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常态”下中国养猪业的顶层设计建议

2015-01-05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养猪业养猪粪污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关于“新常态”下中国养猪业的顶层设计建议

王林云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3年《中国畜牧年鉴》记载,2012年我国猪饲养总产值为12 435.9亿元,占牧业总产值27 189.4亿元的45.73%。而牧业总产值又占农林牧渔增加值52 373.6亿元的51.91%[1]。养猪业效益的好坏与猪种业、饲料、兽药、猪产品加工、猪场建筑设备、报刊广告、物流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效益有关。全国从事养猪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有几千万人之多。

1 正确评价37年来中国养猪业的成就与问题

从1978年至2014年,经过37年的努力,人均猪肉占有量增加了5.3倍(从1978年的7.8 kg至2014年的41.5 kg),在猪肉数量上已基本满足需要。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的年末存栏数、母猪数和出栏肉猪数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国不是养猪强国,养猪业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①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少,饲养母猪太多;②猪的品种资源结构上不合理;外国品种猪占多数,地方品种猪数量日趋减少,有的几近绝灭;③饲料严重不足,口粮基本自给,但80%豆粕靠进口;④粪污处理难,对环境污染大;⑤对猪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缺乏有效控制,仔猪死亡率高;⑥规模化程度(年出栏500头肉猪以上的场)不高,小规模猪场多且猪价大起大落,有的场盲目学习外国经验;⑦养猪利润分配不公,劳动生产效率低,年轻人不愿养猪;⑧畜产品质量不安全,重金属、抗菌素残留不达标,大量转基因豆粕长期喂猪,后果难料;⑨养猪数据统计不确实,又不及时。

2 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养猪业顶层设计的几点建议

2.1 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为工作重点

分析近几年我国饲养的母猪数,2013年各月均在4 940万头~5 000万头左右。2014年随着猪价下跌,母猪数减少,亦在4 200万头~4 900万头之间,2015年初随猪价下跌,2015年5月(31个月内)降至3 923万头[2-5]。

中国到底养多少头母猪适合?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国现有人口13.6亿,人均猪肉占有量40 kg计算,我国年出栏7.1亿肉猪已能基本满足需求。扣除育肥猪5%左右的死亡率,以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20头计算,全国母猪数只要3 732万头已足够。比2015年5月份3 823万头,还少91万头。因此,虽然现在猪价上升,笔者并不主张急于增加母猪数。

总结国外的养猪情况,可以发现,近10年来几个主要的养猪国家,存栏母猪的数量都在下降。而我国的母猪数量不但不降,反比10年前增加了33%[6](见表1),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表1 最近10年几个国家的母猪数变化

注:数据来源于Pig International 2012年4期

如何控制我国的母猪数量?不是靠政府补贴,也不是靠母猪保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防止存栏母猪过多和肉猪出栏过多的最好方法是公开信息。告诉广大养猪企业和生产者,我国现在存栏了多少母猪、多少肉猪、母猪数占肉猪数的比例是多少,让生产者去决定是否要扩大发展还是压缩猪群。畜牧统计工作要建立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理念。要做到信息准确、公开、及时。但如要真正做到养猪信息的“准确、公开”,仅报“全国总数”是不够的。最好是既报“全国的母猪总数”,又报“各省、县母猪存栏数”。这样可以让饲养变得张弛有度,有效控制母猪数量。

2.2 研制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的全新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环境代价。2010年全国首次污源普查公报显示,全国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 184万t、65万t,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为45%、25%,占农业源的95%、79%。畜牧业已成为国内第三大污染行业[7]。动物粪便污染则是最大的污染。广东是我国养猪大省,自2005年以来,关于养猪业需要转型的呼声不绝于耳,清拆猪场的事件时有发生,东莞市政府还曾一度提出过“禁养猪”的措施。猪场规模小,猪粪污不加处理或难以处理是重要的原因[8]。

目前处理猪场粪污有多种方法:①干清粪法:将干粪集中起来,做有机肥料;②粪尿合并,生产沼气,或沼气发电;③发酵床养猪;④集中在大的贮粪污池,泵至大田作肥料,或泵至山林果园。

但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①中小型猪场自已做有机肥投资大、成本高,多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有机肥的市场有限,由于臭味,不能上高速公路,农民不习惯使用有机肥,偏爱使用化肥;中小型猪场和大型有机肥厂还没有很好对接;②沼气或发电,在南方可用,但由于技术和投资的问题,也多亏损,而北方由于气温问题,冬季不能用;③发酵床养猪,如管理不到位,易成死床,猪的呼吸道病和寄生虫病难以防止;④集中在大的贮粪污池,泵至大田作肥料的方法,虽然很好,在国外也广泛应用,但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许多地方行不通。

