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贺州瑶族神凿花艺术探源

2015-01-05

艺术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贺州瑶族汉族

谷 莉 谷 芳

广西贺州瑶族神凿花艺术探源

谷 莉 谷 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劳动群众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产劳动中都会有创造性的活动,往往就会孕育出属于普通劳动者的民间艺术,具有深刻而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扎根于广西贺州地区的瑶族神凿花就属于当地瑶族劳动人民的经典性民间艺术创作。虽然瑶族神凿花的分布范围小,地域性较窄,但这种艺术形式无疑是独特的,具有深刻的民俗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瑶族神凿花的渊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是我国著名的瑶乡,地处桂粤湘三省交界处,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就更少渗入和交流。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少,至今仍保存着瑶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广西贺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神凿花在瑶族宗教“盘王节”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神凿花的制作在这里世代相传,基本上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

(一)服务于本民族的祭祀活动

瑶族神凿花,从民间工艺上来看像是属于剪纸或凿纸的一种形式,但其制作工具和剪纸或凿纸工艺艺人们所常用的剪刀、刻刀不同,而是类似版画的刻刀。可以说瑶族神凿花是用剪刀剪出凿神花的外形,再用祖辈们传下来的自制凿刀凿刻出的一种纸花,主要以瑶族的祖先盘王盘瓠的神像画和瑶族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本民族的祭祀图像为凿制内容,不做其他商业用途。这点和其他凿纸作为商业用途或喜庆商品广泛使用是不同的。目前瑶族神凿花的使用范围在贺州市的山瑶地区,分布在八步区的黄洞、贺街、仁义、步头、大宁、开山、里松、桂岭等地的瑶族居住区乡镇,是广西贺州地区瑶族传统“盘王节”祭仪中祭祀祖先盘瓠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瑶族人民通过悬挂、焚烧或粘贴这种凿刻出的各色神像画来达到祭祀的目的。

瑶族盘王节祭仪是当地瑶族同胞最重要的活动,展现了瑶族人齐心协力聚集在一起祭祀先祖盘王的盛景。祭祀时先挂各个道教神仙的挂像,然后代之以种类繁多的神凿花,接下来供奉上具有唐王象征意义的红色“大庙花”(图1),吟唱包含丰富的瑶族神话、历史及社会生活等内容的长诗《盘王大歌》,全部仪式下来再进行“送圣”活动,这时把悬挂的所有神凿花取下来,跟各种祭祀纸钱共同烧掉,这种“还愿”的祭祀活动才算结束,神凿花的神圣使命才得以完成。

图1 神凿花(一)

图2 神凿花(二)

图3 艺人凿花

(二)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从唐代开始,由于实行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使中原汉族的道教文化慢慢传入到瑶族地区,和瑶族的本民族文化交汇在一起。所以在小小的神凿纸花中不但刻画了瑶族人的祖先形象,还出现了各种汉族道教的神仙形象。总的来说瑶族的神凿花表现有三种内容:第一种是瑶族神像图形,瑶族信奉的神仙和汉族民间道教所信奉的神仙身份是相同的,形象上也跟汉族的神仙基本是一致的,这主要与瑶族文化直接吸收和融合汉族文化有密切联系,但从瑶族神像的种类来说还是略有差别的,有瑶族自己创造的神灵形象,如盘王像(图2)、唐王像、水库神等,还有道教里的元始天尊等神像;第二种是瑶族祭祀用品图形,一般包括香炉和长鼓以及简板等样式。这些器物图形充分表现出瑶族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的生活状态。如长鼓代表盘王等,瑶族器物图形也是和祭祀神灵分不开的;第三种是吉祥动植物图形,这些形象跟汉族所推崇的吉祥纹样是惊人相似的,说明当地瑶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历史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瑶族神凿花本身具有强烈的原始生态宗教祭祀功能,通过瑶族神凿花的使用可以一方面充分反映出瑶族原始生态宗教的习俗情况,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瑶族受汉族宗教、文化影响,自身不断吸收和融合发展的特点。

