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的父母

2015-01-03

中外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混混关公火花

别人的父母

□ 权 蓉

每周定点到学校讲课时路过一个小街口,经常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在街口东侧的马路上扫地,扫得很干净。他扫的永远是那条马路的那一块地方,看上去很神圣的样子。扫完地,收起折叠扫把,他很快就离开了,像是去赶车上班。不过,一直到了今天,我才听人说那是他孩子遭遇车祸身亡的地方。毛丹青的一则微博,看完却再也忘不了。

朋友说他去买水果,卖水果的阿姨突然伸手摸了下他的眼镜,他本能地往后一退。那位阿姨解释说,你别害怕,阿姨的儿子也戴着和你一样的眼镜。她接着又悠悠地叹气,他去了非洲,我已经三年没见过他了,这下可走远了。

听得心里颤颤的,因为我也以这样的身份出现过。逛商场,一个和妈妈差不多年纪的阿姨拿了件衣服到我跟前,让我帮她试试,给女儿买的。同样式不同颜色的,试了四五次。看我试着试着她就哭了,说她女儿出车祸截了肢,都不愿意出门。

一姑娘叛逆期不听话,跟个小混混在一起经常夜不归宿,有天她和小混混在街上走被她老爹逮住了,她爹下了车从后备厢里面拿出关公刀一路狂追,因为刀是拖在地上的,所以火花四溅,那小混混丢下她边跑边哭,她爹从此就因为拖这关公刀出了名。在网上看时脑补了很多台词,却都敌不过那一串四溅的火花。

《马桥词典》里说“大跃进”的时候,粮食匮乏,一个叫本仁的人,从集体食堂领回一罐包谷浆,是全家人的晚饭,由于太饿,忍不住把自己的一份先吃了。听到村口有了孩子们的声音,便兴冲冲往碗里分浆,一揭盖子才发现,恍惚中自己竟喝光了。他觉得无脸见人,无法交代,跑到屋后的坡上躲着。隐隐听到妻子四处喊他,他不敢回答,不敢哭出声音,再也没有进自己家门,背井离乡去了赣南的一个峒里砍树,烧炭。

遇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聊着聊着,说要赶回去看看父母。想起“堂上椿萱雪满头”这句诗,对他来说,该是种喜悦了,七十多岁的人,双亲俱在,这该是怎样的福分。

人年纪越大,越能体谅父母,可很多人,却再没有报答的机会。

丰子恺写自己的小孩子: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这些细微的种种排比起来十分打动人,而被父亲这样观察记录出来,好似更不易。

有次火车上遇到一对母子,入夜,和妈妈一起睡的小孩子说,妈妈,我想你了。妈妈说,我不是在这儿吗?小孩回答,你在这儿我也想你。他妈妈敲了他一下说,少废话,早点睡。

小区里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常早上领着个打扮得像小姑娘一样的中年女子去坐公交车,那是他的女儿,可能有自闭症。等车有时她冲过去撞树,老人在一旁看着,只要不是撞得太重,就不会拦。有时我们坐同一趟车,都见老人指着车和路教着她简单的一些常识,她有时听有时不听,不过总是开开心心的,一直笑。

之前车上好多人诧异,后来也都习惯了,遇到好的时候,人们还能给让出两个座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为人生的很多时间段,我们都在别人父母跟前,我们的父母都在别人身边。

(摘自《文苑》2014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小混混关公火花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持久的火花
来自小混混的信
关公工艺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论《三国演义》与关公信仰
来自小混混的信
马踢人了吗
再见了,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