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媒体融合加点智慧料——省政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月协商座谈会记述

2015-01-03王行宾

协商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人才

◎本刊记者 王行宾

11月18日,2015年河南省“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在郑州召开,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会上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会议期间,作为传统媒体的“带头大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签署协议进行战略合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铁军对这一合作评价称“将成为河南媒体融合发展的里程碑、中原媒体拥抱互联网的经典范式”。11月19日,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月协商座谈会在省政协礼堂召开。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钱国玉,秘书长郭俊民,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与媒体融合工作相关的单位和媒体代表深入讨论,共商推动我省媒体融合发展大事。

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仁海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情况作了汇报。他介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河南省新闻媒体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推进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主流媒体活力不断增强,媒体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媒体业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打造新版河南手机报,建设“一省一报”的手机报平台。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先行先试媒体融合发展,于2014年10月正式组建成立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发互联网+项目。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实施的“数字化业态创新工程”,是数字时代中国出版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延伸的重要探索性工程;推出的“中阅网”,实现了集数字资源整合、网站运营及读者互动于一体。全省18个省辖市大多开通了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主要媒体均大力开发移动客户端。二是积极筹建新型媒体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积极整合旗下新媒体项目和资源,成立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基本形成了品种丰富、形态齐全的全媒体格局,呈现出“宣传主导,经营多元,产业一体”的发展势头。三是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新闻传播渠道。我省各级主要媒体积极开通法人微博、微信、微视,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四是加快推进报纸期刊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全省122家报纸中有56家实现了互联网出版;出版手机报的有20家;出版网络版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有17家;开展电子商务的有4家;建有户外视频播报的有2家;出版移动终端内容产品的有1家。全省241家期刊中有125家实现了互联网出版;出版网络版多媒体数字期刊的有47家。

对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与会者也就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媒体融合的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了主动回应和交流,表现出极强的信心和决心。

打破机制“玻璃门” 坐上管理“直通车”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仍背负着“传统思维”踯躅前行如“慢牛”,与思维活跃、管理灵活的新媒体接触融合时,其机制体制的僵化问题也就必然暴露无遗。

“有的主流媒体和某些已改制转企的媒体公司管理体制和投融资、用人、激励等机制僵化,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受‘玻璃门’掣肘,人员臃肿与人才流失并存。”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毛德富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缺少互动交流的制度化渠道和机制,存在各自为政的‘两张皮’问题。”毛德富还指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原创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夏炎发言时说,我们的国有文化企业、国有媒体集团在听党指挥的同时,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的是市场竞争,肩负着构建新兴主流媒体的重任,我们对传统媒体管理的机制体制需要与之对应,为其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在国有文化企业资产重组、转企改制、融资上市、制播分离等方面,要“保方向,抓大头,放权力,简流程”,逐渐形成确保党管媒体原则、适应现代传播格局的媒体监管机制。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周宇豪更直接指出,现有媒介管理体制、机制不仅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媒介融合的最大因素。他建议,媒介融合过程中成立起来的新型媒介集团的管理者及从业者全面实行聘任制和年薪制,从社会上海选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赋予他们明确的责、权、利任务合同,这些责权利包括应该承担的政治。

毛德富建议,要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主流媒体的转企改制步伐,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为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迅速壮大新媒体奠定基础。二是支持主流媒体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有更大突破。主流媒体可通过设立首席记者、首席编辑岗位,提高优秀骨干人才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已经改制的主流媒体可进行对优秀人才的股权激励探索,新媒体创新项目可试水管理层持股。取消新媒体的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同岗、同权、同责、同待遇”。三是鼓励新媒体按照互联网思维和市场规则,对投融资机制和盈利模式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支持主流媒体控股或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创意企业和新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融合发展。

朱夏炎认为,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针对新兴媒体的监管办法。他说,新媒体发展迅猛,作用日益突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受众、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等对新兴媒体在新闻监管方面制订适配标准,给予新媒体更多重视、更多引导、更多宽容,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积极的社会作用。

