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否会休闲

2015-01-04王分分祝卓宏

大众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性心理个体心理

文|王分分 祝卓宏

你是否会休闲

文|王分分 祝卓宏

享受休闲或许也是另外一种创造——创造了愉悦,得到了健康和平衡,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心理解读:

休闲是人们在或长或短的、相对地从日常劳作与生活的外界压力下解脱出来的自由时间内,所从事的一种相对自由的、能产生有意义体验的活动,它是个人获得身心满足及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心境状态、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休闲逐渐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不会科学地利用闲暇时间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与发展的休闲活动,“休闲单调与不会休闲”的问题普遍存在,或无所事事,或一味地将时间消磨在上网、看电视、睡觉等单调的休闲活动上。

还有人把休闲与学习、工作对立起来,把有假不休、超负荷学习和工作看作是一种“美德”,习惯于忙碌,沉浸于忙碌中,想在忙碌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在工作,或是做有利于工作的事情,就会心生负罪感和空虚感,晚上还会因焦虑和自责而陷入失眠,错误地认为休闲是“闲生是非”、“玩物丧志”等,由此产生的休闲剥夺现象,如孩子被无休止的补课和上培训班造成孩子的厌学乃至轻生。一些中年知识分子、企业家、创业者等社会精英由于忽视休闲的调适作用,不堪重负导致过劳猝死、抑郁自杀的悲剧频频发生,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心理休闲就是缓解紧张,怡养性情、释放心底欲望、获得心情愉悦,具有心理调适功能的休闲活动。它是休闲的一种类型,其意义在于恢复体力,更重要的在于精神的调整与升华。心理休闲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是一种主动的自由选择,是一种全身心的放松,是人实现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受自身自然与外界自然的一种活动和过程。

心理休闲类型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个体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是行为的动力源,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曲线呈倒“U”型,即持续过重的压力不仅降低动力和绩效,而且可能导致心理扭曲、身心受损、行动失范、产生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学上有一种“精神交互作用”现象,即如果对某种心理感觉集中注意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又会越来越引起注意,并进一步得到固定,感觉和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感觉愈发强大,从而导致神经症症状。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心理休闲增加个体的另一种体验,帮助个体释放心理压力,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保持心态平衡、人格和谐。根据心理压力的释放形式和情感调节方式,可以把积极的心理休闲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简单便捷类的休闲:简单便捷类的休闲包括程序式的心理休闲、转换性的心理休闲和互动性的心理休闲。

1.程序式的心理休闲: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可以调节人的植物神经一样,每天的学习或工作按计划进行,做到忙中有闲、节奏合理、张弛有度,使个体能够及时适度调节精神紧张度,以保证心理适应良好的休闲方法。如每天工作一定时间,即安排少许时间做做各类保健操、活动身体,或讲讲笑话,松弛一下神经,这种调节的特点是精神方式频度相对恒定,但幅度有限。

新闻事件

2015年3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首发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的休闲时间平均是2.55小时,较3年前的2.16小时有所增加,但仍只有发达经济体的一半。调查显示,收入越高的人,休闲时间相应越长。

另外,从休闲时间来看,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百姓休闲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的占1/4,休闲时间只有1~2小时的超过两成,还有近一成的人一点休闲时间也没有;从休闲方式来看,中国人2/3的休闲时间是静态的,1/3的休闲时间是消极的,且户外休闲活动很少,各地区休闲内容大致一样,主要是上网、看电视,时间使用效率低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休闲步伐?我们又该如何休闲呢?

2.转换性心理休闲:当个体长期处于对某一问题的冥思苦想状态,以致睡眠不好、茶饭不香、精神紧张、思路狭窄时,应当将注意力转到不想干的、休闲性的活动上,以摆脱原有的精神紧张源,达到放松的目的。如长久紧张工作后通过观看自己喜欢的影视文学作品、欣赏书画音乐作品等,把自己从压力和焦虑中解放出来,这种休闲不仅有益于缓解精神紧张疲惫,而且还可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互动性心理休闲:在闲暇时去掉任何的伪饰,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朋友、伴侣倾谈,彼此益智养心,让真挚的情感滋润和调节心境,使“一个痛苦变成半个痛苦,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从而激发对生活、学习、工作的激情。

浪漫归真类的休闲:浪漫归真类的休闲包括怡情式的心理休闲和恣情性的心理休闲。

1.怡情性心理休闲:静坐调息,静纳百川的休闲活动,如身心皆充分放松,坐在自家的阳台或庭院里,悠然欣赏和感知自然,或走出书房、办公室,忘却日常的工作、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寄情于山水之间,沉浸在佳境之中,放松与释放压力,进而产生新的感悟,而且性情也可以逐渐变得平和、温雅。

2.恣情性心理休闲:通过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创造性地发挥平时受到压抑的个人潜能和兴趣,形成兴奋点,排解不良情绪。

激情刺激类的休闲:激情刺激类的休闲包括刺激性心理休闲和宣泄性心理休闲。

1.宣泄性心理休闲: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的宣泄来释放压力、放飞郁闷,如任由情感一泄笔端的写作、在KTV纵情地放歌,或通过爬山攀岩蹦极跳伞等体育运动等方法,使身体极度劳累,强行放松绷紧的神经,达到心理调适目的的休闲。

2.刺激性心理休闲:当个体出现疲劳综合征症状,如自感身体疲软、心情抑郁、缺乏激情时,暂时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外出进行心理旅游,感知一些从未有过的美好心境,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心理冲击,使精神振奋起来。

当身体拼命向前冲的时候,要学会停下来,合理分配休闲时间、选择合适的休闲地点、休闲同伴和休闲形式,享受休闲或许也是另外一种创造,创造了愉悦,得到了健康和平衡,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比之物质财富,其意义和价值,你觉得如何?(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网 责任编辑/南之岭)

猜你喜欢

性心理个体心理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