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5-01-0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工业化贵州省贵州

罗 添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罗 添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近年来,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工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要缩短贵州省工业经济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清晰地了解当前贵州省工业发展现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贵州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促进贵州省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工业;发展现状;经济;贵州省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欠发达、欠开发”还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贵州省工业基础差、规模小、起点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导致贵州省工业水平与全国差距大。根据统计部门统计得出,贵州省工业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落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省内各州市工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也不均衡,与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省工业发展仍存在很多不足。

1 贵州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工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贵州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以及重工业产业为主,尽管近几年贵州省高新产业和轻工业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进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且规模较小。贵州省的特色产业规模较小,主导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拉动力相对较弱。此外,工业的发展对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制造业,必须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然而贵州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贵州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且贵州省整体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科研投入力度不高,工业技术水平较低,造成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效率并不高。

1.2工业产品结构低层次

长期影响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层次低、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不高,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矛盾突出。贵州省能源原材料丰富,但技术落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能耗和低附加值为贵州省工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工业上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导致在支柱产业上表现单一,同时也缺少配套产业和相关联的辅助产业。工业产业链短,导致贵州省工业产品链得不到延伸。在工业产品方面,贵州省缺乏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以及高端产品,主要是以初加工产品、原材料产品以及低端产品为主。因此,贵州省的工业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1.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由于资源禀赋及贵州省特有的产业结构分布,贵州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占据主要作用,但其产业关联度、集中度低,对中小工业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贵州省工业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差。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贵州省工业企业主要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主,在贵州省工业产业占比很大的重工业企业基本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可见贵州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较少,企业组织结构较为不合理。贵州省现有工业产业园区业较少,已有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也较低。此外,贵州省在工业方面的投资增速存在下降趋势,且对某些高耗能项目存在盲目投资现象,严重影响了贵州省整体工业经济的发展。

2 改善贵州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2.1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结合贵州省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在“十二五”中发展工业经济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和政府推动,建立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体系。扩大企业规模,扩大总量,加速企业的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贵州省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现实产品升级,发展贵州省资源型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工业经济道路。在加强贵州省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引进外资,并与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加强合作,延长产业链,创造延伸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2用市场力量调整工业企业组织结构

根据贵州省目前的实际情况,国有经济应从战略上进行调整,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有经济可吸收非国有的加入,现实产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适合贵州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加强自身管理模式,逐渐拉长产业链,增加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在贵州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让其成为贵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加快贵州省中小工业企业向“专、新、特、精”发展,提升贵州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小型工业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贵州省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

2.3完善布局并提高创新能力

完善工业布局,现实区域协调发展,在建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时候,力图完善工业布局,实现工业集聚,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散、乱、小等问题。除完善贵州省工业布局外,还要提升贵州省工业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建立新型工业化创新体系,加大对贵州省工业经济创新的投入力度,坚持依靠科技,大力促进贵州省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提高产业和产业竞争力,形成知识产权、品牌、质量的新优势,带动贵州省工业化走上新起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敖以深.“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化发展道路及模式的反思[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48-51.

[2]李更生.新常态下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4(12):26-28.

[3]庄品珽.贵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金融经济,2013(10):59-61.

[4]张茜茜.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5]吴兰书,萧远庆.贵州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产业发展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89-9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15

F427

A

1673-0194(2015)16-0160-01

2015-06-13

贵州大学喀斯特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4年规划项目(KST2014X03)。

罗添(1991-),女,贵州思南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工业化贵州省贵州
贵州省种公牛站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贵州,有多美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