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2015-01-03张佳琦
张佳琦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63)
大部分国际经贸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起步较慢,由于全球化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风险控制中的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风险意识程度不够、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测控部门职能不明确等。造成这些隐患的原因有:经济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企业风险的识别、防范、预警、总结能力不够、员工风险意识不足、缺乏信息系统支持。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体系对企业良好的运行、提高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做用。
一、设立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目标的设立可以为体系的建立指明方向,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有:符合国际法律政策与企业规章制度;保障贸易正常进行前提下降低其中的风险;评估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将风险降低到能力范围里;对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风险发生时,应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流程
(一)收集风险有关的信息
利用信息系统将与风险有关的信息收集起来,信息主要涉及自身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发展现状、经济水平、信誉程度等。
(二)准确的对风险进行识别
对收集到的信息汇总、筛选,总结出哪些因素产生风险,分析风险出现的源头并确定风险大小程度,提交上级管理者研究。
(三)通过风险预警对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预警程序,综合分析大量风险信息,实时跟踪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同时评估出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为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数据。
(四)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对于评估出来的风险,应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措施主要有风险的转移、补偿、规避、对冲等。
(五)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总结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经验并对风险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三、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政治风险控制措施
国际经贸政治风险主要有:经贸活动地区的国家行使主权引起的风险;有些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措施引起的风险。提高政治风险控制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经贸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分析。政治是否稳定是国际经贸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整体水平也是风险控制的条件之一,对于发展程度低的国家,经济水平很容易引起政局动荡。对于发达国家,政局稳定,应充分了解经济形势,注意因经济危机国家的经济保护政策对经贸活动产生风险。此外,根据标准普尔等经济评价机构的数据对企业所在国的主权信用划分等级,及时关注评级机构公布的一些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国际经贸和作用应优先于评级水平高的国家进行合作。其次,对反应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三大比值:偿债比值、外债与GOP比值、国际收支与储备比值。
(二)价格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价格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与售价这两种风险。国际经贸企业通常采用期货套期保值措施(期货市场中买卖程度与现货市场基本相同,当现货市场因价格变动出现损失时,可以通过期货的盈利对其进行补偿,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与期货套值保值措施(期权权利是除部分期权费外,享有以执行价格买入期货合约的权利。预测价格上场,买入相应期权,如果价格确实上涨,企业可以低价买入期货合约,或者卖出期权变现获利。如果价格降低,企业不行使期权,在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时候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通过现货的盈利来弥补预测价格造成的损失。)来对价格风险进行控制的。
(三)汇率风险控制措施
人民币升值对于身处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企业带来涨价的风险,它将降低企业国际经贸活动上的竞争力。如何对汇率的风险进行控制对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运用期权、外汇远期对冲、互换的应用等规避外汇带来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事前控制(国际经贸活动之前,通过有关信息对信用水平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事中控制(通过事前控制,制定出贸易活动中的各项指标与风险应对措施。)、事后控制(在风险发生后,根据合约对其违约行为进行追责。)。在这些主要控制措施中,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是保障这些控制措施有效运行的基础。国际经贸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制定步骤有: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参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前景、经济和财务、信誉五大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2.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这些指标评分,并结合权重对这些指标进行评级;3.评级结果与管理层制定的交易策略相结合,综合考虑后确定最终的交易策略。为了更加全面的完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国际经贸企业还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办理国际保理业务来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五)操作风险控制措施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由于企业之间交易流程的不完善以及在交易活动中一些外部之间引发的一些风险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操作风险控制在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中一般分为外部与内部控制两种类型。一是外部控制措施:1.国际经贸企业在进行外部交易的过程中,保证多人同时在场;2.交易前应对交易价格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估;3.交易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的信息;4.通过审计核算部门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审计,发现潜在的造成风险的因素。二是内部控制措施:交易过程中,参与人不能同时担任审计、预算、概算、结算的职责;及时对多种来源的信息进行记录并进行审核;通过时间记录程序将交易时间以及交易时间长度、周期等信息点进行记录。
四、运用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根据近几年的风险研究得出,信息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信息不完善等是造成风险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险控制系统中一般包括信息发布。资料收集、分析、决策等功能。
(一)信息发布系统
发布与国际经贸企业相关的国内外信息,可以通过此系统得到最近一段时间某产品或者原材料、期货的价格、价格的变化范围与走势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此外,国际经贸企业可以将该发布系统作为内部沟通的工具,各部门通过该系统得到市场信息。
(二)信息资料收集系统
通过信息资料收集系统,将企业经贸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收集在一起并加以整理归档,该系统还能记录交易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以方便企业进行查询。企业通过该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加以分析,对风险进行实施跟踪。得出风险指标,有利于企业的风险控制。
(三)信息分析系统
通过该系统,将企业经贸活动中的信息转换成可视的指标、图形和表格。使得大部分职工能够直观的看出这些数据反映出的具体意义,总结出风险因素。该系统极大的推进了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形成。
(四)信息决策系统
将企业经贸活动的经验、专家建议、管理层制定的目标等数据建立模型,运用于决策系统中。使得该系统更加专业、提出的决策建议更具有实用性。当企业面对未知风险时,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决策,极大降低了风险。
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文化体系
国际经贸企业风险控制分化体系应该和自身的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的文化中加入风险控制要素,逐渐将风险控制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全面地对全体职工的知识素养、业务能力、道德水平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培训,逐渐在职工的潜意识中植入风险管理,这样,对企业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国际经贸风险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在存在的问题,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构建了国际经贸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企业正常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陈雅玲.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学报,2006(4).
[2]吴建功.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建设问题[J].特区经济,2008(4).
[3]王新刚.关于国际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