河南日报社总编辑王亚明则建议建立媒体融合的协调机制。他说,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这三大平台的建设不但需要整合报业集团内部的资源,而且还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一个媒体融合的协调机制。

在讨论机制体制要创新改革时,“版权保护”也屡被提及。

“版权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侵害。比如,我们大河报跟踪了半年多的一篇深度报道,发出来不到1分钟就被一些网站转载。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配套要跟进。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要加强对网络和媒体的管理,希望能尽快出台一个管理标准。”王亚明说,“像河南日报这样的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首要任务就是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突出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而不是完全的商业属性。但不太正常的是,商业网站的话语尺度常常宽于传统媒体及传统媒体所办的新媒体。”他为此建议要细化和出台新闻内容的版权保护,不能任由商业网站的“标题党”们为所欲为。

“说到底,对原创内容的版权能否有效保护,是关于我们党办的新媒体能否在互联网上立住脚的根本性问题。”王亚明强调。

毛德富也认为,要注重新闻传播领域的法治建设,强化对内容资源版权的保护,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立法,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和对侵犯版权的惩戒力度,营造统一规范的融合发展的法治环境。

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特邀委员、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处处长张新认为,在版权保护和运用上要发挥传统媒体固有优势,提升版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他建议,一要树立版权意识,充分认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版权保护,知识创新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要掌握版权法律,学习和宣传版权知识,做到从业人员人人知晓、共同遵守;三要规范采编流程,严格实行三审制、终审终校制,把控好涉及版权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四要规避侵权雷区,在作品的摘转、改编、授权上必须把住关口,避免越界;五要健全补救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建立起应对版权纠纷的有效机制、长效机制;六要强化版权运用,挖掘利用自身优质版权资源,带动产业延伸,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版权产业链。

加大投入 促进融合“加速度”

有人说,互联网就是“烧钱”的。可见,资金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我省在这方面的投入极其有限。

朱夏炎说,财政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投入还不够,比如大象融媒体集团组建只有3000万的注册资本金,没有统一的办公场地,没有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业务单元现在还分散在原单位办公,为集团的管理融合、宣传融合造成很大障碍。融媒体集团新办公楼的收购资金4.9亿元全部是银行贷款,成为集团发展的沉重负担;我们积极筹划的全媒体技术平台“新闻岛”初步预算6000万元,尚无明确的资金来源。

朱夏炎的发言,得到了王亚明的响应。他说:“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平台,都需要钱,都跟资金的支持有很大关系。目前,传统媒体经营收入面临断崖式下滑,我们一方面要坚守阵地,一方面还要发展新媒体。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扶持。因此,对于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兴主流媒体和骨干企业,可以考虑给予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他还举例说,南方日报的党报客户端“南方+”去年得到了7000万、今年得到了8000万的资金支持。

王仁海很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与国内大型传媒集团动辄数十亿的体量相比,我省新媒体建设的投入资金较少,自身盈利和造血能力有限,使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和经营模式无法在本地实施。

毛德富为此建议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十三五”期间设立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资金,扶持我省媒体融合发展;安排专项资金补助省主流媒体发展新媒体重点项目。二是引进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入股、参股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公司,鼓励主流媒体探索市场化融资的路径方法;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媒体融合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孵化有较大潜力的新媒体项目和产品;用好大河文化发展基金,抓好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在落实负面清单管控的前提下,允许主流媒体以“去党报化、去中心化、去大股东”的形式,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中进行多元发展,从源头上提升对舆情导向的控制力,寻找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媒体盈利模式。

朱夏炎认为要加大对新媒体集团优良资产和基础资金注入。他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全国领先的媒体集团,现在面临的挑战不只是行业内竞争,而是来自互联网门户、自媒体平台、社交应用等等。我们集中优质资源组建的大象融媒,与这些互联网“大鳄”比起来,体量太小,亟需注入优良资产和基础资金,奠定发展基础。

