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意识在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差异

2015-01-05赵争强

艺术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视点物象时空

赵争强

时空意识在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差异

赵争强

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东方绘画以传统的中国画为代表,西方绘画则以传统油画为代表。中西方两种绘画,不仅自然观不同,工具、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而最根本的是双方艺术形式和各种现象后面民族文化意识的不同,这种文化意识不同的核心是对于时空等宇宙观的不同。通过时空意识差异的比较,能使我们更清楚的理解中西方绘画,更好地把握中西方绘画未来发展的趋势,以便更好地在绘画之路上远航。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时空意识

时空就是宇宙,这一说法在中国久而有之,它是把宇宙作为时空统一体来认识的。宇宙一词在英文中指天地万物,只有空间范围内的含义,而在中国同时包含时间和空间两层意思。宇表示空间,宙表示时间,二者的统一便是世界万物。宇和宙,时间和空间是对立而又统一的。空间是某一时间内事物所处的位置,时间是某一空间范围内运动的变化,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时空也是无限的,无限的空间要靠时间的运动才能是动态的;同时空间也为时间提供无限的场所。这就是时空二者不可分割的道理。中国文人一向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有所谓的“诗画统一论”。对此,人们一般理解是诗中的画意,画中有诗意,在抒发情感和表现意境方面达到诗画互补的效果。但如果从时空的角度看,把诗作为时间的艺术,画作为空间的艺术,那么,诗再现某一空间定格就有了“画”,画体现时间的变化就有了“诗”,这样就应该说在描写场景和表现过程方面诗画还有时空互补的关系。

中国画家们着眼的不是一个视觉的瞬间,而是可供心灵遨游的世界。因此,需要视角的转移,使空间艺术有时间性的运动特征。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绘画时的时空是心理的时空。中国艺术家们为了摆脱视觉的制约,就使“看”进入一种没有终点的运动之中,瞬间的空间变成连续的时间中的空间,空间在时间的移动中延伸,时间在相互转换中向深广处延伸,这样,就使画家的心灵和移动的宇宙时空融合为一。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鸟瞰的角度,不断推移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

中国画的艺术时空,不是无限时间运动中切下来的视觉瞬间,所以它没有具体的焦点、显示距离的透视以及特定光源照射出来的多彩世界。中国的山水画,看似无光,实则满幅是光。只是不受特定光源的约束,找不到光源明确的角度,更见不到所投影的描画。例如,有些画中的葡萄上的光点,是借助“空白”表示光感的。中国绘画中的全部时空因素是围绕着心理逻辑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是视像模糊,加上视点的连续移动,使物象在时空中运转,于是那种表现形式清晰度的色彩就不存在了。水墨画就是这么兴起的。中国画的水墨形式反映了中国画家对宇宙时空的独特理解,以阴阳虚实表现宇宙精神和人们的时空意识。中国绘画的形象是不受任何物理关系制约的,所以中国艺术家所理解的宇宙是虚幻迷蒙的,画面上既有实景,又有虚境,达到了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用水墨形式去表现是比较好的选择。

图1《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顾闳中

二、西方传统绘画中的时空意识

西方画家由于关注生活,尊重自然,讲求客观,使得西方传统绘画具有理性、写实、科学、严谨的特征。西方绘画是描摹瞬间和相对静止状态的,所以它们把握的是局部视点的世界,不是时空的连续转换。连续转换构成了运动,这和瞬间的静止就矛盾了。由于西方绘画有了视点,描绘物象时就能给人以真实感。比如说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1)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2),就是同样的主题内容中更清晰地显示了这种差异。顾闳中的画结构语言是画面的位置经营与观看的时间流程相和谐,而达·芬奇的画面则是故事的典型瞬间与环境的空间构成相统一。中国绘画是“动”中求“美之韵”,而西画是“像”中求“美之真”。

绘画是利用二维平面的。如果要使画面上的二维空间或使画面上各个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空间成为三维的,就需要靠对空间的幻觉来构成。于是画家就使用焦点透视法则,画家建立了视点后,就为表现瞬间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西方焦点透视在观察事物时表现出理性而科学的特点即:一个视点、一条视平线、一个视域、一组灭点,因此,画面的视觉空间会受到限制,而呈现在画面中的物象也会更客观、真实、 严谨。由于焦点透视而使绘画创作出来的空间,在人们的幻觉中就和现实空间相吻合了。另外,只有有了光才可能有素描和色彩,自然的空间对于视觉来说,是靠光来显示的。光和影所影响的各种关系,使视觉的物象、物象与物象之间的距离,以及人的眼睛与物象的距离都可以显示出来。所以在西画中,固定光的位置十分重要。光和影的固定,才造成了画面时空的静止效果,符合西方绘画对于时空意识的理解。

图2《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三、结语

西方焦点透视以再现为主,追求形似。而中国透视是用自由的、运动的、感性的眼光对透视现象进行分析;西方绘画是用明暗、光影、透视学的手法来表现,无法将被视线遮住的景物入画,不能像中国画那样上下左右移动,可以摄取超出视野的景物入画,这是西画的局限性。由于中国的绘画受中国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影响,中国画家对时空的处理手法比西方画家要自由得多,中国绘画不受时间、空间色彩、位置等一切因素的限制。把人和大自然融会在一起,引导观者视线以游动的方式去看画,将所表现的事物赋予了诗情画意,在空间上的处理比较自由,讲求“以形写神”,是真正“表现”的艺术。

1.录洁囡.从散点透视探析中国绘画时空意识[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3.

2.赵霞.西方现代绘画中的时空观探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7.

3.田野.中西绘画时空观与时空图式的区别[J].设计艺术,2013(4):103.

赵争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视点物象时空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跨越时空的相遇
微视点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环境视点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