因此,目前需要根据中国特点,改变传统的猪粪污处理模式,研制一种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的全自动技术,它包括:①猪粪污舍内全自动外运技术;②猪粪污舍外自动传送技术;③猪粪污高温快速发酵有机肥技术;④全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少用人工或不用人工的全自动控制。它将是我国养猪业的一次很大的创新。

2.3 建立利益共同体,缩少贫富差距

养猪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从玉米、豆粕到鲜猪肉,再到餐桌上的红烧肉。有许多生产过程和环节,许多人的劳动。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有风险和利润。

中国养猪业目前在经营上最大的问题是,各养殖环节间和同行间相互挤压,有的企业不讲信誉,“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多数养猪企业变成了私有化,有时还发生人才争夺战。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养猪企业的利润,使每个有关的劳动者与企业共享企业成果,组成“利益共同体”是发展养猪企业的成功之道。广东温氏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广东温氏集团是我国在畜牧生产中“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最先创导者。利用“公司+农户”模式,2004年5月,温氏集团采用发展养鸡业的模式,进军养猪业。由公司饲养种猪和保育猪并提供饲料和服务,将30 kg左右的肉猪交农户养殖,至90~100 kg体重时,由公司收回出售。这样使养猪产业链中的种猪、饲料、动保等环节链接在一起,减少了环节间的消耗。粪污也容易处理。在利益分配上,公司和养殖农户组成了“利益共同体”,长期坚持与农户实行“五五分成”的分配原则,保障农户的利益。2013年湖南安仁温氏的合作养殖户户均出栏肉猪1 108头,头均利润187.61元,户均生猪养殖年纯收入20.7万元[9]。

2.4 持续多元化养猪业,保护中国地方猪种资源

猪的遗传资源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猪的品种结构上我们要有三个基本观点。

一是多元化的市场要求有多元化的猪肉品种和猪品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快。猪肉消费出现了多元化的市场。消费者对猪肉的要求是既要有一般常规的,又要有安全、优质、高端的,所以,优质猪肉的市场是有很大潜力的。

二是充分认识以“洋三元”猪、洋禽为代表的“高密度饲养、高生长速度和高产量”的“畸形畜牧业”的危害性。1998年的“瘦肉精”残留引起人中毒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13年的“速生鸡”事件等。这些事件都可以说是这种“畸形畜牧业”发展的结果。及至今日,还有一些人,对此未有足够认识。我们不要误判国情,把重点放在发展“畸形畜牧业”上。

三是在正确生产和经营条件下,地方优质猪肉的经济效益不比洋三元猪差。近年来,我国地方猪种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猪种或类群甚至接近濒危。

我国政府对地方猪种的保护采取了许多措施。2006年6月2日,农业部发布第662号公告,确定了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地方猪种有38个。2008年7月7日,农业部发布第1058号公告,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名单,使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律化、制度化。

但是,对地方猪种的保护,特别是在开发利用、扩大群体、提出正确的小群体猪的保种理论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果只在100多头母猪、5~6个公猪血统的小群体中,循环轮配,追求“纯而又纯”,要求品种内各个体间“头一样长,耳朵一样大”进行保种,那么,50年后,这个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会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它们都会成为“濒危动物”。

2.5 发掘新的饲料资源

应该说,中国是一个口粮可以自给、但饲料严重短缺的国家。因此,在饲料结构上,必须进行调正,不主张全部推广“玉米+豆粕+添加剂”的单一模式,不追求过快的日增重,不要求过高的瘦肉率。走“充分利用青粗饲料+适量精料”的多元化中国养猪模式。

大力推广青粗饲料替代部分精料(10%~20%)喂母猪和育肥猪应是饲料生产结构调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可降低饲养成本,又可增加碳的吸收,也是发展“低碳畜牧业”的重要措施。青粗饲料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少碳的排放。

在我国南方种植杂交狼尾草喂猪已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加强对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生物饲料、谷物酒糟粕(DDGS)、餐厨废弃物,新的植物物种等。要改变现有工业饲料生产模式单一标准的局面,重构与养猪多元化匹配的饲料工业体系,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由浙江衢州市畜牧兽医局和浙江省农科院经多年研究开发而成的一种新物种“大叶枸”引起广泛关注。它既可作为青粗料喂猪,替代部分精料,又可强力吸收猪的粪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养猪植物。

2.6 重视畜(猪肉)产品的安全

畜产品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1996年市场上出现了“注水猪肉”,于是提出了“放心肉”的概念。1997年在猪肉中检出了“瘦肉精”残留,于是提出了“安全肉”的概念。近几年,人们又提出了畜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和“抗生素残留”的问题,甚至还有“转基因饲料”的问题。

