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成立空天军的战略考量聚焦新战略空间
2015-01-03
—俄罗斯成立空天军的战略考量
聚焦新战略空间
马建光 张 杰
近期,俄罗斯高调组建空天部队,并于2015年8月1日起投入战斗值班。此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成功升级“天窗”系统,大力推进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米格-31战斗截击机完成了对假想敌(超音速飞行器)的打击试验。这一系列的举动力图证明这只新生部队的不凡身世与光荣使命。苏联元帅朱可夫认为,不能抗击空袭的国家将遭遇灭顶之灾。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空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而俄罗斯此举也透露出多重战略考量。
俄罗斯“天窗”光电太空监视系统
破与立,布局军改
经过黄金10年的恢复与普京富国强军计划的淬火,“北极熊”的爪更锋利,齿更坚硬。可旧时的一些陈规陋俗,“新面貌”军事改革中的一些肆意妄为仍制约着俄军的成长。而目前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美欧迟滞甚至打断俄罗斯军事进程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在这样的深刻背景下,2014年底,普京做出成立空天军的决定,2015年8月,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空天军组建完毕。乌克兰危机以来,克里姆林宫,一直试图借助军事实力推动博弈向己方发展,最终使对手就范。一方面,通过演习、阅兵等多种方式让对手意识到其军事实力的可怕之处;另一方面,还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现俄军面貌与精神内涵的窗口,来昭示使用这种力量的决心。此次军改无疑提供了一个机会。
新成立的空天军是以空军和空天防御军为基础,全面整合了航空、航天、反导、防空各类力量,职能还涵盖了轨道卫星集群的发射与管理、导弹袭击预警、太空监控等。至此,俄已形成海、陆、空天三军种,战略火箭军、空降军二兵种的军事力量格局。虽然已将应对不同种类空中威胁的军兵种集合到“同一屋檐下”,但到目前为止,空天军还保留着空军、空天防御军各自的运行机构。未来如何组织协调、管理建设,从而使效能最大化,将成为这支新军首当其冲的挑战。毕竟,庞大的机构总是存在过度官僚主义和低效管理的风险。
但总的来说,将部分战略任务相近并有进一步融合发展空间的原空军和原空天防御军合并,是经济下滑时期完善国家空天防御体系的合理选择。集中管理有限资源,力求克服俄罗斯空天领域重复建设的问题,进而推动新一代空天武器装备的研发,避免了旧时体制对资源的分散消耗。更主要的是,以新军种的成立为牵引,进一步将外部环境的压力转化为军队内部改革的动力,借力打力,是俄现行军事改革的关键一招。虽然空天军的成立还达不到一招制敌的功效,但确实是稳健而不失新意的一步棋。
长期以来,美国推动北约和欧盟“双东扩”,掀起“颜色革命”,从中亚到北非屡屡得手。如今在大马士革城下,美国已经显现出强弩之末的相对衰势,乌克兰危机也勾勒出其力量的边界。与之对应,俄罗斯经济复苏,国力恢复,对美政策也从冷战后的一味妥协退让逐渐走向斗争和对等,对美国的霸权扩张也渐渐表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此次俄空天军的成立是双方于太空之间的遭遇战,实际上也是一场对美国太空扩张的阻击战。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
矛与盾,不可偏废
若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此次空天军的成立不过是20多年来俄军前进发展的又一个界碑而已。北约利用自身优势全方位地打压俄罗斯,但俄找准对手的痛点,扬长避短,通过“非对称回应”来化解压力,进而实现国家利益。俄罗斯深为倚重“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以核促和”正是这种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但俄军亦强调优先发展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决定性作用的军事力量,同时兼顾各军兵种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制天权的重要性愈发明显,重点建设新一代作战力量,以赢得和西方强势军力的某种平衡,成为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选择。在2014年《俄联邦军事学说》中,俄进一步发展了“非核遏制”的概念,同时一再强调确保空中、太空的优势将成为获取战略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俄自身也处于坐拥世上最锋利的矛却难有与之相匹配的盾的尴尬境地。在“全球快速打击”战略的现实威胁下,美国的太空作战体系直接削弱了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俄罗斯若没有能力防御来自太空的打击,将不可避免地把“阿喀琉斯之踵”直接暴露在对手面前。所以俄罗斯在新军事学说提出未满1年、空天防御部队成立不足4年之际,成立空天部队更加说明了俄军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的紧迫感和固强补弱的必要性。
