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外擦背部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
2015-01-04徐莉
徐 莉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450000)
小儿高热是儿童临床常见病症,是机体对致病因之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引起系统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障碍,若不及时降温,机体会过度消耗,容易导致重要器官损害,甚至惊厥。[1]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对各种疾患引起的高热患儿240例,使用藿香正气水外擦背部治疗小儿高热,疗效满意,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 120例高热患儿,体温38.5℃ ~41.3℃(腋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13岁,平均3.20±2.60岁,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炎9例,急性胃肠炎5例,肺炎1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2例,风湿热4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4岁,平均3.45±2.40岁,上呼吸道感染20例,支气管炎11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7例,肺炎13例,风湿热3例,急性胃肠炎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应用中药常规治疗,西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纠酸药物治疗外,使用口服退热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不使用任何退热药,加用藿香正气水外擦背部治疗。用药棉蘸藿香正气水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反复擦涂大椎穴~至阳穴及旁1.5寸处,涂擦时间约10分钟,力度要适中,使局部皮肤充血发红,呈暗紫色状为度[2]12小时一次。
1.3 观察内容 记录用药后1、2、3、4、6、8h 的体温变化。
1.4 疗效观察 显效:治疗后6h体温下降>1℃,并继续下降至正常者;有效:治疗后6h体温下降,并继续下降至接近正常者;无效:治疗后6h体温未下降或下降<0.5℃或上升者。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两组患儿退热疗效观察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儿的退热情况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退热疗效比较
2.2 时间变化与退热效果的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2h内退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3-4h开始,观察组退热效果有显著意义(P<0.05),6~8h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随时间变化两组退热效果比较
3 讨论
高热是人体防御疾病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人体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通过自主神经及其各组织器官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再加上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受外邪侵袭后,邪正交争,易出现发热,而且多为高热。藿香正气水处方由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白术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解表化湿,发散风寒等功效。涂擦部位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从大椎穴到至阳穴的区域。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阳盛则热,足太阳膀胱经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首。《甲乙经》则认为:“热病,始于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此区采用擦涂藿香正气水,类似于民间刮痧疗法,具有疏通经气,散发郁热,抑阳清热的作用。且藿香正气水内含有乙醇,渗透皮肤被吸收迅速[3]再通过涂擦,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使药物有效成分能更好的吸收,通过经脉气血循行,散布全身,进而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改变脏腑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故治疗小儿高热疗效确切。
[1]甘咏兰.小儿高热降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医药导报,2009,15(8):61 ~62.
[2]李正平.中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高热240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3,28(05):41.
[3]张耀.藿香正气水外用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45(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