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近3年(2012—2014年)外事交流专家讲学总结
2015-01-03董耀华
董耀华,骆 雪
(长江科学院,武汉 430010)
长江科学院近3年(2012—2014年)外事交流专家讲学总结
董耀华,骆 雪
(长江科学院,武汉 430010)
近3年(2012—2014年),长江科学院在外事交流中邀请了38位专家学者举办了22场次专家讲学报告会,整理了22场次专家讲学的基本信息,按年度简介了每场次专家讲学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讲学的总体效果;讲学效果总体上可概括为:更新“治水治江”理念(如防洪堤超高“经济最优曲线”、“大河流”专业、“治河工程”与“环境保护”)、跟踪水利科学科技前沿(如分汊河流“最大水流输沙效率”、页岩气开发与水资源保护、水库湖泊温室气体排放数值模拟)、增强项目科技人员交流。
专家讲学;外事交流;治水治江;水利科学;长江科学院
2015,32(11):141-148
1 研究背景
近3年(2012—2014年),长江科学院(简称“长科院”)在接待国外、台港澳及国内陪同单位人员访问的外事交流中,邀请其中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场学术讲学,取得显著进步与成效。据不完全统计,3年共举办22场次的专家讲学报告会,38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学。讲学专家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柬埔寨、格鲁吉亚等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公司以及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中科院地理所、中国农业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屏东大学等;讲学内容涉及河流治理、防洪减灾、泥沙研究、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土保持、岩基等水利科学相关专业与研究领域。
如果将长科院的核心工作形象地分解为“长江科研”、“长江学术”和“长江院务”三大任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显然是“长江学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1]在回答:“1500年前后,为什么欧洲探险者在海外诸民族的发展中发现如此巨大的差异?”的问题时,认为:“……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长科院治江国际交流合作中期(2014—2020年)总体规划也初步提出了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核心战略和实现“引领‘治江'科技,培养‘复合'人才,打造水利科研强院”的总体目标(图1)。
图1 长科院治江国际交流合作中期(2014—2020年)总体规划Fig.1 General plan of CRSRI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medium-term:2014—2020
作为长科院外事交流专家讲学的组织或接待人员,笔者有幸亲身参与了22场次的专家讲学活动,在文中对长科院近3年外事交流专家讲学的信息进行了汇总与成效总结,希望对于长科院今后的科研学术与外事交流有所裨益与启示。
2 讲学内容简介
收集整理的近3年(2012—2014年)长科院外事交流专家讲学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长科院2012—2014年外事交流专家讲学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s on expert lectur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CRSRI:2012-2014
续表1
2.1 2012年讲学
2.1.1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
2012年4月16—17日,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李锦育教授携台湾水土保持技师工会巫建达会长等18家单位的水土保持专家学者来长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唐琦副教授、李明熹助理教授、简士濠助理教授分别就台湾坡地道路初探、土石流预警系统以及台湾南部气候序列下之土壤碳存量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双方针对警戒降雨量、植被覆盖对土壤碳存量影响、区划调查数据来源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2.1.2 美国Cardno-ENTRIX公司
2012年6月15日,美国Cardno-ENTRIX公司高级咨询师A.Simon博士在武汉大学夏军强教授陪同下访问长科院,作了学术报告“河岸稳定与坡脚侵蚀模型(BSTEM)的开发与应用”。详细讲解了BSTEM(Bank-Stability and Toe-Erosion Model),并就河道崩岸机理、河岸土壤特性和植被根系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就BSTEM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2.1.3 俄罗斯贝加尔资源管理研究所
2012年8月31日,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贝加尔资源管理研究所T.A.Kirillovich所长、Zhamyanovich博士,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胡维平研究员、张路副研究员等一行访问长科院。Kirillovich所长作了“俄罗斯贝加尔湖色楞格三角洲的历史变迁与环境状况”学术报告。
2.1.4 德国基尔大学
2012年9月24日,德国基尔大学水文与水资源管理系主任N.Fohrer教授、Katrin博士、Wu Naicheng博士、Alex博士一行访问长科院。作了学术报告“集成生态水文和生态水力学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影响”,内容涉及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泥沙与污染物的来源,水流、泥沙、水生物、栖息地环境的模拟,以及多种模型的集成与使用方法等。
2.1.5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2年10月18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沈学汶教授,在清华大学府仁寿教授、长江委水文局季学武教高等陪同下访问长科院,并作了学术报告“江河水文泥沙和生态环境”。沈学汶教授通过埃及尼罗河阿斯旺水库泥沙技术咨询、密西西比河及密苏里河河道治理研究、佛罗里达州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等亲身研究经历,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美国治河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2.1.6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2012年10月17—20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Nanson教授和中科院地理所黄河清研究员来长科院参观访问、项目咨询与学术交流,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分汊型河流的特征与形成机理”(Anabranching Rivers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和“冲积河流自动调整平衡理论及其在长江中下游的应用”。
