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珊夏苹果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

2015-01-02朱红玉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台山果树农场1252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苹果园树冠套袋

朱红玉 (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台山果树农场,125200)

珊夏苹果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着色好、采前不落果、效益高等优点,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中早熟品种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台山果树农场于1992年从日本引进150株矮化无病毒珊夏苗木进行试栽,至2009年农场珊夏苹果栽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500多万千克。生产中珊夏容易出现几方面的问题:珊夏树体中心干干性相对较弱,生长势也较弱,容易出现“掐脖”现象,影响树形和产量;进入盛果期树,如果不合理控制负载量,也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引起树体早衰;套袋果实易感苹果黑点病和苹果早期落叶病。许多农户栽植珊夏苹果不够规范,苹果安全性和质量相对比较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大台山果树农场开展了珊夏苹果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和推广。通过5年的项目实施,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百分点,平均增加0.25百分点;新梢生长量平均增加11.6厘米,苹果亩产量增加320~460千克,亩产量平均增加400千克,亩产量在2600千克以上,一级果率平均增长10.9%,亩增加纯收益1500元。现将珊夏苹果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项目区自然条件

大台山果树农场地处辽宁省绥中县城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北纬 40°19',属于丘陵半山区,土壤大多为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0.5%~1.0%,属于半大陆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170天,年降水量613毫米,年平均气温9.1℃,绝对最低气温-26℃,绝对最高气温39℃,年日照时数2780小时,昼夜温差10℃左右。

2 推广应用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2.1 土壤管理

(1)土壤改良 土壤瘠薄的山地丘陵苹果园,采取深翻扩穴的方法,使活土层在60厘米以上;沙地苹果园采取抽沙换土或客土,黏土苹果园采取客土压沙等措施,改良土壤。

(2)苹果园生草覆盖 于春夏季每亩苹果园覆盖作物秸秆或杂草1000~1500千克,覆盖厚度20厘米以上,其上适量压土,以防风刮;自然生草的苹果园,幼树行间生草,树盘清耕,成龄苹果园可全园自然生草,草高30厘米,留8~10厘米刈割,并覆盖在树盘内。有条件的苹果园可行间人工生草,草的种类可选用白三叶草、黑麦草等,春季或秋季播种,根据草的生长情况及时刈割,刈割后鲜草覆盖在树盘内。

2.2 肥水管理

(1)基肥 秋季采收后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施肥方法以沟施或撒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沟施可在树冠两侧挖沟,沟深20~40厘米;撒施可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并机械深翻20厘米。

(2)土壤追肥 土壤追肥主要施用氮、磷、钾等速效化肥和钙肥,每年追施3次。萌芽期以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按1∶2比例施入,亩施50~60千克,混加钙肥10千克;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亩施80~100千克;采果后亩施混合肥30~40千克。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结合喷药进行,主要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等。苹果生长前期喷0.3%尿素液2次或叶面肥 (喷施宝等),花期在尿素液中加0.2%硼砂预防苹果缩果病。后期喷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喷施宝等叶面肥,采果后喷0.5%~1.0%尿素溶液。树体若有缺素症可按比例混加相应的液体肥料。

(4)灌水 灌水时期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年份,在萌芽期、苹果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 (秋施基肥必须灌水)4个时期分别灌1次水。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布层40~60厘米为宜。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3 整形修剪

3.1 适宜树形

根据栽培方式确定适宜树形。一般采用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等树形。自由纺锤形树高3.0~3.5米,冠径2~3米,水平枝10~20个,适用行株距3米×2米的密植园。改良纺锤形是在小冠疏层形的整形基础上进行改造,树冠基部保留3~4个主枝,中上部培养小纺锤形,以适应密植栽培条件。

3.2 覆盖率

成龄苹果园覆盖率维持在75%左右,行间冠距保持在0.8~1.0米。

3.3 亩枝量和枝条组成

成龄苹果园适宜亩枝量,冬剪后6万~8万条,最多不超过10万条。中、短枝比率占90%左右,其中一类短枝占总短枝数量的40%以上,优质花枝率占25%~30%。

3.4 修剪

以夏剪为主,冬夏剪结合,实行周年修剪,保持中心干优势。开张骨干枝角度,自由纺锤形主枝开张角度保持90°左右,采取以疏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疏除过密大枝、密生枝、徒长枝及多余的梢头枝,及时疏剪衰弱冗长的结果枝,控制背上枝,注意多年生枝条和枝组的更新复壮。夏剪要采取抹芽、摘心、扭梢、去徒长枝、调整生长枝角度和方向,保持树体透光率在25%~30%,以促进树冠内膛花芽形成。