省政协委员、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处处长赵淑红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引导作用。一是发挥文化等相关专项资金或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对媒体融合项目予以倾斜性支持。二是设立媒体融合发展的专项基金,用于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大数据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发、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传统媒体单位、新媒体单位、种类新媒体的应用单位(如党政部门)等在内容、机制等方面的共享协调。三是保障各级各类新媒体应用(如两微一端等)单位必要的资金投入。

借助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驱动作用。一是各级政府要有扶持媒体进入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可以是奖励性资金、人力资源支持、资本运作的协调等,也可以是引导性资金投入。二是传统媒体要主动发现和拥抱新媒体,通过重组等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方的资源和资本的融合互动,争取上市或者登陆新三板(全国股转系统),实现融资。三是传统媒体之间要协调协作,抱团发展,创造和发挥内容生产的优势,充分挖掘大数据应用,提高融资能力。

加大创新力度,吸引各类资本投入。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新技术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改变传统思路,从商业模式、经营理念、经营范围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跨界发展,通过创新类的项目,吸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资本投入。

培养多能人才 积蓄力量占阵地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过程中,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新闻队伍至关重要。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首先就是人的融合。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必须要加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转型升级。而就河南现实来看,人才短缺却已实实在在地制约着融合发展。

王亚明认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人才。他说,我们现有人才绝大多数属于传统媒体行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所以,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大力支持媒体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也就是说,既把做内容的人留下来,又要把搞技术的人引进来。要能守住新的舆论阵地,就必须把守住阵地的人留下来。要想攻占舆论制高点,抢占话语权,就要把掌握运用新技术的人引进来。”王亚明说。

王仁海说:“虽然我们一直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但目前一些采编人员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还比较生疏,政治意识强、懂媒体经营、有新媒体运作经验的人才太少。”毛德富对此深表赞同。他说,多数主流媒体采编人员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比较生疏,能够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化设备操作于一身的人才严重匮乏。主流媒体留住优秀人才的手段不多,引进省外国外优秀人才的人才高地也尚未形成。

在朱夏炎看来,是双重用人体制阻碍了人才流动。他举例说,划转到大象融媒体集团的人员身份多样,在编、局聘、台聘等人员有200多人,身份保留在原单位,双重用人体制的存在,为人才引进、人事流动、统一管理、同工同酬等增加了难度。

针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使用现状,毛德富认为,必须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他为此建议道,加快宽带中原和郑州国家互联网骨干支联点工程建设,推动主流媒体集团兴办的新媒体与通信网络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聚合,加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留住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放眼国内外按照市场法则引进急需人才,保障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机制,破解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常态化的新闻理想、价值追求、责任意识教育和全媒体技能培训,引导他们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提升为用户提供差异化资讯内容的能力。

省政协常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高李丽发言时也指出,行业人才结构“短板”相当明显,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编采人员饱和,缺乏能写代码、计算机程序、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程序员;缺乏三维设计、可视化设计的专业设计人才;尤其缺乏即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产品经理人才。

高李丽认为,传统媒体人才频频跳槽,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核心人才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现有的收益距离他们的预期越来越远。她建议,要通过股权激励、岗位薪酬、团队竞岗位、竞标等措施,让创新主体在收入上有上升的期盼和空间。应加强全员工、全层次、全生态的人才培训。她强调,人才培训既要重视一线员工培训,重视年轻的人培训,也要重视那些在传统媒体宣传、运营中曾经创造过辉煌、做出过贡献,如今年龄偏大、资历偏高人员的转型培训,让他们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成为融合的“家底子”,数字原创的源泉,穿越新旧媒体的领域行家、专家,要努力避免因为转型掉队,造成队伍文化传承“断层”,切不可让传统媒体的精英,成为新融合中的“对冲”力量。

在和与会人员交流时,赵素萍表示,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吸纳,转化为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媒体单位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提升内容质量作为立身之本,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叶冬松讲话时认为,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印发了《关于推动我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我省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叶冬松强调,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提高认识,履行职能,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要围绕媒体融合发展开展调研,就体制机制、运营模式、内部管理、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问题建言献策,推动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落到实处;要围绕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凝聚共识,促进传统媒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要围绕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为有关部门制定媒体整体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借鉴,助推我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人才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