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低碳城市热点思考

2015-01-03徐天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设研究发展

王 雪,徐天祥

(1. 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低碳城市热点思考

王 雪1,徐天祥2

(1. 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围绕低碳城市问题对低碳城市的内涵概念、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发展模式等热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侧重范围、统计时序及计量手段等问题尚未达成统一标准。结合当前我国低碳城市实践,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建设低碳城市应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发展模式

2010年调查显示,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5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这意味着世界已迈入城市化时代。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城市化率处于30%~70%,城市化就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2012年《中国城市化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化率已突破50%,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文化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压力,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达全球排放总量的75%左右[1]。能否处理好城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将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城市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必须承认发展是由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所构成的,特别强调今天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因此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载体,研究其低碳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内涵解读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缘起于英国政府颁布的能源白皮书,自提出以来,由宽泛的低碳概念到相应的低碳城市概念,又经过一系列的演化和研究阶段。伦敦市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于2007年即提出目标——2025年比1990年减少60%的CO2排放量。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和倡导国的日本,给出了低碳社会发展模式,目标是2050年CO2的排量比1990年减少约70%[3]。国际上许多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相当丰富的经验,伴随着城市化的深入,低碳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国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能源应用”、“低碳社区建设”等方面[4],“低碳城市”的提法国内最早始于2007年,在CNKI(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中把“低碳城市”作为关键词搜索,自2007年开始,截止到2015年,共3 417条检索结果。2007年起步开始,与低碳城市相关的研究文献自2009年开始迅猛增长,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其后研究热度持续,近年来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低碳城市相关研究文献数量

表1归纳了较为广泛认可的国内部分学者关于低碳城市概念的解读。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时期,发展低碳城市要遵循自身的经济规律,由以上解读可得三点一致性意见:

第一,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展低碳化道路,转变理念,达到高效清洁发展。

第二,低碳城市建设的领域涵盖广泛,建设主体涉及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更要注重多方面统筹规划,发挥城市的系统性作用。

第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目标维度问题,建立低碳发展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是要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的共赢。

表1 低碳城市概念

2 低碳城市的测量:评价指标解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协调、统筹发展的统一体。仅选取一个或几个指标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加以综合性描述。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择不同指数数据,通过运算赋予权重加总排名,然后衡量分析重要性;另一种是目标值法,即设置不同的阈值(目标值)作为各参照指标,考核各指标数据是否达到阈值。其中,第一种指标建构方法以其操作性强、模型可供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

付允等主要选用复合指标法和主要指标法,以经济、安全、系统、动态和区域五大特性描述了低碳城市的特征,阐述了城市低碳化的八大状态。但是该指标体系缺乏具体量化的指标值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不具备很好的可操作性[13]。王爱兰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8个“关联性因素”,“关联性”指与城市的低碳建设存在密切相关性,分别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14]。蒋惠琴的研究体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城市碳排核算主要是“消费模式”下的碳核算方法。并以此设计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可用来横纵向比较各市低碳水平发展[15]。

中国社科院2011年发布了一个评价低碳城市的标准体系(表2),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发布的广泛统一认可的低碳城市评估标准,所以这也是首个相对较为完善的标准[16]。

表2 中科院低碳城市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低碳城市的建设本身涉及领域复杂多样,这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城市持续发展、居民低碳认知和城市低碳技术这些方面未能达到全面统筹;三是有关的数据资料缺失及碳排放的统计标准分歧较大,使得目前相同类型的指标数据难以在同一标尺上对比、合并。

3 低碳城市建设途径:发展模式研究

综合我国当前低碳城市理论和和实践结果,各个城市的发展进程、资源禀赋、能源基础与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的差异,导致了各城市选择了适合自身低碳战略定位的发展模式。刘志林、戴亦欣等认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碳排放量增加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3)为全球碳减排作出的贡献;(4)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3]。

按照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演变进程可划分下两种模式:

3.1 “综合型”全面发展模式

是指从经济、人文、自然到技术工具的各个范畴,涵盖交通、建筑、环保、政策制度等各个层面,能达到这类要求的城市一般是处于后工业化的城市,具备优良的产业转型基础和先进的低碳技术支撑,如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该模式也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目标模式。

3.2 “循序渐进”的过渡型模式

所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都需要按部就班,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内部的特色园区带动,优势互补,我国大部分城市低碳化道路都采取此种方式。该种模式根据各地特色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示范型”发展、“低碳支撑产业型”、“系统规划型”。

城市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系统的筹划,要以一定的资源和经济发展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低碳技术、普及低碳理念、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和时间发展,从而使整个城市低碳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关联。并且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及社会基础。因此,要从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等方面出发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4 思考:总结与建议

4.1 建设低碳城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我国低碳转型的重中之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运行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成为碳排的主要聚集地。因此,创建低碳城市、合理控制碳排放的增长,是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建设低碳城市要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低碳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基本原理。国内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自然条件和发展的基础,建立的低碳城市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能套用发达的后工业时代发展模式,而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进程中的新模式,把低碳理念融于城市建设之中,实现因地制宜和谐发展。

4.3 建设低碳城市是长期系统的工程

低碳城市的启动和发展不仅只是一个口号,牵扯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城市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动向。建设低碳城市,不单要构建相应的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网络,还涉及能源技术开发、配套制度政策、公众参与力度等一系列环节,还需进行阶段性的系统规划、方案实施后的评估修订,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只有将低碳城市的建设落实到每一个细小环节,才能带动全国范围实现低碳发展的蓝图。

[1]NICHOLAS STEM.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268.

[2]陈梦雨,缪若妮.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应确立的法律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2):17-19,34.

[3]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1-7,12.

[4]姬振海.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1-4.

[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

[6]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3):33-35.

[7]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 15(4):98-102.

[8]戴亦欣.低碳城市发展的概念沿革与测度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7-12.

[9]王爱兰.低碳城市:天津发展潜力与实现路径[J].天津经济,2010(8):39-42.

[10]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0):71-79.

[1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8-137.

[1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44-47.

[14]王爱兰.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及潜能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5):14-17.

[15]蒋惠琴,张丽丽.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2(11):92-94.

[16]张启发,张会敏,刘秀玲.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生[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2):38-41.

(编辑:周利海)

Reflections on Upsurge of Low-carbon Cities in China

Wang Xue1,Xu Tianxiang2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surrounding the low-carbon city,a lot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about the concept,evaluation system and development model and other hot spots.It was found that the criterion had not been clarified yet,including its focus,statistical timing,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other issue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low-carbon city,it was put forward that building low-carbon cit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s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should insist on local condition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city,evaluation indicator,development model

F062.2

A

1008-813X(2015)05-0009-04

10.13358/j.issn.1008-813x.2015.05.02

2015-09-14

王雪(1990-),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设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