活动的合一”。

契克森米哈赖对流畅的定义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了描述:

其一,当人们全情投入时,获得的一种贯穿全身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动作与动作之间似乎受到一种内在逻辑的指引,而无须行为主体进行有意识的干预。行为主体感受到的是贯穿各动作间的一股整体的流,并受控于自己的行为。此时,自我和环境之间、刺激与反应之间、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其二,当一个人完全被活动吸引时,他们会嵌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这种模式以意识的狭窄聚焦为特征,并丧失自我意识,进入忘我的境界,只对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反馈有反应,因此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了。

最后,契克森米哈赖给流畅心理状态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流畅是指一种当个人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个人因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一般。当人们处于流畅状态时,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

二、流畅心理状态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有研究者发现流畅心理状态确实存在于课堂学习中,并且流畅理论能为外语教学建立教学设计框架,同时流畅心理状态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持久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由于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学生会不断重复的去完成任务,学习动力更强、投入的时间更多,愿意去挑战更艰难的任务。因此,教师应该设法让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达到这种最佳学习体验,即流畅心理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流畅心理状态和学习存在一定关联。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图1是流畅心理状态与学习的关系图。

图1

图1说明,学生的个体因素与学习环境因素(如学习任务的特征等)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即生成流畅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学习表现。流畅心理状态又可以反过来使学生关注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并促使学生产生一系列有效行为以完成任务。也就是说,虽然流畅心理状态是个体的心理体验,但它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和环境特征,甚至依赖于环境中其他学习个体。

基于流畅心理状态和学习的关系,Egbert深入研究了流畅心理状态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是图1在外语学习层面上的进一步细化。该模型以目标语言为中心,图1中的学习环境由目标语言任务替代,并且具体为个体对给定任务的掌握程度;学生因素也更为详细,学生对目标语言各方面的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力水平、语法能力、表达能力等)成为影响个体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个体的学习表现也具有了语言学习的特色,个体的改变体现在反复背诵、更有学习动力、在学习上花更多时间等。

图2

三、流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通过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学习的产生不仅可以源于知识本身,还可以源于学习者课堂中的心理体验。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场所,因此,教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除了通过教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之外,还可以通过关注伴随学习发生的个体心理体验,从心理层面同感学生,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流畅心理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

流畅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只要个体从事某项活动就有可能产生流畅心理状态。在英语教学中,流畅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提高,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都是教学活动,因此,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流畅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加强流畅理论在教学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在国内流畅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而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较少;将流畅理论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加强流畅理论在教学乃至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达到进一步促进教学的目的。

引用文献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2009.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专注的圆融生活[M].陈秀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Jackson S.A.1992.Athletes in flow: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flow state in elite figure skaters[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Jackson S.A.1995.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flow state in elite athletes[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Russell W,D.2001.An examination of flow state occurrence in college athlete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作者信息:410000,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外语个体状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状态联想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大山教你学外语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大山教你学外语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