图4 盘王节中悬挂的各式神凿花

二、瑶族神凿花的造型特色

民间美术之所以能长久传承在劳动人民中间,具有其深刻的底蕴。贺州瑶族神凿花题材非常广泛,画面线条拙趣而又富于变化,在画面的细腻处也能做到精雕细刻,在整体把握的粗犷处更会显气势非凡。凿出的各路道教神仙留露出仙风道骨,不同的人物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人啧啧赞叹。“大庙花”是供在神台上的,其艺术特色非常别致,画面上有瑶族特有的代表瑶族12个姓的长鼓12个,香炉6只,神仙形象6位,还有代表年年有余的吉祥鱼纹12条并饰以精巧的图案,构成形式复杂,让人称赞,造型拙朴粗犷、表现力极强,突出了极强的民族风格。瑶族艺人热爱生活,充分在创作中表现出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期盼,将瑶族人民平时所见所闻的动植物图案概括归纳到一起,在画面中不经意地形成了很多相互呼应、对称互补的装饰效果,亲切自然,活泼有趣。各式神凿花层层叠叠,令人眼花缭乱,叹为大自然的神奇。神凿花充分展现了瑶族地方民间艺术构成简练、造型夸张、自然朴实、内容含蓄的特点。

三、瑶族神凿花的制作工艺

瑶族神凿花在制作上具有瑶族自身的工艺特点,类似于云南纸马中的神的庄严又接近汉族凿花技艺。充分吸取了民间美术中剪纸艺术的营养,但又有别于汉族剪纸艺术,和民间版画纸马的制作和用途相同。瑶族神凿花艺人学习这种技艺的方法是口传心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作品的形式一般也是按照传统学习而来,具有神圣的职业规范,艺人要净身沐浴后才进行制作,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之意,瑶族凿神花艺人也因为此项活动而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护。神凿花艺人进行凿制时(图3),先在桌子上铺一块坚硬的木板,再把红色、黄色、紫色和蓝色、绿色等彩纸对折后剪裁成规格相同的长方形,然后用钉子把这些裁好的纸在专用的木板上固定好,最后开始用大大小小、不同规格、圆方兼具的十几把铁凿子,在纸上面一下下地凿制。令人惊奇的是,凿制时不用预先勾画图形,全凭艺人多年经验积累的记忆,他们按照老一辈口传心授下来的技法和要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谈笑间流传已久的图腾纹样便跃然纸上。一般来说,凿制完成祭仪所用的凿花要用一天的时间。待凿制全部完成以后,再将凿花纸慢慢取下来,并仔细清理凿下的碎屑,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凿纸花便展现在眼前(图4)。

四、瑶族神凿花的发展和保护

当今社会人们返璞归真,呼唤着民族艺术的重生。神凿花作为艺术作品依然还保留着如同原始艺术那样的浑融性文化精神。但由于瑶族神凿花在节日祭祀中最终会被烧掉化为灰烬,所以急待保护和继承。现在瑶族神凿花已入选贺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要想对神凿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整理,将遗存下来的神凿花作品进行详细分类并整理存档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此外,还应该借用现代构成理论从符号学的层面来解读神凿花创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底蕴,使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瑰宝走向繁盛、绽放异彩。

瑶族艺人用小小的铁凿,凿出了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形象图腾,体现了瑶族同胞在长期渔猎农耕的生活中的艺术创造力,反映了瑶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神话历史,图腾崇拜等,神凿花是瑶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

1.谷芳.贺州瑶族神凿花与纸马关系研究[J].青春岁月,2012(16).

2.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谷莉: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谷芳:广西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南岭走廊多民族聚居区纸马的文化解码”(项目编号:SK13YB097)。

猜你喜欢

贺州瑶族汉族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李鸿光作品选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浅析隔断门
浅析隔断门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