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痧症治概要》喉痧治疗思想初探*
2015-01-04许岳亭吴承艳梁爽黄凯裕
许岳亭吴承艳梁 爽黄凯裕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29)
·医籍研析·
《喉痧症治概要》喉痧治疗思想初探*
许岳亭1吴承艳2△梁 爽1黄凯裕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29)
孟河医家丁甘仁在《喉痧症治概要》中系统讨论了喉痧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丁氏治疗喉痧师古不泥古,药专力强,用药严谨,把握时机,并结合外用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后世治疗猩红热一类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孟河 丁甘仁 喉痧 猩红热
丁甘仁,名泽周(1865-1926年),江苏武进孟河人。其医术精湛,成就卓著,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并称孟河四大家。丁氏刻苦钻研中医经典,致力于仲景古训,旁及金元四大家之论述,既谙经方,又通时方。丁氏临证经验丰富,于内、外、妇、幼、喉科及疑难杂症无一不精,而在医治外感热病方面更有成效[1]。丁甘仁发蒙于费家门人,又聆教于马培之、巢氏,在苏州行医期间,精研吴门医派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至沪上,从安徽伤寒经方名家汪莲石游,学习经方临床应用[2]。二十世纪初上海喉痧大流行,丁氏凭一己之力救治上万余人。丁甘仁著有专书《喉痧症治概要》,对其病因病机和传变过程,均有扼要的辨析[3],为后世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提供了宝贵经验。现就丁氏治疗喉痧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名溯源
喉痧是常见的中医肺系传染病之一,由温热疫毒经口鼻或皮肤侵入,上冲咽喉,外窜肌肤所致。该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地域性和传变快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该病最早在《金匮要略》中“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中有近似记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其作为单独病种,首见于清代名医尤在泾所著之《金匮翼》卷五“烂喉痧方”条目。清代以后喉痧广泛流行,大量文献随之涌现。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喉痧近似于西医学的“猩红热”。
2 病因病机
丁甘仁谓 “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4]。丁氏认为风温疫疠之邪是喉痧的主要病因。而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所以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的肺卫表证和咽喉肿痛、肌肤丹痧的局部症状。20世纪初,上海人口稠密,日本、英国等国陆续兴建众多近代企业,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庞大的人口和林立的工厂是喉痧产生的先决条件。该病好发于冬春两季。丁氏云“壬寅春起,寒暖无常,天时不正,履见盛行”[4]。该书中丁氏提示了1902年初春时节,上海气温反复无常,不正之气酿成疫疠之邪。此外,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水源丰富,江南人体质文弱,更利于该病的传播与流行。
3 辨证施治
丁甘仁对喉痧的辨证依据温病卫、气、营、血之辨证纲领,治疗以发汗透痧为第一要义,分初、中、末3个阶段进行。在喉痧初起之时,邪郁于气分,症见寒热、烦躁、呕恶,咽喉肿痛腐烂,舌苔或白如积粉,或薄腻而黄,脉或浮数,或郁数,甚或脉沉似伏。此时,病情轻者选用荆防败毒散、解肌透痧汤;病情重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喉痧中期疫邪化火,由气入营,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腐烂,舌边尖红绛,中有黄苔,丹痧密布,甚则神昏谵语。病情轻则用加减黑膏汤,病情重则用犀豉汤、犀角地黄汤。喉痧末期气分之邪已透,痧子布齐,方用加减滋阴清肺汤、败毒汤。
4 组方用药
《喉痧症治概要》记载的用于治疗喉痧的自创订方有8首,古方8首,外用方8首。其中8首自创订方均由丁氏所创,分别是解肌透痧汤、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减升麻葛根汤、加减黑膏汤、凉营清气汤、加减滋阴清肺汤、败毒汤和加减竹叶石膏汤。此8方均为内服方,共使用药物42味。所统计的药物均系8首自创订方中组成部分的药物,凡制剂、用法、加减及验案中的药物均未计入。药物的使用频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清热解毒用连翘壳、金银花、嫩射干。清热泻火用石膏、贝母、鲜竹叶、芦根。清热凉血用京赤芍、京玄参、鲜生地。辛凉解表用薄荷叶、净蝉衣、粉葛根、熟牛蒡子、淡豆豉、浮萍、桑叶。同时丁氏多用僵蚕、荆芥穗、桔梗和甘草配伍,共奏化痰透表,利咽解毒之功。其组方用药特点如下。
表1 药物使用频次表