4 花果管理

4.1 复剪疏花芽

对花芽多的苹果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解花、叶芽适宜比例。花芽、叶芽的比例:中庸树1∶3,弱树1∶4,强树1∶2。

4.2 授粉

由于珊夏为中早熟苹果品种,可采取角额壁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相结合。角额壁蜂授粉:在初花期每亩释放壁蜂500头左右,可取代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从外地购买苹果花粉或在铃铛花期采花制作花粉,开花当天进行人工点授或机械授粉,授粉时应开1批花授1次粉,连续授粉2~3次。

4.3 疏花疏果

疏花从花序分离期开始一直持续到落花期,一般间隔15~20厘米选留1个中心花和1个边花。疏果提倡“早”字,于花后1周开始,25天内完成。疏果采用间距疏果法,按20厘米留1个果,其余的幼果全部疏除。

4.4 果实套袋

(1)套袋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注册商标的优质双层纸袋,在花后25天开始套袋,1个月内结束。套袋前全园喷施1次对幼果无伤害的杀菌杀虫剂。套袋时先使纸袋膨胀,将幼果悬于纸袋中央,扎紧袋口,防止雨水或药液流入。

(2)摘袋 果实采收前15~20天摘袋,分2次除袋,先摘除外层袋,3~5天后再摘除内层袋。摘袋时选择晴天10:00之前或16:00之后。

(3)摘叶转果 摘袋后,摘除果实附近的遮光叶片,疏除部分徒长枝、密集枝和梢头枝,使树冠下的透光量在30%以上。在果实阳面着色后及时进行转果处理,将阴面转至阳面,并用透明胶带牵引固定,促使果实全面均匀着色。

(4)铺反光膜 摘袋后,在树冠下铺反光膜,提高果实着色度。采果前将反光膜收起,洗净翌年再用。

5 病虫害防治

5.1 物理和生物防治

加强苹果园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调整树体营养状况,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冬季清洁果园,剪除病虫枝和僵果,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翘裂皮,深翻等,消灭越冬害虫。推行果实套袋,降低果实农药残留。生长季节及时清理病虫果,集中深埋。应用杀虫灯、粘虫板诱杀害虫。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等方法防治食心虫、蚜虫等害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糖醋液诱杀成虫。

5.2 化学防治

(1)发芽前 彻底刮除苹果树腐烂病病疤、苹果枝干轮纹病瘤和粗老翘皮,并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掉,腐烂病疤消毒用3.3%腐酸硫酸铜100倍液或1.8%辛菌胺醋酸盐50倍液涂抹。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开花前 刮治苹果树腐烂病,剪除病梢。

(3)谢花后至套袋前 5月中旬即花后7~10天,喷5%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素4000倍液加吡虫啉2000倍液加多抗霉素1000倍液加氨基酸钙400倍液,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黑点病、苹果早期落叶病、卷叶虫、蚜虫和苹果苦痘病等。6月上、中旬喷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0%安泰生800倍液加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黑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康氏粉蚧等病虫害。

(4)套袋后至除袋前 主要防治苹果褐斑病、叶螨、黄蚜等。防治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大生 (代森锰锌)、丙森锌、波尔多液等交替使用。防治害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3号等药剂。防治叶螨可用三唑锡1500倍液。除袋前喷1次杀菌剂,如大生700倍液或丙森锌800倍液混加杀虫剂。

(5)果实采收后 喷1次杀菌剂,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

6 采收

苹果采收时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实挤压、碰撞、刺伤,尽量减少转筐、倒筐次数。采收期确定:根据果皮色泽、种子颜色、果实硬度、果实生长发育天数等确定。适期采收: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珊夏苹果8月中旬至8月末采收。分期采收:在适宜的采收期内,成熟1批采摘1批,第1批先摘树冠外围着色好、个头大的苹果;间隔7~10天再摘第2批,留下树冠内膛的小果、绿果最后采收,以提高果品等级率。采收方法:先采摘树冠外围、后采摘树冠内膛果实,先采摘树冠下层、后采摘树冠上层果实,采收时要保护好果柄。

7 苹果质量等级规格

珊夏苹果质量等级规格和苹果色泽指标见表1。

表1 珊夏苹果质量等级规格

猜你喜欢

苹果园树冠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
榕树
树冠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