2.1.7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
2012年11月22日,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H. Vrijling教授再次访问长科院,并作了学术报告“新奥尔良、泰国、越南和日本洪水的经验与教训”(Experience with flooding in New Orleans,Thailand,Vietnam and Japan)。Vrijling教授结合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的洪水灾害、2011年泰国洪灾、越南近年洪灾以及2011年日本海啸洪灾等,介绍了各国防洪经验与教训,阐明了洪水风险的分析、管理与应用。Vrijling教授曾于2009年8月到访长江科学院,进行过“新奥尔良的经验与教训——防洪风险概率设计”(Lessons from New Orleans——Probabilistic Design of Flood Defences)的专题讲学。
2.1.8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
2012年12月17日,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力计算与工程中心贾亚非教授到访长科院,作了学术报告“二维、三维地表水水沙数学模型开发、验证与应用”(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CHE2D/3DSurfaceWaterModels),介绍了CCHE2D和CCHE3D模型的研发、验证及其在丁坝、溯源冲刷、含植被水流、航道整治、洪水演进、溃坝、崩岸、泥沙和污染物输移、潮汐和波浪水流等方面的应用。
2.2 2013年讲学
2.2.1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与比利时弗兰德水利研究所
2013年3月12—16日,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P.Visser副教授、赵根生博士与比利时弗兰德水利研究所P.Peeters博士访问长江科学院。赵根生博士在长江科学院沌口基地防洪模型大厅试验水槽,主持了沙与土混合坝溃坝水槽试验。Visser副教授、赵根生博士和P.Peeters博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堤防的溃决发展过程”(Breach Development in Dikes)、“大坝、堤防与河岸的溃决”(Breach of Embankment,Dams and Dikes)和“比利时溃堤现场试验研究”(Organization of situ Dike Breaching Experiments in Belgium)。
2.2.2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2013年4月2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副教授K.Blanckaert博士到访长江科学院,作了学术报告“河流生态—水动力—河貌过程研究:野外观测、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Eco-hydr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in Rivers:Field Experiments,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Blanckaert博士通过实例论证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野外观测3种研究方法在河流水动力—生态—地貌研究方面的应用及其优缺点,阐释了河流水动力及泥沙模型研究的模拟技术及尺度转化问题,简述了基于过程模拟的岸边带植被模型以及基于个体模拟的鱼类生境模型,展示了河流水动力、泥沙以及生态藕合模拟在河流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2.2.3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
2013年9月13日,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力计算与工程中心研究员张耀新博士来长江科学院访问,作了学术报告“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力计算与工程中心模型系统案例研究”。
2.2.4 美国西南流域研究中心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咨询公司
2013年9月20日,美国西南流域研究中心首席教授N.M.Almon一行到长江科学院作学术报告。N. M.Almon教授讲解了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Walnut Gulch流域的土壤侵蚀与泥沙研究;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咨询公司总裁M.R.Savabi博士作了报告“如何维持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农业系统和环境质量”,讲述了水文模型在美国埃弗格莱兹国家公园湿地大沼泽地生态恢复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最佳湿地管理措施;中国农业大学雷廷武教授作了报告“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测定方法与技术”,改进了简单快速准确测定坡面薄层水流流速的设备,实现了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测定的自动化;Almon教授还作了报告“如何发表高质量的科学论文”(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2.2.5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2013年10月25日,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心(简称“中心”)主任M.C.Boufadel教授、耿晓龙博士一行到访长江科学院并作学术报告。Boufadel教授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以及在服务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和美国环保署等相关机构中所起到的科技支撑作用,就页岩气资源开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耿晓龙博士汇报了美国页岩气开采井中空气向周围含水层运动的模型研究成果。
2.3 2014年讲学
