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盈余治理作用与估值作用的关系

2015-01-03史春玲范群鹏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盈余契约估值

王 茁,史春玲,范群鹏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会计盈余治理作用与估值作用的关系

王 茁,史春玲,范群鹏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会计盈余具有治理作用和估值作用。现在回顾治理作用和估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评述国内外两种作用之间关系的分析式研究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另外两种不同的解释视角,进一步支持了两者正向相关的结论。并最后给出了两者正向相关给予的启示和建议。

会计盈余;治理作用;估值作用;关系

一、引言

盈余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产出,自Ball,Brown(1968)研究会计盈余与股票报酬相关性以来,国内外的资本市场研究已普遍发现,盈余信息会反映在股价上,也就是盈余具有信息含量,称之为盈余信息的估值作用。此外,根据代理理论,委托人在不增加代理人非必要风险的情况下,通过在薪酬契约中使用会计业绩来衡量绩效,可以有效激励代理人采取追求公司价值最大的行为。因此,会计盈余有助于董事会监督管理者的决策与行为,提供激励计划中决定财务报酬的基础,是缓和道德风险的关键机制之一。对于会计盈余评估业绩并据以决定薪酬的功能,称之为会计盈余的治理作用。

关于盈余的治理作用,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均指出,高管薪酬与同期的会计盈余有很强的相关性。然而会计盈余绩效往往被批评导致经理人过于短视、忽略有价值活动、受到管理者采用的会计方法影响等缺点,因此,一些研究也致力于探讨董事会是否可以洞悉盈余数字的本质与背景,进而调整决定薪酬的盈余数字,结果均一致支持董事会并非将最终盈余数字机械化地纳入薪酬公式中。此外,也有研究发现董事会针对不同公司特征或盈余特征,视盈余治理作用的程度来调整其薪酬权数。

二、会计盈余的估值作用

一般投资者在衡量证券相对报酬与风险时,会计信息是最容易直接取得的信息。而丰富的会计信息中,又以盈余最吸引投资者注意。有鉴于此,过去研究者大多以盈余为基础,探讨其与股票的相关性,作为投资人会利用会计信息来评估公司价值的证据。这类资本市场研究开始于Ball,Brown(1968),他们发现:未预期盈余的变动方向与盈余宣告当月股票异常报酬方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后续研究者承袭Ball,Brown(1968)的研究构架,分成不同方向来探讨盈余与股价之间的关系。一类是准则导向的,以会计信息与股价或股票回报之间的相关性是准则制定者的主要目标为前提假设,探讨各种会计数据与股价或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第二类是基于估值或基本面分析的,即盈余反映系数的研究,或简称ERC。ERC的研究基于盈余资本化估值模型,在一系列简化处理下,探讨会计数据对估值的作用。过去四十多年来所累积的资本市场研究显示,盈余信息反映了一些股价中的信息,所以会计盈余在估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内相关研究也大都发现盈余有解释报酬的能力。而近年来一些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盈余与权益净值的价值相关性有下降的趋势。

三、会计盈余的治理作用

会计信息扮演的另一重要角色是其在企业契约中的使用,即会计信息是有效企业组织的一部分,可以降低企业的契约成本,会计信息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使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简单来说,会计信息薪酬契约作用就是股东在薪酬契约中利用会计信息对高管进行激励。关于财务会计信息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过去文献发现,会计数字已广泛使用于高管薪酬契约中,作为决定管理者财务报酬的基础,或是作为是否更换管理者的依据。Watts,Zimmerman一系列文章奠定了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目前为止,不论是决定管理者薪酬或是更换管理者,国内外文献均一致发现会计业绩指标扮演重要的角色,亦即会计数字具有治理作用。

