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研究

2015-01-02黄元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际个体距离

黄元娜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 人际关系中心理距离的定义

提到心理距离,就自然要提到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其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人们对事件的心理表征,人们对事件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而抽象程度取决于人们所感知的与认知客体的心理距离,从而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判断与决策(Liberman,Sagristano,&Trope,2002;Nussbaum,Trope&Liberman,2003).心理距离由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概率四个维度构成.Bar-Anan(2006)等用内隐联想测验检验了四个维度的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的关系,证实了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都是心理距离的维度.时间距离以此刻(now)为参照点,指个体对事件发生时间远近的知觉;空间距离以此地(here)为参照点,指个体对空间远近的知觉;社会距离以自己(self)为参照点,指社会客体与个体自我差异大小;假设性是以现实为参照点,指事件或客体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或与现实距离的远近.心理距离是自我中心的,参照点(0点)即为当下的自我、此地或此刻(赵秋荻,刘永芳,2013).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际亲密度具有心理距离的特性(Trope,Liberman,&Wakalak,2007).对于心理距离的阐述多集中于人与客体之间,本文中探讨的是人际间的心理距离,即主体都是具有主观意志的人,主体的特殊性也加重了人际间心理距离界定和测量的困难性.查阅相关的文献,并没有统一的关于人际间心理距离的定义,甚至对于心理距离这一更广泛的概念也不统一,但是大部分定义是从解释水平理论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以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为维度,与客体远近的主观判断.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对于客体心理距离的解释和定义,结合人际间心理距离主体的特殊性,本文作者在老师指导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较为接纳认同程度作为人际间心理距离的核心.任何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在接纳认同的基础上发展的,这种接纳认同可体现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如价值观、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有些人的价值观不同,但是基于其他方面如兴趣爱好的接纳认同,同样可以拉近心理距离.所以,接纳认同程度这一核心概念,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

综上,人际间的心理距离指人与人之间以亲密程度和接纳认同程度作为基础的一种距离远近的主观判断.此概念强调的双主体是人与人;核心概念是接纳认同程度;本质是一种主观判断.

2 人际心理距离中心理关系和现实关系的区分

霍尔根据个体交往时保持的身体距离的远近,将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18英寸)、个人距离(1.5-4英尺)、公共距离(4-12英尺)和公众距离(12-25英尺),并认为距离的远近受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距离.心理距离的远近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心理关系和现实关系间的区别与联系.到底现实关系是心理关系的基础,还是心理关系是现实关系的基础?首先只有具备了接纳认同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现实的关系,即实际的人际关系.例如:我们可能因为某些价值观的趋同倾向而赞同某位执政者,这时候可以说与当局的心理距离很近,但是现实的距离却很远,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可以说这种距离感是心理距离近,但不能说人际心理距离近,因为这种距离没有互动的基础.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评估人际间心理距离的远近,没有现实的人际交往做基础,就谈不上人际间的心理距离评估,本文的立足点是基于后者,在具有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谈论人际心理距离,这是基于人际间主体的特殊性而做出的区别于客体心理距离的区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关系和现实关系的统一.

3 人际关系中心理距离的理论模型重构

笔者结合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论,自行设计的理论模型,取名“波状人际心理距离模型”(注:理想的模型是以同心圆的方式散开,实际的模型可能会是波浪状的浮动).中间的自我是以个体本身为圆点,每一层波浪代表一级心理距离的增加.个体以接纳认同程度作为指标,将与之发生社会关系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在这里我们讲到的接纳认同程度是心理关系和现实关系的统一.本模型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由于无法准确确定人际心理距离的维度,所以在这里只是提出了设想.