2.3.1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2014年4月25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所长S.E.Bunn教授、常务副所长M.Burford教授及副所长J.Olley教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张全发研究员、谭香博士等一行来长江科学院讲学。Bunn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河槽-洪泛洲滩连通性对环境流及河流健康的影响”(River-floodplain Linkages: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Flows and River Health);Olley教授作了澳大利亚摩尔顿湾(Moreton Bay)泥沙来源辨识的专题报告。
2.3.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4年5月27—28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E.Goodman教授和土木系主任N.Sitar教授访问长江科学院。Goodman教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提出的Goodman节理单元、块体理论等享誉全球,其报告“岩石基础上建坝的一些安全问题”介绍了美国已建大坝工程与岩石力学相关的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失事大坝的成因等。Sitar教授是美国岩石力学协会原主席,其报告“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岩石冲刷及新一代计算模型”介绍了三维显式DDA计算方法、SPH-DDA藕合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2.3.3 格鲁吉亚科技大学
2014年5月29日,格鲁吉亚科技大学水管理研究院院长G.Gavardashvili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吴宜进教授陪同下来长江科学院讲学参观,Gavardashvili教授作了“泥石流的侵蚀预报与非常规防治措施”(The Forecast of Erosion Debris-flow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n-tradition Constructions against Them)的专题讲学。
2014年6月6日,美国农业部研究局张勋昌研究员在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王冰副研究员的陪同下来长江科学院访问与学术交流。张勋昌研究员作了学术报告“降尺度全球气候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径流与土壤侵蚀的影响”(Downscaling GCM Output for Assessing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and Erosion),并介绍了他在美国20多年来从事的科研经历与研究成果。
2.3.5 德国基尔大学和意大利巴西利卡塔大学
2014年10月10—18日,德国基尔大学N.Fohrer教授和意大利巴西利卡塔大学G.Quaranta教授一行来长江科学院参观访问与学术交流。Fohrer教授展示了结合野外实测和模型调试等手段对SWAT模型的改进,并应用于德国典型小流域。G.Hörmann博士以印度热带小流域为例,探讨了对无资料或少资料地区的水文模型预测方法。Quaranta教授通过地表监测获得作物生长特征以及需水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其与遥感影像的关系,提出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来监测作物需水量的方法。R.Salvia博士介绍了土地退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过程,说明了ManPrAs的基本框架以及操作流程。
2.3.6 台湾逢甲大学海峡两岸科技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22日,台湾逢甲大学海峡两岸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许盈松教授来长江科学院讲学,作了学术报告“台湾水文技术水情预警与土砂管理对策”。
2.3.7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荷兰三角洲研究院
2014年11月3日,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名誉教授、荷兰三角洲研究院原科技院长H.DE Vriend教授来长江科学院,作了“人水和谐——荷兰治河工程”(Working with Nature:River Projects in the Netherlands)专题讲学,从“与水空间”理念、荷兰防洪工程、可持续航道治理、荷兰三角洲工程、长江治理建议等5个方面系统讲述了荷兰防洪、治河理论方法,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诊断糖尿病、髋关节置换的判断指标,且患者和家属自愿签字签字认可知情同意书后内容,对医院有关伦理委员会申报以后被许可。
2.3.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与束埔寨金边皇家大学
201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M.P.VAN Dijk教授、S.Maskey副教授、Jiang Yong副教授、Evers博士以及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Sophat Seak博士一行访问长江科学院。Evers博士简要介绍了UNESCO-IHE基本情况以及PRoACC-2项目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成果;VAN Dijk教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不同层面政策对西南地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Maskey副教授分析了湄公河流域水电站建设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对流域产沙的影响以及可能后果;Sophat Seak博士以湄公河为例阐述了跨界河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2.3.9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
2014年12月6日,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地理系V. Stepanenko副教授访问长江科学院,介绍了湖泊温室气体机理性LAKE模型的开发研制及应用情况,针对模型在清江梯级水库适应性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3 讲学效果总结
本文将长科院近3年(2012—2014年)外事交流专家讲学的效果初步总结为更新“治水治江”理念、跟踪水利科学科技前沿、增强项目科技人员交流这3个主要方面。下面主要通过典型实例分析的方法,说明专家讲学的效果与启示。
3.1 更新“治水治江”理念
