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

2015-01-03于海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2期
关键词:变电调度电网

于海东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

于海东

Point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具有可靠、安全、高性能等诸多优点,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电网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做好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电力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进行粗浅的分析,以供参考。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最优化,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调度工作、监控工作的和谐统一,降低故障传达时间,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也正因如此,近些年来加强对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研究与设计俨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所关注的重点。以下笔者即从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特点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对电网调度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做好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对电力人员的要求,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有益的参考。

1.对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特点分析

1.1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

高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在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下,其监控功能完备,能够确保调控中心对变电运行监控的稳定可靠;变电总站与无人值守的子站之间联系通道稳定可靠,通讯清晰稳定。可以说变电运行平稳安全的重要基础就是高可靠性,也只有具备高可靠性变电运行监控才能够准确分析监控系统数据状况,进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1.2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具备高性能的特点

在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要求下,其不仅在信息量上要全面、完整,更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处理速度,从而避免因信息延迟传达而造成的恶性事故发生。

1.3 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具备安全性的特点

确保变电运行的稳定可靠,所传送电力信息的安全,这是对变电运行监控的基本要求,因此,安全性自然也是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的最基本特性。此外,安全性在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监控系统的白我安全警报性能,当系统达到一定的危险恒定之后,会白动发生警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2.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对电网调度工作产生的影响

集成中心模式是变电运行监控中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监控模式,监控管理区域化的目的可以通过由于监控与操作分化而产生的监控中心加操作中心的构成而达到。实际上,监控管理区域化也是监控与管理操作相分离的,在这一种方式下,监控人员或者调度人员在控制的区域内监控各个设备,而相关的管理人员或者操作人员则负责巡视变电现场并进行必要的操作。当然,从这一论述中也可以知道,在新的变电运行监控模式中,监控人员在负责其区域内变电运行监控的同时,还要负责相同区域内调度工作,将监控和调度合为一体。也就是说,监控中心的主要职业在原来对变电运行与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的同时,还接收远程的调度操作,接收远程的度命令,处理所发生的异常情况,并对操作站的相关人员发出指令;而操作站的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指令之后,根据指令进行相关操作。因此,应该增强监控中心的监视功能。新模式下,在各个变电站中,分配人员时主要是根据该变电站的巡视任务为依据而进行安排的,采用弹性的值班方式,进而提高了电力人员利用率。

地区变电运行主管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认为监控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并负责电容器投切、主变分接开关的调节以及紧急拉闸等简单的操作。但是负责调度工作的人员却认为监控中心的主要是负责无人变电站所有的有必要的调度运行管理业务。对双方认识的本质进行分析可知,运行主管部门提倡的是采用“监控与操作分设化”模式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所以,监控中心的监视功能必须增强,而操作控制功能可以相对弱化;而调度部门则是希望将监控中心的职能强化,并利用监控管理区域化实现监控与调度一体化,从而既能监视、控制,又能对区域进行调控。

3.做好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对电力人员的要求

3.1 在新模式下电力人员应熟练掌握职能要求

在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下将工作职能主要分为监控与调度,并且根据电网运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职责细分。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的发挥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作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人员就必须熟练掌握新模式下的职能要求。如:在正常方式下调度功能主要是对电网的正令与预令进行调度操作,所以要进一步做好变电运行设备一次、二次数据信息的监视与记录工作;而在特殊方式下,电力工作人员除了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常规的监视工作以外,还应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特殊的监控与记录,必要时可对电力故障进行隔离。

3.2 在新模式下要求电力人员掌握所有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目前的监控中心虽然能够准确掌握所监视电力设备的实际开关情况、相关数据,但是对于监控闸刀接地状况而言却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就必须要让电力工作人员对一次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确定与记录。尤其是调度中心在对数据进行检阅与分析时往往依照的是电力人员的操作记录,而这种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弊病,所得到的信息也不够准确、全面,对后面的调度操作遗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也致使在二次设备的监视上,监控中心也仅仅只能得到初略的情况。所以,在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下,就对电力工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所有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并对所有的警告消息进行分析,进而为电力运行做好预防设施。

3.3 应具备查核电镀操作票的能力

下发调度操作票预令,监控中心人员应先进行核对,然后再转交给操作班人员。在整个预令下发的流程中,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是将调度与操作班人员连接起来的枢纽,主要是对操作票预令进行解读、释疑与协调。所以,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必须能够将调度操作票读懂,并理解操作的目的,同时还要对操作的可行性进行确认。因此必须具有查核调度操作票的能力。但目前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并不是操作班人员,他们对现场情况的把握以及现场操作的经验均比不上操作班人员,所以对确认操作可行性有一定的困难。

3.4 在新模式下要求电力人员具备快速的事故信息反馈与处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监控中心很难对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因此,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往往需要依靠电力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实际分析以后的反馈情况,进行相应的调度工作并提出解决措施,而要想提高事故的处理效率,就必须要求电力人员在电力事故的具有较快的反馈能力与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当发生电力事故时,电力人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找到事故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回来,协调调度中心对电力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电力事故恶化。所以,在新模式下要求电力人员必须具备较快的事故信息反馈与处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与分析,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新模式的应用与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可以说,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电力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于变电边运行监控新模式的研究与分析之中,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不断的完善变电运行监控新模式,从而为电力企业制定出更为科学、合适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作者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检修公司)

猜你喜欢

变电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