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单元构建策略 切实实现“用教材教”

2015-01-03余立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维度

改进单元构建策略 切实实现“用教材教”

规范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体育课程能否真正得到落实的基础,而规范制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各类计划以及有效执行是规范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标记。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通常包括水平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其中单元教学计划是中小学所有体育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水平教学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校某个学段体育课程内容的规划,它只是大致确定了各项学习内容以及课时分配,至于某项内容这几个课时中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是如何分配的并没有明确,因此,需要通过某个途径加以细分,确定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这个途径就是单元教学计划。

其次,单元教学计划是体育课时计划的依据。体育课时计划(教案)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更是保证规范落实体育教学内容的关键,体育课堂教学一直以来被行外人员等同于体育活动课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没有系统规范的课时教学计划,造成这个局面是由于在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之前没有单元教学计划,也就没有了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从而教师也就随意选择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课时教学计划内容安排的随意性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执行的随意、低效。

再次,单元教学计划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系统把握的基本途径。通过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对某项教材内容的整体意识,因为在制订过程中,需要考虑单元中每个课时之间相互关系,并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本身的技术结构和特征,确定相应的技术重难点和每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避免日常教学研究中采用一堂公开课就完成一个单元的弊端,即一节课呈现一个单元的情形。

随着课程改革的演进,单元教学计划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依据的《学校体育学》,各种版本对单元教学计划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纵观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学校体育学”,对单元教学计划的认识大概可以分为“大纲型”、“课标型”和“混合型”三种,当然也有没有提及这块内容的版本,如陈雪红主编的就未论述这个问题。“大纲型”的有金钦昌、毛振明、周登嵩等,认为“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可称为单项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把每个年级某项主要教材,按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的课次顺序,安排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与学手段的计划。”大纲型的单元教学计划实质上是“内容(项目)单元教学计划”;“课标型”的有潘绍伟、于可红、陈文卿等,认为“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质上,这是指“教学单元计划”;“混合型”的有王月华等,在概念阐述时引用的是“大纲型”的观点,而在举例时采用的是“课标型”的观点,也就是概念采用内容(项目)单元教学计划,案例采用教学单元计划。

以上三种类型归纳起来看,单元教学计划有“教学单元”和“内容(项目)单元”两类。这两类单元的最大区别在于单元中教材内容的多少,前者教材内容两项以上,后者只有一项教材内容。由此,前者计划制订后,可以直接据此上课,相当于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的一部分,而后者是在学期计划(进度表)的基础上某个项目整体安排的计划。这两类单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都是可取的,只要严格按照制订好的计划实施教学,规范中小学体育教学行为也就顺理成章。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制订才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单元编制,并实现“用教材教”。纵观各种文献,指导教师如何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理论并不缺乏,但一直以来受到项目技术教学的束缚,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课时内容的分配更多的是从技术到技术,即教教材的痕迹非常明显且根深蒂固。例如,通常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中课时目标的确定,往往采用行为动词“初步学会、基本学会和学会”,有的进一步会加上某个技术的分解重难点作为补充,但无论如何都是直接指向教材内容的学会,而较少关注或者完全忽视教材内容所承载的其他价值因素,因此,很难落实用教材教的理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有长期以来使用教学大纲的惯性使然,同时又受到竞技运动训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缺少可以促使自然实现用教材教的具体操作方法。单靠说教式的理论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需要采用某种载体或方式方法,让教师按照提供的载体或方式编制计划,从而才能真正实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的课程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方法,以期帮助教师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实现“用教材教”理念的落实。只要教师理解“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含义,并严格按照三个维度操作,所编制的单元教学计划就能充分反映“用教材教”。

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体现“用教材教”。“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明确了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思路,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是把原来教材内容在课程层面即单元教学计划制订时,有意地分出三个教学内容:技术方法、用该技术发展体能的方法和该技术的运用。引导教师在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能够有清晰的制订思路,即确定一项教材内容以后首先就按照技术、体能、运用三个内容维度分配课时,再按所分配课时分别制订技术内容小单元教学计划、体能内容小单元教学计划和运用内容小单元教学计划,最后把这三个小单元合成该项目的内容单元。在分别制订三个小单元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就自然实现了用教材教的目标,因为不是把项目技术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了,同时兼顾了体能和运用。

其次,从练习方法层面体现“用教材教”。“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丰富了练习方法,特别是大大拓宽了练习方法设计的思路,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得练习方法成为无穷多。“技术”这个教学内容的练习方法,更多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形成的优秀方法,可以现存引用;“体能”教学内容的练习方法是拓展的主力,主要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有以下三种途径:与所学练的动作或技术本身组合、同项目内不同技术动作的组合、与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组合,并可以在每一个组合练习的基础上,通过方向、路线、节奏、距离、次数等环境任务的变化形成更多的有难易层次的练习方法;“运用”教学内容的练习方法也是从三个方面去设计,一是项目本身在比赛中的运用方法,二是在生活中的运用方法,三是与别的项目之间可以迁移的运用方法。练习方法的丰富不仅有利于技术本身的学会,还有利于学生体能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更有利于增强运动项目学练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实现“用教材教”。

再次,从教材的价值功能层面体现“用教材教”。“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在分配每个维度的课时数量时,强调不同教材内容须坚持不同的比例。田径、体操是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学习更复杂的技术储备必要的体能为核心功能价值的教材,三个维度应采用1∶2∶1分配原则,即课时数分配应该坚持体能维度最多,技术和运用两个维度相对较少;球类项目是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兴趣与专长为主要功能的教材,三个维度应采用1∶2∶3分配原则,即课时数分配应该坚持运用维度最多,体能维度其次,技术维度最少。

当然,在实践中要避免教条化地使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教学中也人为地分三个维度,把某节课说成是某某维度的课,这是把单元层面与课堂教学层面混为一谈,单元教学计划层面,提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是提供制订单元的策略,并非三个维度可以割裂开来实施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中三个维度不可以也不可能人为地加以分离实施;二是三个维度不分年段特征和学习进程,在每个教材内容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都要同时具备,低学段发展的主要是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低,技术维度也就可以不用单独分配课时,合入体能维度即可,复习技术阶段,技术维度课时也不用设置,因此,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灵活使用“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

余立峰

2015年5月1日

余立峰,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