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黄”之崇高

2015-01-03岸石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1期
关键词:陈列馆江阴做好事

文/岸石

20多年来,张纪清捐款金额只有3万多元,数目难称巨大,但他只做好事不留名的崇高行为,却是充满正能量的巨大精神财富。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争做“炎黄”,接过了传递正能量的接力棒。

张纪清高举“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奖杯

2015年2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江苏无锡江阴市的退休老人张纪清高票当选。张纪清74岁了,改革开放初期,他在乡里从事养殖,靠辛勤劳动成为小有名气的万元户。算不上大富大贵的他热衷捐款,乐善好施而又不愿扬名,“潜伏”行善。1987年6月,他以“炎黄”的名字汇款1000元,资助正在筹建的江阴祝塘敬老院,这笔钱当时是一个普通打工者一年的收入。此后,他年年以“炎黄”等名字向祝塘敬老院汇款,还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钱,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

20多年来,张纪清累计捐款3万多元。仅从数字看并不算多,但衡量善心也不应光看数字,更要看捐献者奉献的心力、体现的精神。张纪清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走过青年、中年,进入了老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普普通通一个人。但这位普通人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为什么做好事却隐姓埋名?张纪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不敢以恩人自居。”张纪清的精神境界有着美学意义的崇高,别人欣赏,肃然起敬;他自己在默默奉献中,也自我肯定、自我实现,感受到了信念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

隐身的传奇

张纪清经常化名“炎黄”捐款,“炎黄”的名声愈来愈大,他自己倒有点默默无闻。20多年前,署名“炎黄”的捐款就引起了注意,有位热心的乡干部曾按汇款人的地址寻找,可街、路找到了,门牌号竟子虚乌有。此后,“炎黄”的捐款时有出现,“炎黄”的身份却成了一个谜。“炎黄”不停做好事,越来越受人们尊敬,人们热切盼望找出真人。为了弘扬这种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精神,上世纪90年代,祝塘镇就建立了“炎黄”陈列馆。2007年,“炎黄”陈列馆搬迁到祝塘镇文化服务中心,当时许多人都希望寻找了多时的“炎黄”能在陈列馆落成典礼上现身。可张纪清很沉得住气,没承认自己是大家寻找的“炎黄”。他曾以“炎黄”的名义用公用电话联系过《江阴日报》,称自己只是普通人,做了应该做的事,大家的好意他领了,希望大家不要再继续寻找他,他会继续这样做下去。在陈列馆不大的空间里,记录了人们寻找“炎黄”的历程。一张寄自云南迪庆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炎黄’叔叔,你好!收到你的资助款,我如鱼得水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我现在代表全家向你表示万分感谢。因为家里贫穷,无力供我再学,多亏你给了我一次上学的机会,使我重新回到学校续学。”与明信片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孩子的照片。这样的感谢信,陈列馆里收藏了厚厚一叠。从1998年起,“炎黄”陈列馆就成为江阴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人来这里听“‘炎黄’故事”,学“‘炎黄’精神”。

张纪清本不打算现身了,他的初衷也不是先隐蔽一段,再来个真相大白;他也没有准备一旦身份暴露,面对铺天盖地的好奇心,该怎样应对。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2014年11月,张纪清在给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后,突发脑梗晕倒在邮政储蓄银行。人们救助时发现他身上有三张写着“炎黄”和“黄炎民”字样的汇款单据,这个让人们感动和牵挂的好心人“炎黄”,终于曝光了。这让张纪清懊恼不已。当时天气很闷,他坐出租车时就有些不适,到银行汇完款就感觉支撑不住了,而钱包里没有“归档”的三张汇款单竟由此成为民警发现“炎黄”身份继而联系其家人的线索。

“众里寻他千百度”,病愈出院的张纪清,自然成了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说起用化名和假地址,张纪清解释说,是怕让人找到。既然选择了帮助人,就别想着留名,这样也就不会给被资助人造成心理负担了。

一个平凡人,热衷做好事而不图回报,不想扬名于世,不为私利,不满足私欲,精神世界多么宽广!人们钦佩这样的高尚。当然,看问题不应绝对化,高尚也有不同的风格。建功立业可以崇高,高调行善也可以崇高。张纪清在内心世界体味崇高,不求社会闻达,自有其审美的愉悦。他说自己“做的都是些小事,无非是坚持的时间长一点而已”。社会的正气和因缘际遇使他感动了中国。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如果不是凑巧,“炎黄”的光彩也不一定落到70多岁老人身上。如果永远埋没,张纪清亏不亏呢?张纪清的行为早就解答了这个疑问。做好事而不留名,内心自有境界高远,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情怀。在与热切寻找“炎黄”的官方、群众的互动中,也自有崇高的感觉。有名望是一种崇高,隐在人群中体味自己精神世界的博大,也是一种崇高!

