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角色符号化:破坏性重构与陌生化狂欢
——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

2015-01-05米高峰张艺川

艺术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符号化观者动画电影

米高峰 张艺川

动画角色符号化:破坏性重构与陌生化狂欢
——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

米高峰 张艺川

伴随近年电影市场持续高热的浪潮,小成本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在年初以黑马姿态赢下过亿票房。这部源于网络连载漫画的动画大电影的成功,与其独特的角色感召力和新奇的视听审美化密切相关。立足于符号学视阈观照,动画角色破坏性的重组与对传统角色定义的抽离是动画角色符号化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出的新声音。

一、动画角色符号化的肖似性与抽离性

俄罗斯美学家尤里·鲍列夫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作用相当于具有对象意义与自身含义的符号体系。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极具娱乐功能的大众传播形式和影像艺术手段,从诞生之初即是集视觉造型艺术、表层文学叙事、角色表演技艺、音乐配音系统等多种要素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又因动画电影题材、类型、风格之不同,而被纳入各自形成的符号体系,并经历创造能指到完成所指的过程。

在整个动画符号体系的传播通路中,动画形象符号作为动画影片与观众信息交流与沟通最直观的元素,在创作中更加关注的是其审美价值而非纯纪实反映。当然,动画角色的塑造也绝不是凭空臆造,也要经过从实物具象到表意肖似再到抽象符号化的历程。而正确拿捏与把握所创作的角色与约定俗成的具象形象之间的肖似性与抽离性,是角色能否成功符号化,且打破观者对既定传统形象的能指认识,在审美上接纳重构后的符号角色新所指的关键。

正如美国符号论美学学者苏珊·朗格的观点: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形式,艺术的创造过程实质是一种艺术的抽象过程。其实动画角色的魅力本就不在于真实的再现,而是无限的可塑性与再创造,最终超越观者大脑中程式化的认知模式,升华重构成新的意义所指。利用崭新的视角对观者主观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形态进行创造性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感性抽象再现,即让观者在视觉表意上获得审美性的饱足,并在心理感受上达到一种熟悉的“陌生化”,引导观者在动画世界中架构出全新的世界观和审美域。

二、动画电影《十冷》的角色破坏与重构

动画电影《十冷》的受众群体定位于成人观众,其主要人物角色符号破坏性的重构,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样式和艺术感召。《十冷》的人物形象是将80、90后所熟知的经典角色进行了颠覆性的再造与重组,激发了观者对这种带有熟悉的“陌生化”的动画角色产生审美“新”趣与“重”识快感。

本片角色符号是对原作经典形象的“摧枯拉朽”重构。哪吒本是头梳两个发髻、手套金镯“ 乾坤圈”、腹裹红绸“ 混天绫”的形象,片中保留了经典形象的头部形态,面部五官更加亲切可爱,但肢体却出人意料的如施瓦辛格般壮硕大块头;“托塔李天王”李靖本是严肃正义的角色符号,片中也被强制性的突破传统“父权”艺术形象,性格里多出几分俏皮与恶搞,并被“设定”了“百分百空手接白刃”这种奇妙的网络化、流行范的技能;卡洛·科洛迪笔下的童话人物匹诺曹与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原本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角色,白却因匹那遭世人嘲笑、伸缩自如、原想用其毁灭世界的鼻子而爱上了他,并跟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葫芦兄弟》中的蛇精也没有杀死金刚葫芦娃,甚至还和后者结婚生子,变成了强势泼辣的河东悍妻!

这些动画角色符号,对经典形象的戏谑再造及对经典叙事的狂欢解构,其中的调侃味与反叛性,恰好迎合了今天80、90后“缅怀”青春的情结,又凸显了媒体整合时代下年轻一代审美偏好的颠覆与嬗变。

三、媒体整合时代下的文化重构与消费

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突飞猛进与物质消费疯长,媒体整合下文化大消费的“大时代”。媒体整合是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多元媒介传播与营销的有力方式,而文化消费是当今重要的娱乐生活内容。媒体整合下的文化消费,让消费者关注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对创造性审美符号的消费。动画符号系统也不仅聚焦于艺术叙事,还要在大的媒体整合市场环境下不断自我完善。消费者能够主动的去消费打破常规的动画符号,市场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投入再生产,从而丰富一个时代的审美文化。

《十冷》正是基于上述语境的动漫作品,加之流行的网络吐槽式与恶搞式配音,80后青春导演、90后营销宣传及“众筹”、“弹幕”策略等,集中反映出年轻一代对青春、怀旧、欢脱、吐槽、恶搞、市场等的审美情趣与创新探索。可见媒体整合时代下的文化,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动画电影创作的模式,更多时候艺术符号在创作过程中直视诉求的消费者是依赖网络生存的“网生代”——较之于传统消费者,在对符号的消费中,审美模式和艺术感知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嬗变,他们更加推崇的是一种批判取向与玩味态度的边缘性“亚文化”。要想成就经典的可持续的审美符号,就要在媒体整合的大环境下分析受众的精神态度与文化品味,迎合与引导当下流行的感知方式和收视期待。

* 本文系2015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挖掘关陕文化动漫资源,构建数字化新“丝路”》

米高峰: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张艺川: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学硕士

猜你喜欢

符号化观者动画电影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端午节观龙舟赛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