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的气度
2015-01-03杨新元
■杨新元/文
塞林格的气度
■杨新元/文
提起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而说起他写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知道的人就肯定多一点,因为这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享誉全球。书中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西方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去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西方社会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塞林格1919年1月1日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他一生从事写作,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向大家重提塞林格,不是要用《麦田里的守望者》说事,而是要赞他的大气度。优秀的作家每个时代都有,可是像塞林格这样大气度、淡泊名利的优秀作家,从古至今在世界文坛上却是凤毛麟角。为何这样说呢?且听我道来。
那是1962年春的一天,美国白宫邀请塞林格参加一个由总统肯尼迪为著名作家举行的宴会,凡是受邀者都可以携家人前往。能到白宫参加“总统宴”,这是非同寻常的荣耀,很多人都会受宠若惊。但塞林格并没有当即给出同意前往的答复。两天后,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直接将电话打到塞林格家里,再次邀请他出席。当时,塞林格的女儿皮基正巧坐在电话机旁,当她得知对方是美国第一夫人时,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赶紧把正在书房里写稿子的父亲叫出来。
可是,让皮基始料理不及的是,塞林格却谢绝了这份荣耀。尽管杰奎琳有着传奇般的魅力,是一个无法让人对她说“不”的人。这让皮基很生气,她对父亲说:“我从来没有去过白宫,你为何要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呢?”塞林格说:“跟你一样,我也非常想去见肯尼迪,他是让我打心眼里尊重的好总统,但是,我不能让我走进一个‘充满自我’的夜晚,他们在那里为我准备了太多不切实际的赞誉,譬如总统会邀请我发表演讲,甚至发给我一枚奖章,而这一切都是我极力想避免的事,因为我怕抑制不住自己的虚荣心。”塞林格又说:“我更怕总统当面邀请我出任公职,因为我天生就是一个不善当面拒绝人的人,更何况对方是总统,但如果答应了,我将不能安心写作。”女儿这才听明白父亲不去赴宴的真实意图。后来证明塞林格的猜测是对的,肯尼迪当晚真的想任命塞林格为自己的发言稿撰写人。
让塞林格震惊是,一年多后的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出殡那天,塞林格和皮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当肯尼迪的棺椁出现时,皮基看到父亲潸然泪下,那是她有生以来唯一一次看到父亲落泪。皮基这时候知道了,父亲确实是从心里尊重肯尼迪的。可是,父亲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就是尊重一个人并不代表要完全顺从他。她从父亲身上看到,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始终都要抑制自己的虚荣心。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懂得取舍,活出真我。
塞林格虽然已离我们而去,可是,他的那种不追名逐利,不攀附“高枝”,拒绝主动伸来的、唾手可得的地位和荣誉的大气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在今天这个纷纷攘攘的社会上,有多少人在拼命追名逐利,傍权贵,追大款。为了名与利,很多人放弃了自尊,奴颜婢膝,甚至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来。这种事情似乎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塞林格的大气度,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想,有人可能会把塞林格不赴“总统宴”看成是不识抬举,是文人的清高,是文人的怪癖。但是,窃以为,一个人能拒绝主动伸来的橄榄枝,放弃唾手可得的地位和荣誉,敢于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说“不”,还是十分不简单的,是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勇气的。在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得与失,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选择。这就需要像塞林格那样的大气度。我们只有透过得失,才会真正明白淡泊名利的重要性。当今社会金钱崇拜,权利至上,人们越来越浮躁。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幸福。心安,便是活着的最好状态。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别等到无能为力,才选择顺其自然;莫因为心无所恃,才被迫随遇而安。不必羡慕别人,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人,只有像塞林格那样懂得权衡利弊,懂得进退,才不会被名利绑架,方能成就美好的人生。我们的一生不长,每一种幸福或心酸的经历,都是明天最好的回忆。朋友,不要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幸福,因为,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就在来的路上。你以为别人拥有的,可能就在去的途中。人生总会出现许多出乎意料之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风波骤起而泰然处之,这就是大气度。
写到此,我不禁想起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称赞李白的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多么浪漫,多么率真,多么任性,与塞林格的不赴“总统宴”有得一拼!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
罗兰说:“气度之美与其说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种欣赏能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流俗。”而席勒说:“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自己表现自由。”塞林格是一个喜欢写作、崇尚自由的作家,他喜欢安静地生活。他成名后,就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为了专心创作,他特地为自己造了一间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他才经得起各种诱惑,包括不赴“总统宴”,一生都能安静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生活而不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