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2015-01-03王呈仓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贸易

王 莹,王呈仓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

古代的丝绸之路,使中国走向世界。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立足本国,放眼全世界,赋予了这条丝绸之路新的生命。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提出共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多国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同时有了新的内涵——开放、合作、共赢,我国企业应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顺势而为、转变思路,谋求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得到很多认可,但是距离充当国际货币还有一些差距。“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大幅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带动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

(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稳定能源供需

我国目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我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缓解我国油气、矿产品等对南亚海上通道的依赖,实现能源供应更多途径,同时也输出我国过剩的产能,平衡供需,促进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三)破除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海上和陆路的互通,打造沿线各大港口,中国在实际的经贸合作中制定规则,掌握自贸协定的主动权,突破贸易壁垒,占领主动权,减少贸易摩擦。

(四)掌控产业链,优化经济结构

“一带一路”战略扩大我国向东方向开放的同时,也加快了向西开放的幅度,改变了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格局,培养了新的消费市场和经济增长点,将形成全新的对外开放经济新格局。

(五)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市场更大发展

迄今,已经有五十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也就是说,中国推动的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势必带动中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国际市场。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来开展的,重点是深化与沿线国家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企业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谋求发展,要认真研究国家的相关政策及重点规划,把握国家战略,定位目标市场,并顺应国家支持政策。目前形势下,企业可以从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贸易合作、能源合作、金融合作、文化合作、生态环保合作及海上合作这八大领域寻求合作。

在互联互通方面,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打通区域内的“断头路”开发项目,同时可以参与沿线各国软件建设及民生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谋得长期发展。

在产业投资合作方面,我国重点对外投资的主要是国内过剩产能行业、传统的优势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但向外转移步伐较慢,而近年的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对外承包工程与这些产业进行联手,实现共同“走出去”。

在贸易合作方面,多年来我国与沿线各国贸易均存在顺差,不利于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下一步要进行对贸易模式与投资模式的创新,把贸易合作与投资合作相结合,推动区域内贸易的便利化发展。

在能源合作方面,沿线各国资源需求不同,企业可以在延伸、深化产业链条、探讨能源合作多元化及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金融合作方面,我国金融企业抓住此次契机,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信用保险、监管等方面,可以为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获得更多利益。

在文化合作方面,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在旅游、科技等方面,存在较多合作机会。

在生态环保合作方面,我国企业可以参与沿线多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节能产业、绿色工程、循环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发展海上合作方面,加强海洋经济合作和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沿线各国港口建设,具有巨大潜力。

三、企业自身的转变

(一)调整合作模式与融资思路

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只是从短期承包到未来运营的方式的转变,更是一个企业从提供局部服务向一群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创新型集成服务的转变,需要各个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构建一种新型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一是要深化国内不同领域重点企业间的合作,研究借助混合所有制的推动,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弥补各自的短板,形成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二是拓宽融资视野,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多边金融组织、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合作,通过项目融资、发债、股票融资等方式贴近沿线市场的融资需求。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放缓造成产能过剩,企业虽有较强的转型创新意愿,但一部分企业仍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整合合作伙伴及上下游企业资源对服务创新的作用。“一带一路”通过对沿线投资的驱动,需要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许多产业已经具备了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基础,在产值、技术、“走出去”形式上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其次,“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创共赢”理念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助于国内企业更好地把握客户价值取向,在海外投资和建设中提升产业链强度,抵制各种不利影响。另外,中国正从资本流入国转为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政府对对外投资的监管不断简化,对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应充分把握当前机遇,充分借鉴相关先进经验,通过企业管理的经细化、专业化、标准化,调整自身,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通过在沿线国家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参加相关产业园区建设等方式,带动由内向外的产业布局调整,加速向基于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或独立服务业务转型。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外部资源的协同,积极探索在能源建设、资源开采等领域与相关伙伴形成跨领域合作,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一带一路”是中国打造经济增长、构建外交新格局的伟大战略构想,承载着全面开放、统筹发展和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和崇高使命。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下,中国必将与各国一起,重新谱写古老丝绸之路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一带一路”我的梦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