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5-01-03王卢伟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卢伟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郑州 450001)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传统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对GDP总量增长的贡献在变小,我国经济想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则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投资及金融发展战略等的相互作用,从而通过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相互影响,确保推动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笔者认为,若要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内涵,相关人员必须首先认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这两种说法的根本不同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重点在于“增长”二字,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重点则在“发展”两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相关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改善各个生产要素的质量、改变各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生产数量增长实现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实现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点以外,还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还包括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理念。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着眼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还追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些要点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非常贴近的。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不仅要发展现代工业,还要用信息化的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是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再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在做任何决定时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本质上说,这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加快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

1.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整的力度,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一步对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进行扩大,通过加大对分配调解的力度,从而实现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确保居民消费能力能够得以增强。

2.在财政支出中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可以有效的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使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从而能够使居民消费的预期得以实现。最后,培育内需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稳步的进行推进,这不仅有利于投资料需求的拉动,而且对于推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的群体,确保居民消费能够进一步增强。由于当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以通过拉动城市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符合城市居民的农业人口进行转移,从而有效的在城市中将其内需潜力释放出来,这对于城乡结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将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中,需要加强创新,使市场规模的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通过集成创新从而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从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加快经济的发展。

2.更好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发展过程中,其关键所在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而且也会对产业发展低碳化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为中国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所以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技术进步、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带动结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确保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有效的将技术、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在一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时对于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从而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将信息化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加快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在农业、消费品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快技术上的创新,从而打造自主品牌,实现核心技术的本土化,有效的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需要以企业作为其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将各种创新要素有效的集聚在企业中,有效的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在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创新活动中掌握主动,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4.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直以来,我国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产业,更是处于严重滞后状态。而且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能耗高及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而且核心技术的品牌效应都较为缺乏,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经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息息相关。因此,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转换。

(三)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经济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公共平衡分配关系,所以,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主体,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作用,因此,应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使政府能够在一定市场领域与角色中有所强化力度与放权,将重点工作转向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发展以及再分配的关系上,更多地延伸向市场无法顾及到的领域,将更多的市场调节功能环节还权于市场。在经济管理方面重点纳入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以及教育、卫生等内部效益领域的推动作用。要想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则需要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快促进社会公平,运用多种手段来依法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四)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实行节约优先发展战略,节水、节地、节约各类资源,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及利用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利用产业化;

三是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减少碳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三、结束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必然性,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1]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11).

[2]黄泽海.群众路线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沧桑,2014(3).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