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5-01-03郝丽红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服务体系残疾人

郝丽红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构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方方面面的专项服务。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推动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与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体系结构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建立等,就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当“构建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

一、当前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国残联发布的最新残疾人口数据,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人。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国有七成多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农村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匮乏

我国农村残疾人数量多,比重大,居住区域分散。加之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用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呈现出城乡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导致农村残疾人缺少公平享受社会服务的机会,难以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1]

(二)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覆盖面低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残疾人接受过医疗服务与救助的有35.61%;接受过救助或扶持的有12.53%;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有8.45%;接受过辅助器具的配备与服务的有7.31%。而其中,未接受任何服务或扶持的农村残疾人占该群体总数的43.79%,比城镇残疾人高出17个百分点。[2]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覆盖范围明显偏低。

(三)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中,政府是单一的责任主体,各专项服务又分别由残联、民政、卫生、教育、文化、劳动保障等不同管理部门负责,政出多门,职责不明,政策设计未能细致考虑。[3]地方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重政绩,积极性不高,政策落实连贯性差。[4]

针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问题,必须进行“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结构

(一)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预防服务体系

农村病残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预防服务体系应当涵盖:生物医学和医疗技术化的现代药物与疫苗接种预防;社会保障、教育、住房为主的社会政策和福利;以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与监督;以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为主的社会发展;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风险控制、健康沟通传播为主的健康促进等。

(二)积极主动的政府购买农村残疾人服务体系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国际上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普遍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根据订立的合同(协议)或某种特许权,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向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购买其商品、服务或公共设施,以满足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需求。积极主动的政府购买农村残疾人服务体系,应当是政府积极主动地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自身承担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履行,从而改善社会服务结构,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供给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社区体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的社区化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农村社区拥有广阔的地域,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聚居程度不高,以村镇为活动中心。农村残疾人社区服务是指利用农村社区这一平台,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特殊的公共服务。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社区体系,应当是立足于村镇,通过农村社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情感等因素的延续性,调动社区成员的力量,为农村残疾人开展“由下而上”的社区服务,与政府“由上而下”的主导模式相互配合,给予农村残疾人更多的服务与支持。[5]

(四)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服务体系。

家庭在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更多的趋向于依靠家人,社会服务相对薄弱。构建积极主动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支持与救济政策,加强对家庭成员协助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专业培训与指导,促进家庭成员承担起照料农村残疾人的重担,保障农村残疾人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营造农村残疾人生存发展的和谐家庭氛围。

构建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涉及面广,涵盖内容丰富,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与举措做保障做支撑,以求整体推进、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构建农村残疾人积极型社会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法律制度体系

从法律层面制定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制度体系。针对农村残疾人医疗康复制度、农村残疾人教育制度、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农村残疾人文化生活制度、农村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制度、农村残疾人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的内容缺失、不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状况,要加大制定、修改、执行的力度,不断夯实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法律保障。

(二)推进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与城市残疾人社会服务的统一

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配置。按照均等化的原则,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依据,统筹布局,实行城乡统一的残疾人社会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优先发展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项目,逐步缩小城乡残疾人社会服务水平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基本制度。

(三)调动农村残疾人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知识普及和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信息咨询、三下乡服务等活动,增强农村残疾人维护自身权益和享受社会服务的意识,转变“居家养老”的观念,消除思想顾虑,主动接受家庭以外的照扶,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怀,从而减轻家庭负担,摆脱生活困境。

(四)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

整合政府、社会及残疾人家庭等多方力量开展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保护、促进、扶持各民间团体、私营机构等进入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领域,相互补充,共同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项目和服务,推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最终实现降低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成本、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质量、促进农村残疾人更好地享有社会服务资源的目的。

[1]李美红.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研究——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D].兰州:西北大学,2012.

[2]杨立雄,兰 花.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贾玉娇.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需求分析——基于对东北8县2局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宋宝安.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以东北农村残疾人调查为例[J].残疾人研究,2012(1).

[5]冯世平,冯学兰.西北农村残疾人社区服务需求研究——以甘肃省农村残疾人群体为例[J].残疾人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服务体系残疾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浅谈诵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我骄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