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财报数据背后可能的陷阱

2015-01-03徐明霞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安然财报现金流

徐明霞

(福州金城民营科技工业集中区,福州 350013)

一、财报数据可能存在的陷阱分析

不同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可能对财报数据进行不同的粉饰,这些数据与现实不相符,常被戏称为“会计魔术”,常见的有两大类:一是无中生有,典型如虚构收入、虚增资产,或是化有成无,典型如隐瞒费用、隐瞒债务,这类性质的会计魔术会导致“永久性差异”;二是跨期调整,典型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这类性质的会计魔术会导致“暂时性差异”。

万家乐公司在2010年的一月份到九月份之间营业总收入比以往增长7.14%,但是营业净利润却大幅增加到127.1%。仅从表面看这些数据,好像这个公司的业绩有大幅增长,看似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是面对这些貌似华丽的财务报表数据,必须用一双探寻的眼睛识别真伪,从数据背后发现其公司财务状况的真相。万家乐公司之所以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取得如此巨幅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其下属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后,溢价3.650亿元,营业外收入确认为1.80亿元,即万家乐公司巨幅增长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入。而且这种收入仅仅是一次性买卖收入,如果不计算这笔收入,万家乐公司的营业收益微乎其微。因此,可以断定万家乐公司下半年的业绩肯定难以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分析历年来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类似这种的案例非常多。一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明显的起色,但是其业绩却有大幅度增长,大部分皆是因为业绩增长不是来源于企业的主营业收入的增长,而是一些相关因素造成的营业外收入,在财报数据上便会呈现为主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与利润增长幅度的不同步,导致业绩的虚胖。因此,华丽财报数据的背后并非意味着企业未来业绩的大幅提升。

前些年,哈空调爆出财务丑闻。哈空调在交货之前提前确认收入,又悄悄地将非正常增长的应收款项抹掉,使账面上呈现出应收款项非正常大幅增长。这种做法自以为无人能知,但是一旦遭遇行业泡沫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时,就会原形毕露,步入“断粮”的尴尬境地。御银股份也爆出涉嫌提前确认收入的财务丑闻。御银股份为银行提供ATM机运营和租赁服务,包括销售商品、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此项收入属于一揽子收入。在财报数据中,公司故意多确认销售收益,减少没实现的融资收益,导致该公司应收款虚假升高,使正常销售的毛利率大大小于销售租赁的毛利率。提前确认收入的财务丑闻在上市公司中发生率较高,很多公司为了业绩承诺,不惜在财报中进行数据造假。尤其在2009年的时候,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行业的经济都处于低谷期,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当时宜华地产为了达到之前计划的业绩,避免两亿元的股份对价损失,提前确认了当年5月份才竣工交付的楼盘巨额收入,使财报上呈现出达到之前业绩承诺的假象。2002年震惊世界的安然事件也曾利用提前确认收入来数据造假。在破产之前,安然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的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类公司,主要业务是能源类相关产品的销售,为能源供应者和消费者提供媒介,两者以安然公司为中间人建立合约,合约一般在几个月或是几年之后执行。这种业务模式可使安然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业绩,但是要注意的是,虽然合同收入最终是归入到安然账户中,可是这些合同均是“将来时”的,在履行合同之前,安然的账户中并没有现金收入。安然公司为了提高财报上的收入款,就把这些未收入款提前确认收入,使财报上的数据与实际现金收入严重不符。

除了提前确认收入之外,延迟收入确认和延迟付款也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陷阱。还是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期,万方地产当时的在售楼盘只有一幢,为了保障金融危机时期财报上的业绩,该公司在2008年只确认了部分该楼收入,而把该楼的大部分售房预收款项延至2009年才确认,使财务报表上当年的业绩不受影响。还要注意虽然从报表上看有些公司的现金流很好,但这些现金流可能不少是延迟付款“扛”出来的。这时,应分析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如延长明显,应评估增长的现金流中有多少源于对供应商的“延迟支付”,也就是到年末时该付的钱“拖”到年初才支付。当这些付款做了支付后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或许才是其当时真实的经营状态。

企业为了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更有甚者蓄意粉饰财务报表数据,常见手法有虚假交易、关联交易、阴阳交易等等。虚假交易顾名思义就是虚构一些不存在的实物流与现金流的交易凭证,伪造虚增利润来使财报数据更加华丽。银广夏就曾曝出用虚假交易粉饰财报的丑闻,使虚增利润达到7.45亿元。为了提升虚假交易的仿真度,银广夏还伪造了购买合同、发票、收据、出口报关单等一系列文件,当作原始凭证。五粮液公司在去年6月份组织数家银行,由自身作担保人,要求经销商从这些银行贷款专项用于打款订货,一次性进帐近20亿元。然而,这些经销商均拒绝提货,这样,该公司让银行的资金在帐户里绕一圈再回到银行,虽货未出仓,却可使半年报增加近20亿元营业收入,让其半年期业绩“增长超出市场预期”,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销售额,提高虚假利润。这种财务造假的手段可谓非常高超,也有不少的企业不惜铤而走险用此种手段粉饰财报数据。关联交易不仅可以提高虚假销售额,还能够获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达到节税的目的。常见手段是不同公司多方进行循环交易,比如甲公司把商品卖给乙公司,或者为乙公司提供劳务,乙公司又转卖给丙公司,丙公司在把商品卖回给甲公司,为了确保仿真度,各种文件手续都要齐全,但是没有实际上的物流和现金流,财报上却呈现虚高销售额。阴阳交易既是名义上的交易与实际交易不等同的现象,同样是为了达到粉饰财报数据的目的。例如前些年ST源药在子公司股权出售与收购时,均签订了阴阳协议,出售股权时,名义的出售价小于实际出售价;收购股权时,名义上的收购价格又高于实际收购价格,阴阳交易之间的差额部分则作为收入到账户中,以提高虚假收益。

二、识别财报数据陷阱的方法

不同企业伪造财报华丽数据的具体动机不同,但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不论你是一名投资者、或一名股民、亦或者是纯粹的一名读者,看到财报上的“华丽”数据时,首先要提醒自已冷静、客观,要对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判别,通过数据看本质,不草率地完全相信,以避免因不实数据给不同财报使用者可能带来的不同程度上的“损失”。所以当面对财报数据时,要结合不同公司进行分析,包括其经营管理、公司规模、市场状况、科研实力等等,没有实际业绩的公司很难有发展前景,这是识别财报陷阱的前提。在进行数据比较时,要用多种分析法如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并结合实际状况,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另外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要重点分析,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具体表现,慎对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帐面利润。要抓住财报数据上的重点内容,从实质上了解该企业的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财报包含的信息毕竟不全面,还应该扩大信息面,从多个角度考察经济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如进行同类行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比较等,以便准确地分析。总之,面对财报数据时,要冷静,不盲从,一定要有自已的分析判断,能穿过数据的表象,尽可能地去接近“真相”,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1]李四能.财报陷阱的甄别与防范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6-129.

[2]伍嘉慧,刘 青.财报数据差异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实证[J].中国集体经济,2015(10):64-65.

[3]苏宏伟,张今华,徐建霞.财报分析之数据整理经验谈[J].中国农业会计,2012(10):64.

[4]尚 辞.看数据·辩热点——2011上市公司财报纵横谈[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2(5):14-21.

猜你喜欢

安然财报现金流
东方灵感
随性自如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