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2015-01-04单薇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
关键词:肾衰竭灌肠肾小球

单薇

(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浙江 绍兴 3120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单薇

(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浙江 绍兴 312030)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中医一体化联合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的肾功能改善效果及疗效。方法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一体化治疗。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改善效果(BUN、Cr、Ccr)。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8%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UN、Cr、Ccr等均有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BUN、Cr、Cc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中医一体化联合西医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慢性肾衰竭 中医一体化 中西医治疗 疗效

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慢性的肾脏疾病的进行性进展,进而引起肾单位与肾功能的不可逆丧失[1]。CRF会导致代谢产物与毒物的潴留、造成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的失调,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2]。笔者采用中医一体化联合西医治疗CRF患者,观察其对肾功能改善效果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符合(1)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试行方案)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3]。(2)患者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有凝血系统障碍以及出血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至6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接诊的CR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9~68岁,平均(42.50±12.80)岁;病程(3.6±1.7)年;糖尿病肾病8例,梗阻性肾病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5例;病情Ⅱ期13例,Ⅲ期12例,Ⅳ期10例;尿素氮(BUN)(18.87±5.44)mmol/L;肌酐(Cr)(377.34±78.32)μmol/L。对照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1~67岁,平均(41.80±13.90)岁;病程(3.4±1.3)年;糖尿病肾病7例,梗阻性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6例;病情Ⅱ期11例,Ⅲ期13例,Ⅳ期11例;BUN(18.21±6.66)mmol/L;Cr(379.31±67.45)μmol/L。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严格地控制饮食,并予对症治疗,包括降血压与降血糖、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抗感染等,并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益气健脾补肾与活血利水渗湿方内服外加灌肠治疗,配方为:黄芪30 g,茯苓15 g,党参30 g,砂仁6 g,白术15 g,半夏12 g,泽泻15 g,淫羊藿15 g,红花6 g,丹参15 g,桃仁10 g,陈皮6 g。水煎取100 mL,每日1剂。中药结肠透析:配方为结肠透析液,由蒲公英15 g,大黄15 g,牡蛎15 g组成,水煎取50 mL,再外加100 mL生理盐水行保留灌肠,持续时间30 min以上,每日1次。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肾功能改善效果[BUN、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5 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试行方案)[3]制定。(1)症状评级标准。0分:无症状。1分:偶有症状但不明显,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2分:症状较为常见,轻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3分:症状严重,频繁出现,且影响工作及生活。(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Ccr或肾小球滤过率≥30%,血Cr降低≥3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Ccr或肾小球滤过率≥15%,血Cr降低≥15%。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Ccr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15%,血Cr无增加,或降低<1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cr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Cr增加。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UN、Cr、Ccr等均有改善 (均P<0.05),且观察组的BUN、Cr、Ccr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CRF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CRF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CRF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C c r(m L / m i n)B U N(m m o l / L) C r(μ m o l / L)观察组 治疗前 2 5 . 5 5 ± 7 . 5 6(n = 3 5) 治疗后 3 3 . 2 3 ± 6 . 5 6*△对照组 治疗前 2 6 . 6 5 ± 6 . 4 3 1 8 . 8 7 ± 5 . 4 4 3 7 7 . 3 4 ± 7 8 . 3 2 1 1 . 3 4 ± 3 . 3 4*△3 0 1 . 2 3 ± 5 6 . 5 5*△1 8 . 2 1 ± 6 . 6 6 3 7 9 . 3 1 ± 6 7 . 4 5(n = 3 5) 治疗后 2 9 . 1 2 ± 4 . 5 9*1 3 . 8 5 ± 5 . 5 1*3 4 4 . 2 3 ± 5 9 . 9 8*

3 讨 论

CRF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CRF一旦发生,即是不可逆进行性发展,目前治疗只能延缓病情发展而不能治愈。故而延缓CRF进展,延迟透析期到来,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5]。目前西医治疗CRF多采用控制蛋白质摄入,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病因治疗,防治感染等,尿毒症期则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CRF可归属于中医学 “癃闭”、“水肿”、“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脾肾虚损为本,湿浊瘀毒为标,病理基础是肾元虚损,脾气衰败,而水湿、湿浊、湿热、浊毒、血瘀等既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CRF发展的病理因素。治疗当紧紧抓住脾肾衰败之根本,采用健脾益肾、利水化湿、泄浊祛毒及活血散瘀治疗,使邪毒能及时排出体外,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是治疗和延缓CRF进程的关键所在[6]。该病属寒热虚实错杂,其演变过程往往伴随实邪内扰,损正致虚,又因虚致实,恶性循环,使疾病治疗愈发困难[7]。大量研究表明,单一中药制剂对CRF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终末期肾衰患者,仅靠简单一方或者一药便显得捉襟见肘。故而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就很必要。目前,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CRF的一种独特有效手段,是内服汤药的补充。尿毒症患者的肠道内所含的尿酸、肌酐、尿素氮以及磷等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肠道的含量。中药保留灌肠能起到结肠透析作用,大黄等中药制剂可以越过肝脏直接通过结肠发挥作用,明显降低患者血尿素氮、血磷、肌酐、血钾等水平,使体内多余水分以及毒素能够及时排出,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通过上述中医治疗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中医一体化治疗,各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有效补充,最大效果发挥作用,从而改善肾功能[8]。

本研究所选内服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补中益气;砂仁温脾化湿开胃;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泽泻利水渗湿;淫羊藿温补肾阳;丹参、桃仁、红花养血、活血、祛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化湿利水,活血化瘀排毒之功。保留灌肠方,大黄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其能有效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9];牡蛎清热除湿,陈钰等[10-11]研究指出,牡蛎与大黄合用治疗CRF,可以提高疗效;蒲公英清热解毒,配合大黄能增强通腑泄浊排毒之功能[12]。

本研究结果示,采用中医一体化联合西医治疗方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升高患者Ccr而降低BUN、Cr,明显改善肾功能。综上所述,采用中医一体化联合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1] 孙云松.从六经之厥阴探讨慢性肾衰竭的辨治思路[C].第10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2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论文集,2011:1225-1227.

[2] 胡玉纹,陈学波,张亮,等.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2):976-978.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 (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8-9.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5] 于又羲,赵红光,齐宏彬,等.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5):924-925.

[6] 蔡浔远,王茂泓,吴国庆,等.慢性肾衰竭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9):559.

[7] 郭向东,王小琴.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65-566.

[8] 闫文娟,李泰辉,姜子德,等.广东虫草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J].菌物学报,2012,31(3):432-442.

[9] 赵艳梅,菅志远,王好,等.不同剂量的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9):1158-1160.

[10]陈钰,罗学林,刘红丽.大黄龙骨牡蛎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5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4):96.

[11]李萍.大黄配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68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5):66.

[12]晋中恒.浅谈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思路与方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50-52.

R692.5

B

1004-745X(2015)03-053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61

2014-10-28)

猜你喜欢

肾衰竭灌肠肾小球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
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