当然,俄罗斯建设空天军并不只是一厢情愿的蓝图梦想,而是具有雄厚的空天技术与装备支撑。俄罗斯继承了苏联90%的航天工业,体系健全,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独立以来,虽然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困境,可俄罗斯对重点项目的持续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在航天核心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俄军目前着力建设部署的一些代表性装备,我们可以一窥盾牌背后隐藏的玄机。
在目标检测方面,俄罗斯成功升级了“天窗”-M太空目标光电监测系统。这套系统自1999年投入试验战斗值班以来,为俄罗斯的空天防御立下汗马功劳,至今仍宝刀未老。经过此次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后,系统在处理120千米~4万千米高空范围内的在轨太空目标信息的能力提升了3倍多。同时,俄罗斯最晚将于2018年建成新一代统一太空系统,希望借此一举扭转统一太空系统尚无一颗现代化卫星的困境。在对可疑目标的打击方面,未来部署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具有更加可靠的空天防御能力。它最大射程超过500千米,可同时对10个最具价值的目标进行打击,此外还突出建设了反高超声速目标的功能。当然,其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是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代号—“普罗米修斯”。它不禁使人联想到美国“宙斯盾”反导系统。这对希腊神话中的老冤家,在现实版的美俄空天竞技中上演了极为精彩的一幕。
如果说锋利的矛象征着一个国家力量的上限,那么盾则代表其生存的底线。随着美国在空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业已存在的战略平衡。如果将其视为对俄罗斯实施“不对称”的压制,那么俄罗斯发展空天防御力量可以看作维持国际战略“再平衡”的手段。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行的。空天军打造盾的历程道阻且艰,如何保证这面盾牌的合理够用,进而实现攻防兼备,将是这支军队下一步发展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空天一体化已成为多国军事改革的目标
形与势,空天一体
乌克兰危机近在眼前,新时期空天威胁亦是情势逼人,二者在俄空天军的成立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加快了其成立速率。可站在更为广阔的时间维度来审视,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已为俄空天军的组建打上了主色调,空天一体终成趋势。
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浅蓝走向深蓝,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篇章。空间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着人类由大气层走向外太空,从而形成这一空间的一体化武装力量。实际上,以美国率先组建空天一体的战略空军为起点,英日韩等许多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了类似的空军发展目标。尽管俄罗斯大张旗鼓地炫耀着军事实力,在空天军的成立上一路高歌猛进,但我们不能把这一问题简单地理解为美俄之间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前奏。由于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的限制,俄罗斯暂时无法全力支持消耗巨大的空天技术研究。且有苏联被“星球大战”计划拖垮的前车之鉴,俄罗斯当前并不会与美国展开太空军备竞赛。
作为传统的陆权国家,俄罗斯长期依赖的战略纵深优势逐渐因高新科技的发展而消弭。而随着空天飞机等的日益成熟,在不远的将来,新型武器装备的参战将使传统的作战样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届时,空战和太空战将融为一体,空天战的突然性将加大,防空作战将向“空天一体防空天”扩展。由传统的以大规模的空袭开始的作战行动将演变为以大规模的空天袭击为一体的作战行动。为应对战争形态的变化,俄军及时对其作战思想进行了调整,把打赢以“空天一体防御”展开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作为俄军今后一个时期的作战重点。在空天一体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组建空天军可谓是顺势而为,恰逢其时。
结 语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加加林完成首次太空之旅,这些难以忘怀的过去无声地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深厚的太空情节。从新《空天防御构想》的颁布,到空天防御军的组建,直至此次空天军成立,俄罗斯昔日太空强国的风貌逐步恢复。作为除战略核力量外的另一支柱,俄罗斯高调筹划未来航天航空事业发展蓝图的种种举措,跃然而出的是以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对于实现大国复兴梦想的不懈追求。从表面上看,战略空军的相继成立,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大国争霸。但从更深层次分析,其间也隐藏着值得认真探索合作的契机。未来,越来越多国家的空军也将向空天一体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可谓恰逢其时。这也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