由于在饲料添加剂中滥用高铜、高锌等重金属元素,使猪粪中的重金属(铜、锌、锰、砷等)残留超标。其结果是:①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毒害土壤中的微生物;②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作物造成直接伤害,过高的铜使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压制,对植物根细造成毒害,压制种子的萌发和籽粒发育。过量的锌会使植物生长受到压制,株高、分桑和产量都会下降;③还导致部分粮食和农产品的重金属超标,影响人类健康。据统计,2013年全国使用微量元素约为30 t,其中约有29 t未能被动物利用而排出体外。

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黄沿平等(2007)报道,连续4年使用猪粪可导致温室土壤铜和锌全量积累[10]。

猪粪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猪的饲料添加剂。因此,控制饲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含量是重要的防治措施。通过法律来保护土壤不受污染是重要的措施。在一定耕地面积内,控制饲养畜(猪)禽的总量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战略。很多国家都已出台该项整治法规,但我国尚未有相关的法规。

“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2015年4月19日,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个课题组对上海、江苏和浙江1 000多名8到11岁在校儿童的尿液监测结果,有58%的尿液中检出1种抗生素,1/4检出超过2种抗生素,有的样本甚至有6种抗生素。主要是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畜禽使用的抗生素。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超过美国10倍。尤其在养殖业上大量滥用,从而影响到人类。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1]。

我国所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是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抗草甘膦大豆(Roundup Ready Soybean,简称RR大豆)。其豆粕中含有植物“矮牵牛”中分离出来的转EPSPS(抗草甘膦基因),我们大量用这些豆粕来喂猪、禽,在猪肉、禽肉中就含有这些基因片段,有科学家已经发现,这些基因片段在人类胃肠道中会降解,但也会有一定量的EPSPS(抗草甘膦基因)转入到小肠的微生物丛中,最后对人体是否有危害很难预料[12]。

2.7 控制活猪流动是控制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中国养猪数量多,规模化程度不高,要完全消灭和控制猪的疾病确实有很大困难。但猪的疾病中,危害较大的是病毒性传染病,只要经过努力,防止猪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是可以做到的。

控制传染病有三个环节: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消灭易感动物。在这三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是消灭病原菌,而要消灭一种病原菌几乎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控制了人的天花,在家畜中,只在部分地区(如中国)控制了牛瘟。第三个环节是消灭易感动物,目前用得最多的办法是给易感动物注射疫苗。但是,疫苗并不是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因此,切断传染途径成为人们控制病毒传播的另一种有效方法,这是一个虽然相当困难但可以做到的方法。在防治我国猪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策略上,控制活猪(包括病猪与健康猪)的流动应是所有策略中的首位。病毒的另一个特点是离不开活体,离开活体就要很快死亡。所以一个场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是从场外引入带毒活猪带进来的。带毒活猪的流动是目前病毒性传染病不能彻底消灭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调正全国猪屠宰场的数量与布局,收“活猪运输税”等措施,减少全国活猪大流动,从而实现阻止带毒活猪的流动。据商业部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屠宰企业有2万多家,年屠宰能力可达9亿多头,但大部分屠宰场开工不足,60%的设备闲置。年屠宰量超过2万头规模以上的企业只占15%左右,全国定点屠宰企业实际年屠宰量为2亿多头[2-5]。■(编辑:赵晓松)

[1] 中国畜牧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畜牧年鉴201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 孙德林,贾海燕,李倩,等.2012年中国生猪及猪肉生产情况[EB/OL].http://www.chinaswine.org.cn/word/2012nb/,2012.

[3] 孙德林,贾海燕,陈翠,等.2013年中国养猪业发展年度报告[EB/OL].http://www.chinaswine.org.cn/word/2013nb/,2013.

[4] 贾海燕,孙德林,崔蓉,等.2014年中国养猪业发展年度报告[EB/OL].http://www.chinaswine.org.cn/word/2014nb/,2014.

[5] 孙德林,陈翠.2015年6月份全国养猪形势月报[EB/OL].http://chinasw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2145,2015.

[6] 牧和.全球养猪业的变化趋势[J].规模e猪,2014,(9):57-59.

[7] 环境保护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Z].北京:农业部,2010.

[8] 庄捷生.广东养猪业突破发展瓶颈思考[J].广东养猪业,2013,(5): 34-37.

[9] 武深树.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J].猪业科学,2014, (8):50-52.

[10] 黄沿平,徐斌,张克强,等.连续四年施用规模猪场猪粪温室土壤重金属积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11):239-243.

[11] 陈飞.千名儿童近六成尿检含抗生素[N].报刊文摘,2015,(4).

[12] 杨崇良,路兴波,张君亭.世界转基因生物、产品研究及其安全性监管II.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商品化[J].山东农业科学,2005, (2):66-68.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9.004

王林云,男,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长。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养猪业养猪粪污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2020年养猪业盘点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养猪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尼泊尔养猪业现状与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