4.1 师古不泥,药专力强 孟河医派十分注重对经典医著的研究,并以此指导着临床的实践[5]。丁甘仁以孟河医道为根本,继承前人用方思想,在治疗喉痧时合理选用了犀角地黄汤、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等8首古方。同时丁氏根据江南水土气候温暖潮湿和人群体质文弱之特点,又创8方,显示了丁氏灵活组方用药的特点。从表1数据看出,丁氏使用大量清热药以清解里热,配伍辛凉解表透发的药物使邪有出路,符合温病学中祛除温邪的治疗原则,体现出药专力强的组方用药特色。从表1可以看出,连翘壳使用频率最高为100%。其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生甘草87.5%,薄荷叶75.0%,鲜竹叶62.5%,京赤芍50.0%,净蝉衣、京玄参、金银花、鲜生地、鲜石斛、芦根、莱菔为37.5%。以上大多为清热之品。清热解毒用连翘壳、金银花;清热泻火用鲜竹茹、芦根;清热凉血用京赤芍、鲜生地;辛凉解表用薄荷叶、净蝉衣等。看似寻常的药物在丁氏的配伍之下,发挥出强有力的祛邪外出的功效,即遇危难重症,谴方仍然不离平淡,不以炫奇猛峻求功,于平淡中显神奇[6]。
4.2 用药严谨,把握时机 丁甘仁要求在临诊中务必要做到3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要估计患者体质的强弱;第二要酌量病势的轻重缓急;第三对患者的居处习惯、饮食嗜好等也要作适当的考虑[7]。丁甘仁遵循病情进展和变化的规律,严格把握时机,对喉痧进行分阶段治疗,使用药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救病如救火,走马看咽喉。丁甘仁十分重视邪正盛衰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组方灵活多变,当表则表之,当清则清之,或釜底抽薪,或急下存阴。喉痧初期多使用解肌透痧汤以解表,中期多用凉营清气汤以清热凉血,末期多用加减滋阴清肺汤以滋阴清肺扶助正气。丁氏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痧症未透时,不可过早使用寒凉之品,如鲜生地、鲜石斛、鲜茅根。若早进寒凉,邪郁肺胃,不得泄越于外,必然导致内陷神昏或泄泻等危重症状。应当待邪已透表,痧子布齐,才可以大量使用清营凉解之剂祛邪外出;(2)不可以表散太过,如使用大剂量麻黄,否则易使邪火愈炽,伤津劫液,引动肝风,而发为痉厥;(3)用吐、泻法予以治疗,津液大伤,此时勿服冷水、甘蔗、水梨等寒凉之物。痧后切忌大荤海鲜酸盐涩辣之物,以杜后患。
4.3 内服为主,结合外用 喉痧的显著症状为咽喉肿痛糜烂,布满红色痧子。咽喉属于肺系,下连于气道而通肺气。若外邪犯肺,循经上蒸,可发为咽喉红肿热痛。在治疗上,不分内服外用,以好的疗效为先机,故孟河医家流传不少有效的民间秘方[8]。外用药直接作用于咽喉部,可以快速吸收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其特点是作用迅速,药效持久。丁氏治疗喉痧时常将外用药与内服汤药结合使用。书中记载外用方8首,其中吹药包括玉钥匙、金不换、加味珠黄散、锡类散。外贴药用贴喉异功散。敷药包括三黄二香散、冲和膏、紫金锭(即玉枢丹)。皆有祛腐生新、消炎退肿的功效。内服外用相结合,共奏拔毒祛腐生肌之功。
丁甘仁自述“临证二十余年,于此症略有心得,诊治烂喉痧不下一万人次”。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丁氏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丁氏《喉痧症治概要》对现代猩红热一类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辨证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 冯堃,吕军伟.丁甘仁治疗外感病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0,38(3):11.
[2] 李明.兼收并举,和而不同——孟河医学特色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1(4):821.
[3] 杜鹃,王振国.孟河四家诊疗咽喉疾病特色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65.
[4] 丁甘仁著,沈仲理.丁甘仁临证医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335-336.
[5] 王琼,张冰.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1(5):1148.
[6] 单德成,赵小平.孟河医派的形成和发展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5):365.
[7] 李夏亭.浅析丁甘仁对近代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影响——纪念丁甘仁先生逝世80周年[J].江苏中医药,2006,51(6):16.
[8] 苗苗,李燕,余婧.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学术思想浅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3):295.
R256
A
1004-745X(2015)03-047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36
2014-09-2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LSB007)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chengyanwu1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