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拉练观摩 推进基层党建

2015-01-04

共产党员·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朝阳全市党组织

为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成果,朝阳市近期采取了一系列创造性举措,强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一是将去年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拉练观摩活动上升为市委行为,并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作为抓党建工作落实的有效形式固化下来,每年组织一次,与年初工作部署、半年抽查督察、年终述职评议有机衔接起来,使规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虚不偏不落空。2014年10月27日至29日,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观摩了40个基层党建现场,既检验抓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又查找问题,推动了抓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二是于11月5日利用一天时间召开了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议。在观摩朝阳县波罗赤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个典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特别是进一步找准了问题和成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三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党建责任落实、工作创新和难点问题的破解。

谋共识:大抓狠抓基层

朝阳市委着力引导各级党委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审视中强化担当。朝阳市长期欠发达,当前又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农业遭受了严重旱灾,经济结构一业独大、低端引领的弊端和矛盾日益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全线下滑,持续下去将直接影响就业、社保和稳定。面对严峻的形势,一味强调客观、怨天尤人就是死路一条,正确的选择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以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领导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谋求发展。

从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中强化责任。朝阳基层党组织量大、点多、线长,全市有8630个基层党组织,19.5万名党员,其中村级组织就有1365个。近几年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仍很突出,基层干部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不高,“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严重,内在动力和活力不足,还有25%左右的基层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了基层政权的稳固,影响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朝阳的进程。因此,必须强化问题导向,从骨子里深刻认识抓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欠发达,不能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出色的借口;改变经济欠发达的局面,必须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实现。

从投入产出的比较中强化自觉。朝阳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70%以上来自农村和社区基层。固本强基、长治久安才是战略之举。朝阳经济再困难,也必须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舍得投入。

面对当前的紧迫形势,朝阳市各级党组织形成共识:朝阳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基层,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在基层,维护稳定的主战场在基层,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责任也在基层;抓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稳定;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基层、狠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造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局面。

抓落实:破解“四个难题”

在全市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朝阳市委确定了总体目标:推动朝阳基层党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走出一条具有朝阳特色的基层党建新路子,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率先提高党建水平的新路子,走出一条以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典型。总体思路是:坚持“七个一”,即制定一个好目标、选出一个好书记、配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形成一套好的发展思路、培育一批好典型、追求一个群众满意的好成果。

同时,着力破解四个难题:

一是着力破解基层班子能力不强、活力不足的难题。实行“四个一批”选优配强班子,即通过“两委”换届优选一批,通过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设调整一批,通过选派乡镇(街道)干部、第一书记、先进村及企业党组织书记兼任等派任一批,通过大力培养后备干部储备一批。采取“四种途径”提升素质能力,即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到先进村(社区)挂职锻炼、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带等方式,重点加强实践性培训。强化激励保障,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对优秀村和社区书记,在考录乡街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配备乡街领导班子时给予政策倾斜,按时足额发放村、社区干部的工资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

二是着力破解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无实力的难题。总结推广朝阳县的经验,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计划,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合理开发资源、发展合作经济、实施项目牵动、搞好服务创收、创新集体股本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对有资源、有企业、相对富裕的村,提升一批;对集体经济发展一般的村,帮助挖掘优势和潜力,壮大一批;每年按10%的比例确定薄弱村、贫困村,通过整顿建设和驻村帮扶,转化一批。力争到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以上。

三是着力破解活动场所不达标的难题。把目标落实到年度上,把责任落实到县乡党委,通过财政投入、整合资源、党费补贴、部门帮扶、村企共建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场所阵地建设,到2017年全部实现村活动场所200平方米、社区活动场所4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

四是着力破解基层经费保障不到位的难题。把村和社区运行、党建和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不打折扣和讨价还价,确保每个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万元、党建经费2万元,每个社区工作经费3万元、党建经费2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专项基金制度,市县两级每年按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比例建立党建基金,全市总额不低于1500万元。

看成效: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由会场述职向现场评验转变,促进党建责任落地生根。创新党委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方式,市委书记盯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委书记盯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敢于叫板,敢于动真碰硬,一级盯一级,年初签订责任状作出承诺,年终搞拉练观摩和述职评议检验成果,使抓基层、强基础成为党委书记的主业、主责。

二是在工作推动上,由一般性号召向较真叫板较劲和盯人盯事盯成果转变,推进党建重点难点任务落实。加大对抓党建工作的考核权重,实行明察暗访和专项督察,建立约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干部待遇保障不重视、基层党建经费和服务经费落实不到位、活动场所达标任务完不成、党建重点工作抓不实的党委书记,由上级党委书记进行约谈提醒,对履职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是在力量摆布上,由组织部门单兵作战向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形成党建工作强大合力。强化统筹观念和大党建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党建工作“一盘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政群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部门包村、企业联村、结对共建,充分调动和发挥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创新帮扶模式,实现思想扶贫、组织扶贫、项目扶贫和救济扶贫“四位一体”。

四是在选人用人上,由重机关向重基层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把抓党建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干部考核的“党建导向”,用好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加大基层干部和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注重在基层发现干部、选拔干部、使用干部;注重把优秀干部向一线、向基层倾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放在最出生产力的地方,使其接受锻炼,促其成长,创造业绩。

(朝阳市委组织部供稿)

□本栏编辑/张丽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朝阳全市党组织
美是童年朝阳
清华党组织公开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不许耍赖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