四、盈余治理作用与估值作用的相关性

盈余的治理作用和估值作用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点,但讨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的文献并不是很多。研究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分析式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国外分析式研究主要有Paul(1992)、Lambert (2001),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这两篇文献都得出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和估值作用是无关的。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许静静、吕长江(2013)认为这两篇文献假设“市场能够正确预期高管行为或努力程度”过强了,她们在引入了高管风险厌恶及拥有私人信息的前提假设后,得出了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和估值作用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结论。许静静、吕长江(2013)也给出了正向关系的原因:通过高管努力的边际业绩衡量指标与边际真实价值之间的协方差建立起正向关系的。这个协方差反映了业绩衡量指标与真实企业价值之间同步变化可能性,这表明了会计信息与真实企业价值同步变化可能性大小影响其在市场估值中的作用及其在激励契约中的作用,由此两者之间建立起了正向关系。许静静、吕长江(2013)的结论与实证研究是一致的。蔡柳柳、杨朝旭(2004),Bushman et al.(2006)、Banker et al. (2009)、许静静(2014)都将会计信息具体化为会计盈余或现金流,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的治理作用与估值作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除了以上直接研究两种作用之间关系之外,也可以间接的得出一些结论。资本市场研究通常假设,会计绩效指标可扮演衡量管理者绩效的治理作用或评价公司价值的信息作用。业绩衡量是提供某一期间管理者的努力与行动所创造的附加价值的信息,而有利于评价的信息则需对公司经济所得或股东财富的变化提供指引。前者具有签订契约的动机,而后者具有评价的动机。Kothari(2001)预期,提供订约用途的绩效指标与提供评价用途的绩效指标之间具有正向的关系。Ramesh,Thiagarajan(1995)、Francis, Schipper(1999)、Lev,Zarowin(1999)发现近年来的盈余反应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这些都显示盈余的评价功能趋弱。此外Bushman et al.(1996)及Ittner, Larcker(1998)发现,非财务绩效衡量指标的采用已日渐普遍,显示会计数字在决定管理者薪酬上的治理功能同样趋弱。这些趋势初步反应出盈余的治理功能与估值功能是呈同向的变化。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下,无形资产已成为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但无形投资的支出多以费用化处理,导致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其中以密集投资无形资产的新兴科技产业为甚。如此一来,管理者当年在无形投资上的努力并无法完全展现在当期的盈余绩效中,而在有效市场下,股价亦受到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所影响,若是提高股份绩效的薪酬权数,则管理者承担的风险也越高。据此,完全依赖公司股价绩效来决定管理者薪酬并不恰当,盈余绩效仍为反映管理者努力水准的基本指标,但由于盈余只能捕捉到高管当期行动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部分影响,故依据Bushman et al(2006)的分析,公司若能依据价值——盈余敏感性来决定高管薪酬计划中盈余的薪酬权数,应可驱使高管在决定努力水准时,将本期行动对公司价值全部影响的折现值考虑在内,避免短视近利的决策,进而降低代理成本。因此,当盈余越无法于当期反映高管行为的未来经济结果时(公司价值—盈余敏感性愈低),董事会在设定高管薪酬时,会将盈余的薪酬权数降低。所以,高管薪酬—盈余敏感性将随公司价值—盈余敏感性而增加,两者正相关。

四、启示和建议

既然盈余的治理作用与估值功能具有正相关,那么以前研究认为盈余反映系数变小的结果表示盈余的治理作用亦降低了。因此提高独立董事专业能力的要求是正确的。由于具有财务专业背景的董事较能解读盈余数字有用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故建议公司可以引进具财务背景的董事,则董事设计的高管薪酬契约,应较能有效的激励管理者和降低代理成本。

对于关注估值的市场投资者或关注激励契约设计的股东来说,会计信息治理作用与估值作用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就要求他们在决策时都应当同时关注另外一方。如对于上市公司制定薪酬契约来说,在制定基于会计信息的薪酬部分时应当参考公司会计信息在市场上的估值作用,给出相应的制定理由。同时,关注公司会计信息估值的市场投资者等主体,也应当同时关注该公司高管薪酬中对会计信息的利用。

[1]蔡柳柳,杨朝旭.会计盈余之监督与评价角色关联性之研究:台湾实证结果 [J].风险管理学报,2004(7):119-154.

[2]许静静,吕长江.会计信息估值作用与激励作用相互关系研究——基于模型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3(5):11-18.

[3]许静静.会计信息估值作用与激励作用相互关系研究——基于现金流的检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21-128.

[4]Banker,R.D.,Huang,R.,Natarajan,R.,Incentive contracting andvaluerelevanceofearningsandcashflows[J],Journalof accountingresearch,2009,47:647-678.

[责任编辑:庞 林]

F230

A

1005-913X(2015)05-0177-02

2015-02-0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研究(2012B110)

王 茁(1977-),男,吉林伊通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

猜你喜欢

盈余契约估值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生前契约”话语研究 “生前契约”消费之多声对话——北京6位老年签约者访谈分析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
100亿总估值的炼成法
高估值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