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产业支撑带的构建

2015-01-03陈永昌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省黑龙江省优势

陈永昌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哈尔滨15000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产业支撑带的构建

陈永昌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哈尔滨15000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潜力。要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产业支撑带,搞好黑龙江丝路带建设的重点任务。

黑龙江;产业经济带;龙江丝路带

一、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

黑龙江省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潜力,这就要求黑龙江省全体干部要辩证看省情,既要看到黑龙江省落后的差距,又要正面挖掘比较优势,培育后发潜力,积储发展正能量,实现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落后一方面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落后:观念落后、体制落后、结构落后,这三方面的差距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黑龙江省也有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把优势发挥足,转变为发展潜力,树立信心,才能加快发展,黑龙江省经济才有新的活力和希望。黑龙江省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共有八个方面。

(一)农业大省优势

黑龙江省是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优势。黑龙江省土地面积2.4亿亩,2014年粮食产量1300亿斤,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粮食年度增幅、商品粮调出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为全国第一。黑龙江省用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养活了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大粮仓、大厨房,功不可没。中央对黑龙江省农业大省优势也十分重视,批复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应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的样板区、核心区,重点打造三大品牌:一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二是无化肥的有机食品;三是非转基因食品。今后,黑龙江省农业要保障全国粮食双安全:数量保安全,让全国人民吃饱饭;质量保安全,多生产绿色食品,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饭。

(二)生态大省优势

黑龙江省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原生态优势,有大冰雪、大界江、大深林、大湿地、大草原、大湖泊,构成原生态体系的比较优势。2015年全国两会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赢得了全民的拥护,黑龙江省作为生态大省,要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治污,为全国的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后的经济要生态化,发展经济要注重环保;生态要经济化,培养新的生态产业,要把无形的生态财富转变为有形的生态产业,一是要发展生态农业,二是要发展生态食品,三是要发展生态工业,四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五是要发展生态矿业。把这五个生态产业做强做大,做出绿色经济,打造朝阳产业。

(三)科技大省优势

黑龙江省是科技大省,具有创新驱动潜力。黑龙江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一大批知名的高校,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其中3D打印技术、机器人技术享誉海内外。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率和转化率,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潜力,落实省委提出的高校强省、科技兴省战略,把科技大省的比较优势做成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潜力,赢得新的发展。

(四)沿边开放大省优势

中俄边境线4300公里,黑龙江省境内2981公里,是中俄边疆对俄贸易第一大省。2014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对俄投资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黑龙江省各类口岸25个,其中对俄口岸15个,可以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是全国的桥头堡、枢纽站,黑龙江省五大规划第二规划就是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提出主打俄罗斯,带动东北亚,辐射北美、欧洲,形成全球化的开放大格局。黑龙江省要积极发挥沿边开发开放的比较优势,在建设黑龙江丝路带上发挥潜力。2014年年末,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省上报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黑龙江省沿边开发开放的新亮点和新增长极,也是黑龙江省响应党中央号召,参与全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点和贡献点。

省委18号文件对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一整套的思路和方案,即“一核四带”的产业布局,以哈尔滨为核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哈-大-齐-满”、“哈-牡-绥-东”“哈-佳-双-同”、“哈-绥-北-黑”四个通道,形成黑龙江省对俄开放的新格局,为黑龙江省参与全国一带一路建设找到支撑点。

(五)资源大省优势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在产品精深加工上有潜力。黑龙江省尽管资源开发时间久,造成了一部分城市的资源枯竭,但目前黑龙江省资源存量仍排在全国前列。黑龙江省要把资源变成深加工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增加附加值,这是黑龙江省新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省加工业要走“两化”的路子,一方面是智能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强智能加工业;另一方面是服务化,将加工业融入生产性服务业,这是国家工信委提出的新理念,这样才能赶上高端市场经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煤、油加工,新能源开发,产品精深加工仍有潜力,需要继续研究开发,打造后发优势。

(六)体制改革优势

黑龙江省计划经济体制痕迹最重,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最艰巨。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是黑龙江省经济欠发达的根源,黑龙江省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更要加大力度,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新制度红利,将政府主导经济转变为市场主导经济。在这方面,过去是黑龙江省的短板,现在恰恰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潜力,在民生上下功夫,解决黑龙江省的短板和欠账问题,让黑龙江省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幸福指数,这方面体制改革的操作空间大,可以大有作为,发展潜力巨大。

(七)后发效应优势

黑龙江省是后发展省份,具备后发效应优势。黑龙江省经济排在全国靠后位置,发展空间很大。黑龙江省经济的落后是由于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的,我们要辩证看待省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改革的红利,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转方式调结构,将劣势变为优势,黑龙江省在未来的进步空间仍然较大。

(八)工业基地优势

建国初期,苏联援助我国156个项目,其中26个落在黑龙江省,可以说黑龙江省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省份。我国于2003年开始了第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14年党中央下发了28号文件,出台了35条政策,正式启动第二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基地,借助第二轮东北振兴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有潜力。

在2015年两会上,习总书记深入到吉林组,李克强总理深入到黑龙江组参加讨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怀和重视,讲话中都提出了东北四省要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一是加法是指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多培养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电动汽车),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二是减法是指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多,现在要主动淘汰过剩产能,关闭高耗能和高污染项目,改善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乘法是指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打造科技竞争力,通过科技的力量产生乘法效应,为黑龙江省带来跨越式的发展。

四是除法是指深化改革,根除黑龙江省计划经济的旧体制、旧机制,政府简政放权,让位于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魅力和潜力。

东北三省在第二轮新十年振兴和改造中,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落后,打造新的潜力,加快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定能再振雄风!

