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今产品设计中材料的混搭运用

2015-01-05何景浩

艺术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设计师材料

何景浩

浅谈当今产品设计中材料的混搭运用

何景浩

自艺术无意义的论调出现后,有关艺术与时尚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设计领域人们也在追逐不同风格的时尚风向标,艺术是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不同审美流派、不同风格体系的时尚元素碰撞在了一起,给设计带来了新一轮的创造风潮,从外观设计的色彩混搭到设计材料的混搭,不同元素的搭配碰撞带来了无尽的艺术感和想象力,也为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本文笔者将对当下流行的设计材料的混搭作以简要介绍和分析,并对未来设计材料的发展提出粗浅的构想和建议。

一、混搭产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设计作品需要关注产品的最终外观,力求在外观上达到大众审美基准之上又能够被大众审美所接受,这就是产品设计的形式美。设计作品要达到形式美的高度,需要把握五个设计法则:

(一)和谐与对比

任何设计作品,如果给受众的感官体验是突兀、不协调的,说明设计就是不成功的,混搭设计若是搭配不得当,更容易产生上述不成功的示例。因此,作品呈现出来的和谐之美是设计的关键法则。和谐的表现一方面是设计作品本身,各种材料的搭配运用的和谐,包括材料的颜色、质地和代表的风格等等。例如一个玻璃壶若是在手柄上设计橡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则会很有现代感,若是壶盖也用金属的,看似材料和谐,实则会显得不伦不类,喧宾夺主。另外,还要注重产品的使用环境,如图1所示作品“记忆碎片”就采用碎瓷片和木材作为主要设计材料,设计出了富有古典韵味的桌椅套系,可以和谐地运用于高雅古典的环境当中。

强烈的对比可以给人视觉的冲击,对比得当也会给人和谐之美感,例如作画之时就需要运用冷暖色调对比增添画面的立体感和景深,推及设计领域,最常见的案例是近几年流行的“撞色”手法的广泛运用,当然对比不仅仅是颜色,还有线条的粗细对比、质感的粗糙细腻对比、体积的大小对比,形状的圆方对比等等,不一而足。设计师通过这种充分的反差,往往可以突出需要着重突出的表现方面,让客户一目了然。可以说,对比是混搭设计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必须要掌握、运用的一个法则。

(二)独特与个性

所谓个性和独特就是要不流于俗套、脱离传统模式的桎梏,在设计表现手法上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要能够敢想他人所不能想、敢为他人所不敢为,往往迈出了富有创意和想法的一步,就可以收获突破想象的产品。独特和个性法则在一种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对比法则的具体化运用,因为在考虑独特和个性的时候,往往会放大对比的特性。当然独特和个性的作品也是符合和谐美的要求的。例如图2展示的作品“Swell 花瓶”就体现出了独特、个性的特点,突破了传统花瓶单一材质的模式,在主体材料的基础上增添了橡胶材质,做出气球的感觉,让设计作品变得现代化和年轻化,同时橡胶色彩的运用也与花卉遥相呼应,产生了一种整体上的和谐之美。

这里所讨论的平衡法则,指的是设计作品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平衡感。混搭设计作品往往无法采用传统的轴对称、重心轴等表现手法来完成平衡,但可以寻找一个整体的中心点来完成视觉平衡的要求。如果没有中心点,复杂而散乱的混搭材料就会失去设计感,反之则会让作品在变化当中富有生气。

图1 记忆碎片

(三)神似与意境

神似和意境看似是富有中国元素的两个词汇,但在设计领域,是出现在西方“艺术无意义”讨论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概念。在摄影技术出现后,要绘画有何作用?如果一个设计作品百分百的与素材物相同,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原物呢?答案是采用神似的法则,将素材的精髓提炼出来,运用各种手法的要素对精髓加以改编和创造,使之呈现出截然不同而又似曾相识的效果。

图2 Swell 花瓶

二、产品混搭设计的角色与程序

(一)混搭产品的两个角色

混搭产品是文化和设计衍生出来的产物,于是,产品的混搭设计就有了两个不同的角色:第一个角色是客户给予的最初的产品性能定位,这是产品固有的角色,不能够更改,否则就背离了设计的初始目的;第二个角色是带有浓厚社会性的角色,包括设计者自身的主观意愿、文化素养、心理情感等,同时作品还会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风貌。混搭作品尤其可以呈现出来多元的社会性,例如同时承载着古典与现代、时尚与复古等等。例如图3当中的“Stacking Vessels 玻璃容器”也许连设计者都无法给它定义一个具体的用途,但从产品的外观来看,光滑的玻璃代表着光鲜的现代工艺,而参差不齐的木质瓶口则代表着传统的技艺,两种材料的碰撞也是社会文化的碰撞,充满了艺术感和象征意义。

产品设计之初需要向客户咨询清楚产品的使用环境,避免闭门造车浪费时间和资源,在了解了使用情景之后,可以采用这一信息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或采用其他切入点的同时充分考虑使用情景,以保证产品的最终实用效果,也就是保证产品能够演绎出来它固有的角色。

产品设计能否脱颖而出获得客户认可和大众青睐,产品的象征意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即产品设计之时混搭的文化背景。设计师可以根据产品需要用到的色调、材料来选择使用哪两种文化,也可以确定文化之后再选择需要提炼的元素代表的创作素材。

这是外交术语引入艺术领域,演变出来的一种思维和创作模式。在做混搭创作时,需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新想法的可取之处并引入设计。这一点可以说充分体现了混搭设计的开放与自由,在调动设计师想象力和眼力的同时,给予设计作品新鲜活力。

(二)产品混搭设计的程序

产品的混搭设计需要有一套程序来帮助设计师提高工作效率,下文将以传统的设计模式为蓝本,结合混搭设计的特殊需求,拟定一套混搭设计的特殊设计程序:

首先设定使用情境 ,这道程序往往是在客户给了一个大的方向之后,设计师根据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使用情景进行细致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五个大的方面“3W+H+文化”具体来说,“3W——who、where、what”是谁使用,用来做什么,在哪里做。Who确定了产品的目标人群,根据人群定位产品的规格、文化层次、颜色色调、材质等等,力求能够达到目标人群较为广泛认可的设计层次,当然这就要对混搭所追求的个性张扬打一个折扣;where是确定产品使用的具体位置和环境,这一点决定了产品的材质选用;what是确定产品的性能,是用来做什么的,对混搭材料的定位有着巨大的影响。“H——how”,是产品的使用方法,怎样使用,例如需要明确一个杯子是单纯摆设还是与食品有关。社会文化是需要结合上两点进行考察的一个重要元素,包括风土人情和产品所处客户群所特有的文化特点。

其次是确定混搭的方式及内容,完成创作构想。

基于设定的使用情景,设计师将从大体上确定混搭的方式和内容,然后根据设计材料和素材、文化背景等等提取精炼设计元素进行混搭创作构想。

目前混搭构想的可行性评估需要先通过电脑软件进行设计,例如3Dmax或者illustrator等软件,让设计者和客户都能够对设计有一个直观明确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利用软件模拟产品在不同场景的使用效果,以此进行评估。

产品的混搭是当下流行的一种设计模式,这种模式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设计灵感,也为生活增添了想象和创意,设计师在运用混搭来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对于生活的理解的时候,也要注意对于混搭模式的方式方法掌握,保证设计的品质。

图3 Stacking Vessels 玻璃容器

何景浩:河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15-GH-489);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142004)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设计师材料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创意设计师
可爱的小瓢虫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