列举了3个实例进行重点说明。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H.Vrijling教授①Han Vrijling(TUDelft).Probabilities in Civil Engineering,Part 1:Probabilistic Design in Theory,Stichting CUR,Gouda,March 1997.,②Han Vrijling(TUDelft).Experience with Flooding in New Orleans,Thailand,Vietnam and Japan(PPT).2012.和DE Vriend教授③Huib de Vriend(TUDelft).Working with Nature:River Projects in the Netherlands(PPT).2014.在长科院讲学中提出的2个防洪堤防设计基本理念是:①洪水风险=洪水频率×洪水损失;②防洪堤超高“经济最优曲线”(图2)。他们极力推荐防洪堤防超高应采用经济损失与堤防投资的综合“最优超高值”,不要盲目建设“高、大、帅”堤防工程,而应该最大经济效益化地规避洪水风险、实现人水和谐。
图2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堤防超高“经济最优曲线”Fig.2 Economic optimization curve for extra dike height from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etherlands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S.E.Bunn教授在介绍其校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与专业领域时,提出了“大河流”专业的研究范畴,包括“流域和河流生态系统过程”(Catchment and River Ecosystem Processes),“海岸带及河口生态系统过程”(Coastal &Estuarine Ecosystem Processes),“修复科学及环境流”(Rehabilitation Science&Environmental Flows),“水体生物多样性和保护”(Aquatic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水生态系统监测及评价”(Aquatic Ecosystem Monitoring&Assessment),“整合、建模及流域管理”(Integration,Modeling&Catchment Management)等,这不仅整合了传统的“小河流”专业(河床演变、河道治理与防洪减灾等),而且也拓展涵盖了河口海岸、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水利科学专业,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融合了“治河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理念。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籍华裔科学家沈学汶教授曾任国际水力学研究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泥沙工程、河流动力学及水资源的研究及教学工作[3],20世纪80年代曾参加三峡泥沙问题的研究。他在长科院讲学交流回应“治河工程”与“环境保护”之争时,认为:目前美国从事治河工程师与环保科学家的科技人数与科研项目虽然基本势均力敌,但是治河工程师可以借助于“工程”手段谋生,而环保科学家所能依靠的主要手段只有“反对呼吁”或“环保工程”。
3.2 跟踪水利科学科技前沿
也仅列举3个实例进行说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Nanson教授坚持采用河流单一与分汊2类形态的划分方法,这与国外弯曲、顺直和辫状3类划分方法(Leopold划分方法)以及国内游荡、分汊、弯曲和顺直4类划分方法(钱宁划分方法)[2]存在较大学术差异(图3)。Nanson教授④Gerald Nanson(University of Wollongong).Anabranching Rivers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PPT).2012.详细介绍了分汊河流输水输沙理论——“最大水流输沙效率”(Maximum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及其在澳大利亚河流中的应用,而我国中科院地理所的黄河清教授⑤黄河清(中科院地理所).冲积河流河道形态自动调整平衡理论及其在长江中下游的应用(PPT).2012.(Huang He-q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alance Theory of Auto Regulation of Channel Morphology in Alluvial River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PPT).2012.(in Chinese))介绍了该理论在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初步应用与前景。
图3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Nanson教授分汊河流研究Fig.3 Research on anabranching rivers presented by professor Nanson from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Australia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M.C.Boufadel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对地下、地表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措施,该校中国留学生耿晓龙博士则以美国东部阿帕拉契亚盆地页岩气开采井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在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开展的页岩气开采井中模拟空气向周围含水层运动的模型研究成果。Boufadel教授等人不仅带来了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最先进技术,而且还引入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如何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最新科研动向。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V.Stepanenko副教授①Victor Stepanenko(Moscow State University).Numerical modelling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lakes(PPT).2014.以芬兰Valkea-Kotinen湖甲烷排放为例,讲解了湖泊温室气体排放数值模拟LAKE模型的开发与研制,重点介绍了湖泊水体温度分层对甲烷“扩散”作用和“冒泡”作用的影响(见图4),研讨了模型应用于我国长江清江流域梯级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适应性问题及监测数据要求等技术问题,该模型代表了目前国内外水库湖泊温室气体排放数值模拟的最高水平之一。