博大的精神

站在颁奖现场,张纪清叙述自己几个月大时就失去亲生母亲,由祖母和继母养大。她们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经常教导他两句话:“长大以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我是放牛娃出身,吃过的苦我心里最清楚,是国家和社会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想把这种感恩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这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老人诚恳地发出呼吁:“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定不能丢!”

改革开放初期,张纪清头脑灵活,搞起了地鳖虫养殖。孵化幼虫、喂养饲料,成熟后晒干、销售,既要付出辛劳,也得有点技术。富起来了,他既感激当时的富民政策,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点不满,很多人一心向钱看,为挣钱甚至不择手段。他热衷捐款,就是要以行动告诉人们:“不要眼睛只盯着钱。”

张纪清在家里保留着厚厚的一叠汇款单据和包裹单,上面大多写着“炎黄”“黄炎民”等姓名。不仅捐款捐物,热心助人的“傻事”,张纪清也随时随地都做。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碰到了落魄的残疾人夏福根。一番攀谈,张纪清听说夏福根家里还有个双目失明的老父亲靠他供养,这次到上海是专程看风湿病的,可又缺钱又没地方住。张纪清听了他的遭遇后,就带他到江阴找著名中医治疗。夏福根来到江阴,在张纪清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病情好转了。张纪清和夏福根成了挚友,后来夏福根家里建新房,张纪清汇去了5000元。

张纪清退休后,每月收入微薄,但捐款捐物还不停,钱从哪来?就得靠全家人的支持:每年春节,子女都会孝敬他几千元;老伴的退休工资也被他支取了不少。家人也知道他经常做善事,却不知道“炎黄”就是他。几十年来,他捐款做好事,积蓄少了,从大房子搬进了小房子。张纪清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以前我是‘万元户’,但不少人还不富裕,我有能力帮助别人;现在我把赚来的钱差不多都捐掉了,成了‘无元户’,但看看周围,大家都富裕了,这样的‘无元户’我做得也高兴!”

俄国19世纪的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张纪清几十年追求民族精神文化的崇高,行为细小而目标远大,不图扬名而默默体味奉献的崇高和庄严,这是很令人欣赏、向往的人生!

高尚的能量

多年来,江阴曾数次兴起寻找“炎黄”的热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阴专门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大讨论。“炎黄”的事迹曾被不少媒体聚焦,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专程到江阴拍摄了专题片《谁是“炎黄”?》。江阴人几度寻找“炎黄”无果,他们逐渐读懂了“炎黄”不愿抛头露面的心思,尊重其意愿,不再刻意寻找,纷纷把寻找“炎黄”变成了学习“炎黄”的自觉行动。“炎黄”的善行,吹起了这座城市慈善事业的一缕清风,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成了“炎黄”的同路人。乐善好施不留姓名的“新炎黄”在当地层出不穷,江阴也因10万青年志愿者遍布各地而被誉为“志愿者之乡”。祝塘敬老院是“炎黄”首个捐款资助的单位,在敬老院的账本上,记载着历年捐款捐物的数字。除了“炎黄”、黄炎民这两个张纪清化名捐款的记录外,还有署名“炎黄姑娘”“另炎黄”等受“‘炎黄’精神”影响的爱心人士捐款。学“炎黄”、当“炎黄”的风尚在江阴蔚然成风。从2008年至今,江阴市红十字会共收到匿名捐款80笔,总额12.8万元。在市慈善总会的日常捐赠本上,仅去年的记录中就有15笔为“隐捐”。

越来越多的人做善事、好事不留名,只求奉献于民族、社会,看到“炎黄”代表的正能量被社会认可,张纪清颇感欣慰:“我也是为了抛砖引玉,想着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做好事而不是我这人。”生活需要物质财富,张纪清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但他崇尚俭朴,衣食无忧,成为他能热心捐助的前提。在化身“炎黄”的年年岁岁中,张纪清开拓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他不求多么富裕,却追求精神的浩大广远,体验崇高的神圣和庄严。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社会风气、民族精神的一份贡献,其崇高自会震撼人心,令人景仰。

猜你喜欢

陈列馆江阴做好事
魅力江阴
某陈列馆鉴定与改造加固研究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登江阴黄山要塞》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半个多世纪的“雷锋情结”——记盐城市雷锋事迹陈列馆馆长夏天德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最好的“地质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