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生存论

2015-01-05曹万平

艺术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艺人民间动力

曹万平

民间美术生存论

曹万平

民间美术融入现代设计或产业化是否是出路,工具理性的范式能否救赎传统民间美术?显然,融入设计与产业化或商业化一样,只是开发利用民间美术,本质是消费民间美术,保护和创造很少。民间美术若失去生存的源泉和动力,日渐衰微定成必然。

有需要才有存在,只有社会对民间美术有需求才能促其生存发展。产生这些需要的动力在哪里?这就是民间美术生存的动力学问题。孔德开创的实证主义对社会动力学的探索为我们探讨民间美术的生存提供了思路。社会动力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各种力量。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源头也不外乎经济、政治、制度、文化几个方面。

一、经济动力

生存需要决定经济利益是人类活动基本动因,艺术要生存首先要保证艺术创造者的生存。民间美术生存要看其能否给艺人带来经济支持,是否妨碍艺人获得必要的经济利益。如果民间美术只是一种消遣活动存在是最理想的,但民间美术普遍带有实用性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情况极少。若艺人无法以其它方式获得足够生活条件,民间美术又不能为其带来任何收益,艺人将不得不放弃艺术从事其它生计活动,这时若缺乏社会力量补贴艺人,民间美术将被舍弃。

民间艺人依靠民间美术获得经济支撑有多种途径,第一种是将民间美术产品转化为商品,第二种是政府提供补贴,第三种是其他社会力量资助。商品化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成功失败者均有,部分艺人因此步入富裕阶层,而更多的仅是一种生计补充。产业化或引入设计不可能是拯救民间美术的妙方,一是绝大部分的民间美术形式不适合产业化开发,二是商品化的民间美术必然会导致民间美术异化。

二、政治动力

成为强国既要强大的经济和军事,更要强大的文化。文化强大既表现在当前文化创造上,也表现在雄厚的文化积淀上。民间美术繁荣是传统文化雄厚的重要表征。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实力的构成,影响国家的文化地位、文化自信、文化语权,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就是增强文化软实力。

全球化语境下的各种文化艺术相互激荡,而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感染力,是纯正的母体文化和地域文化,宏扬民间美术可在世界文化领域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国家对民间美术的需要只有转化为政府行为,才能成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动力,这种政治动力通过具体的行政措施,从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与大众发生联系。

三、制度动力

制度能给民间美术生存保障,还能引起社会关注和支持,营造有利条件,为民间美术带来经济、政策、资源、人才上的支持。现行制度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尚不能有效契合,未能从整体上有效保护民间美术,难以激发民间美术的生存活力和创新动力。现行申遗办法无法避免抢夺申报、捏造申报、人情申报、割裂申报等不当现象。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将个别艺人精英化、名利化,只改善个别艺人生存状态,缺乏普遍鼓励作用甚至还有打压同类群体的负面影响。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体系与结构、理解与贯彻、效果与回馈都有待完善。

在制度设计上,目前面临由点向面的转变,由关注人向关注技艺的转变。百家争鸣才有百花齐放,点状保护政策不利于文化繁荣和传承。政府需要制定面向群体的保护制度,实施刺激民艺普遍繁荣的机制,相信有目标不会没办法。制度是保护民间美术生存的重要动力,研究整理、资料保护、政策支持、财政资助、社会协助、旅游开发、环境营造、人才培养都需要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保护、管理、生产、消费,是民间美术生存的重要保障。

四、文化动力

传统民间美术要重焕生机,一是民间美术应转换形式,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纳时代要素,挖掘和顺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诉求,在内容、形式、功能上进行充实、扩展、调整、创新,为社会生活服务。二是培养社会对民间艺术的需求,使民间美术成为文化消费对象,使之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新的需要。三是重点保护传统风俗仪式,民间美术就是器物和风俗的同一,民俗仪式是民间美术的源泉、生存舞台和直接动力,民间美术因民俗仪式而被保留、传承、表述和诠释(如图一、图二),也因此孕育和生发新的形式。保护民俗活动是从根本上保护民间美术,也是以活态形式保护民间美术。四是将民间美术作为文化遗产直接保留,使无法再以活态形式在社会中生存的民间美术形式通过博物馆留存。

事物的发展需要动力,动力源自于需求。民间美术的动力源是多层次的,个人、群体、地方、社会、国家皆有。民间美术的动力源又是多维度的,物质、经济、精神、价值都无法回避。民间美术的生存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法,发挥多维度动力的作用。国家和社会对民间美术的需要必须转化为政策、制度、经济、利益、文化等手段,内化为个人的需要与追求,实现保护、传承、培养和创新才能成为民间美术生存的动力。因此民间美术能否生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价值需求的一致,达到个人、集体、社会需要的统一。

* 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侗族服饰的款型特点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C730;2013年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沅水流域侗族服饰特点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WZZB2013-5

曹万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艺人民间动力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花灯艺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