图4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Stepanenko副教授湖泊甲烷排放LAKE模型Fig.4 LAKE model of methane emission from lakes presented by associate professor Stepanenko from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3.3 增强项目科技人员交流
基于项目合作的讲学包括:执行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长江中游河道崩岸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南方崩岗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荷兰水利部和比利时水利部联合资助项目“黏性土坝溃决水槽试验”,欧盟第七框架项目“土地生态系统退化与荒漠化防治对策评价”等。
基于或通过讲学建立双边科技合作协议的有长科院与德国基尔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计算水力工程中心、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贝加尔资源管理研究所、台湾逢甲大学海峡两岸科技研究中心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协议等。
此外,通过3年的专家讲学交流,促成了长科院河流、水土保持和水力学等专业的多名青年科技骨干到国外进行了中长期交流访问。
4 结 语
近3年(2012—2014年),长科院在外事交流中邀请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22场次的专家讲学报告会,38位专家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柬埔寨、格鲁吉亚等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公司以及中科院地理所、中国农业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屏东大学等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讲学内容涉及河流治理、防洪减灾、泥沙研究、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土保持、岩基等水利科学领域。
讲学的效果可总结为3个主要方面:①更新“治水治江”理念,如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洪水风险与防洪堤超高“经济最优曲线”、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大河流”专业、美国加州大学沈学汶教授“治河工程”与“环境保护”之争。②跟踪水利科学科技前沿,如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Nanson教授分汊河流“最大水流输沙效率”理论、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Boufadel教授页岩气开发与水资源保护研究、俄罗斯莫斯科大学Stepanenko副教授水库湖泊温室气体排放数值模拟LAKE模型。③增强项目科技人员交流,包括项目合作交流、双边科技合作协议和科研人员国外中长期交流访问等。
致谢:本文得到了长科院陈进副院长的指导与评阅,特此鸣谢!
[1]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STAVRIANOS L S.A Global History: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in Chinese))
[2]钱 宁,张 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QIANG Ning,ZHANG Ren,ZHOU Zhide.Fluvial Processes[M].Beijing:Science Press,1987.(in Chinese))
[3]SHEN H W.River Mechanics[M].USA:Water Resources Pub,1971.
(编辑:刘运飞)
Summary on Expert Lectur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r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2012-2014
DONG Yao-hua,LUO Xue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In recent 3 years,from 2012 to 2014,38 experts carring ou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CRSRI)have been invited to deliver 22 lectures in CRSRI.Basic information and background of the 22 expert lectures are firstly collected,and main contents of all the lectures are annually introduced.Effectiveness of the lectures is generally summarized as 3 parts:upgrading ideas of water management and river regulation,tracking frontier of hydro science,and strengthening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engineers in cooperative projects.In the first part,economic optimization curve for extra dike height,domain of “general river researches”,river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In the second part,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namely maximum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braided rivers, shale gas exploit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ses from reservoirs and lakes.
expert lecture;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water management and river regulation;hydro science;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CRSRI)
TV8
A
1001-5485(2015)11-0141-08
10.11988/ckyyb.20150409
2015-05-18;
2015-06-21
董耀华(1966-),男,湖北薪春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电话)027-82820010(电子信箱)DONG_ YH04@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