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015-01-03刘海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使用者会计信息管理者

刘海英

Point

在资本市场中,稳定市场稳定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会计信息,它在资本市场运行中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含义的,虽然说会计信息具有外部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会计信息毕竟是源自于企业的内部,所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所产生的过程,看可以说内部控制是通过对会计信息产生控制之后才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的。本文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1.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评价

1.1 会计信息含义

会计新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实时监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应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企业在运营当中出现的交易成本问题逐渐的被重视起来,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社会的闲置资金也能够根据所有者的投资需求而逐渐的流入企业的内部,我们的投资者还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对持有的权益进行买卖交易,这样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当我们的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候,会计信息会作为其决定的主要依据,可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和投资者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的。

1.2 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由于会计信息在现阶段的经济体制中的意义是及其重要的,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也就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重视,由于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会计信息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随着会计信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总结出了会计信息三个主要的特征,首先,会计信息能够很好的描述事物的特征,其次,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差异,第三,会计信息能够准确是说明事物差异的变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货币的计量来描述一个企业投资和理财方面的相关特征,并由此产生的经营业绩,以此来说明企业的各方面变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将会计信息分为财务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会计信息,其实这两种都可以真实的反映的企业的经营情况。

1.3 会计信息的特征

(1)会计信息是一种虚实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经营变化其实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又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想要让我们的企业经营者看到就一定要通过企业的会计系统产生出来的信息才能够看到,如果说不是会计系统来管理会计信息的化,那么企业的使用者是永远也看不到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的。一旦失去了这些会计信息,那么外部的投资者是不会在不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前提下就进行投资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也是企业外部投资的关键性因素。

(2)会计信息公开的部分属于公共物品。其实市场本身是处于自由竞争状态的,在市场上,参与者可以自由的获取需要交易的信息,但是在实际交易的时候,交易双方为了能够达到交易的目的,就会考虑相关的成本问题,而企业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摆脱价格机制的高成本,如果说在企业的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这样就会极大的降低交易的成本,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进一步的吸引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就是公开一部分自身的企业经营情况,这样做一方面吸引了投资者,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2.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物质资源,而一旦会计信息公开,那么会计信息也就成为了一种公共物品性质的会计产品,由于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使用者可以是任何需要信息的利益相关者;“需求”也根据使用者特征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需求。那么,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概括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含义还是体现在了使用者身上,从会计信息的李璐观点出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包括投资者、监管者等等。

(1)投资者。投资者分为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就是要满足自身投资的实际需要即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这也给我们的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货币的投放来获取将来的企业收益,但是这宗不确定性也会增加企业将来的损失的可能性,如果说能够降低企业损失,那么企业的收益就会得到增加,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也是从企业中获取自身所需的利益,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是满足其投资获得利益的实际需求。但是由于投资的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并不是说投资者投资了一个企业,企业就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所以说企业能否获得利润,还需要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程度,如果说企业的会计信息没有很好的满足投资者投资的要求,那么投资者就不会选择对企业进行投资。

(2)监管者。监管者主要指的是按照我国相关法律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的机构,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金融管理机构就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一行三会”。他们是代表社会整体的利益进行金融监管的,那么可以认为外部监管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属于“社会视角”,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平高效的需要。

3.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要求

我国的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我国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规范也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内部控制中主要涉及的有控制的环境、控制风险的评价、控制活动、内部信息的沟通以及内部的监控。这五个方面也构成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所有要求。

4.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曾指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就决定了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真实环境,内部控制对控制环境这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制度去制约企业中员工的行为,内部控制环境可以让会计信息舞弊的行为得到有效的限制,而企业董事会的建立也对管理者起到了一定的监督监管作用,所以说只要保证控制环境的良好,管理者就不存在舞弊以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行为的机会,那么就自然降低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以保证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而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及时的分析出经营活动当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情况。并能够确定风险的相关应对策略,我们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由于企业委托代理的关系,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损失情况是不同的,因此也决定了管理者对风险的偏好要比所有者的风险偏好大,企业管理者出于自身业绩的考虑。就会相应的降低风险评估的标准,这样的做法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让企业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使得企业陷入了风险漩涡,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进一步的装饰自己的经营业绩,就会出现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行为,如果企业风险评估标准合理,那么一旦管理者发生高于风险控制标准的行为时,在造成损失之前提醒甚至阻止管理者这种风险偏好的行为时,会大大降低造成不良经营业绩的管理决策行为,那么自然管理者就丧失了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行为的动机。从这种意义上说,对风险的合理评估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使用者会计信息管理者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抓拍神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