二、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产业支撑带

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以黑龙江为龙头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开发龙江丝路带,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开发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龙江丝路带),构建新的开放带、物流带和产业带,产业布局是“一核、四带、一环、一外”,形成系统工程。

“一核”:哈尔滨都市圈。以哈尔滨为核心枢纽,发展高新技术服务、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医药、新能源、生物产业,打造中俄经贸合作平台、合作企业总部、物流集散枢纽、加工制造基地、信息金融服务和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建成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四带”:哈大齐(满)、哈牡绥东、哈佳双同、哈绥北黑产业聚集带。

哈大齐(满)产业聚集带。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含沿线肇东、安达等经济区域,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利用俄油、气资源加工产业链,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哈牡绥东产业聚集带。以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等城市为重要节点,包含阿城、尚志、五常、海林、宁安等经济区域,重点发展进口木材、宝玉石等资源加工、绿色食品、商贸物流、建材、机电、电子信息、旅游会展等产业,提高进出口商品本地加工转化率,建成物流集散中心、贸易投资服务平台、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形成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先进制造产业带。

哈佳双同产业聚集带。以佳木斯、双鸭山、同江等城市为重要节点,包含宾县、方正、依兰、桦川、集贤、富锦等经济区域,重点发展稀有金属原材料合作加工、钢铁与铝材为主的新材料和绿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利用、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枢纽,形成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新兴产业带。

哈绥北黑产业聚集带。以绥化、北安、黑河等城市为重要节点,包含绥棱、海伦、五大连池、孙吴等经济区域,重点发展原材料加工、绿色食品、轻工纺织、新型建材和商贸物流等产业,建设黑河利用俄电力为能源的“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和利用俄油建设石油化工综合体,打造外向型产业聚集区、对外商品集散地、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一环”:沿边环形产业聚集带。以漠河、塔河、呼玛、孙吴、逊克、嘉荫、萝北、绥滨、同江、抚远、饶河、虎林、密山等边境县镇为节点,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整体协调、差异化发展的新的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牡丹江(鸡西)、三江、兴安三大沿边开放区和黑瞎子岛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形成全国提升沿边开放的先行区。

“一外”:境外产业园区。包括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犹太自治州等与黑龙江省接壤州区,以及弗拉基米尔州、车里雅宾斯克州、阿金斯克州等俄罗斯腹地州区,以发展产品原材料市场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外内外”加工贸易方式,省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内外内”模式为牵动,培育林业、农业、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矿产采掘业6个跨境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衔接、境内外互动的跨境产业布局。

三、黑龙江丝路带建设的重点任务

积极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经国务院批准,已成为龙江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举措,布署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构建哈满俄欧铁路跨境运输体系

在开通中欧铁路国际班列的基础上,开展以哈尔滨为中心、以经济带覆盖和辐射地区为主要货源地的中(俄)欧跨境运输。推进建立统一全程运输协调机制,加快货运枢纽体系建设。组织物流企业向国内外目标客户推介中(俄)欧黑龙江通道跨境货物运输产品优势。开展招商引企,组织国内外货源,吸引大型商贸物流、货运企业通过“黑龙江通道”进行跨境运输。

(二)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强与俄罗斯交通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推进口岸界河公路大桥建设。拓展黑龙江省与我国东南沿海、俄远东地区、日韩、东南亚等江海联运和陆海联运新通道。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哈尔滨机场对俄远东地区门户机场功能,新增和加密通往俄罗斯、日韩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线、航班。

(三)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一批物流园区、节点和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集团和专业物流企业,打造现代智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建开放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基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对俄合作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改善通关条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不断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四)加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深化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拓宽农业合作领域,积极推进农业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开展土地资源、作物栽培技术、农林牧品种等领域区域性合作。深化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五)加强跨境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

鼓励合作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组建产业合作联盟,加强跨境投资合作。积极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产业良性循环。

(六)广泛开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

推动黑龙江省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建设双方高校联盟,加快培养对俄语言、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扩大对俄科技交流。加强文化旅游合作。

[责任编辑:高治平]

F062.9

A

1005-913X(2015)05-0001-02

2014-12-29

陈永昌(1949-),男,黑龙江海林人,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科顾委主任,从事宏观经济和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省黑龙江省优势
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矮的优势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画与话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