波状人际心理距离模型

4 关于人际心理距离是单、双向的探讨

刘佳(2008)利用Q分类技术,研究价值观结构与心理距离间的关系,用自评的方法,即自己评价与相关他人的心理距离,最后得出结论:被试评价同他人的心理距离与他人评价同该被试的心理距离基本相符.说明,心理距离具有互动性和双向性(刘佳,2008).任何两个人之间彼此评价与对方的心理距离结果基本一致,这种内在的亲密感受是一种能够产生互动、彼此间相互影响的心理量,亲近与疏远是双方共有的感受,很少出现A认为自己和B很亲近,而B却觉得和A很疏远的情况,俗语中的“将心比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互动性.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C觉得和D的心理距离很近,但是D并不认为和C有较近的心理距离,但这只是一种生活经验,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笔者分析认为,存在这种互评等级不对等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每个人对于心理距离远近的概念不一样,C评价的等级一和D评价的等级二或许在主观上是相同的亲密程度,但是在数据分析上却是不一样的,这种自评的方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次,每个人在对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进行测评时,头脑中会有一个比较的标准,而这个参照标准的不同也会导致评价的不对等,例如:C的朋友比较少,他的参照标准就相对少,会过多锁定在目前的朋友D上,评价的心理等级比较高,而D的过去经验丰富,朋友比较多,在对C进行等级评定时,可能会受到既有参照标准的影响,而出现与C不对等的等级评价.最后,该研究的结果并没有认为是百分百的对等,只是总体上互评的等级是对等的,所以,我们经验中体验到的这种不对等只是一小部分.所以,笔者认为人际间的心理距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心理量.

5 心理距离与疏离感的区别与联系

疏离感,强调个体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疏离感是指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疏离感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自我疏离感(杨东,吴晓蓉,2002).而心理距离是个体对客体距离远近的主观判断,以自我为中心,客体在不同方式上可能会远离或者接近中心参考点.笔者认为,心理距离是认知上的主观判断,并不像疏离感一定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距离作为一种主观判断无所谓好坏,就像下雨这件事一样,只有结合具体的情景,才能判断好与坏,所以,心理距离的远近都有意义可言,而疏离感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会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在本质上,心理距离和疏离感都带有主观性.

6 人际心理距离测量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6.1 自评量表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自评测量方法是牛忠辉(2010)等的IOS量表(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用于测量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测量中,两个圆圈的重叠程度反映了自我和他人心理距离的远近,从图片一(完全不重叠)到图片7(几乎完全重叠),重叠程度越大,代表两者的心理距离越近.该测量方法应用广泛,主要是自己评估与他人的心理距离远近,但是每个人对重合部分比例代表的远近不同,所以在整合数据的时候会出现偏差,并不是一种信度效度都很高的测评方法,但却是常用的方法.

图片一

图片二

6.2 问卷法

在查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并没有发现客观测量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现成问卷,有关心理距离的测量是从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时间、空间、社会距离和概率出发设计的.

对于人际心理距离的问卷设计,设计构想如下:首先人际心理距离的问卷编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即个体间心理距离近,个体会倾向于启动相对较低的解释水平表征对方.那么在对个体间心理距离进行测量时,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描述型问卷”和“为他人决策问卷”.描述型问卷要求个体评价对方的诸如人格特质、能力水平等等方面,可以根据描述的抽象程度和具体程度进行专家评定;为他人决策问卷,是引入一个假设的任务,让被试为他人进行决策,看被试的决策结果是倾向于冒险还是保守、抽象还是具体、不可行还是可行.因为根据已有的研究(徐惊蛰,谢晓非;2011),与为自己决策相比,在为他人决策时,有倾向于冒险、抽象和不可行的普遍倾向,而人际间的心理距离在这中间起到调节作用,即人际心理距离越近,其为他人决策的建议更接近于为自己决策的建议.以下是对问卷的构思:

(一)描述型问卷

1、你选择描述的朋友是---?

2、请描述你所选朋友的优点---?

3、请描述你所选朋友的缺点---?

4、请描述你所选朋友的性格特点---?

5、请从总体上评价你所选朋友---?(如从能力、成长经历等,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尽量写的全面)

(二)为他人决策问卷

假设你上述所选的朋友正在为购买新手机的事情犹豫不决,需要征求你的建议,你会给出的建议是---?

“为他人决策问卷”基于以上类似的问题,然后对给出的建议,从抽象与具体、可行与不可行、保守与冒险等几个维度进行专家评定.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的原因,还未设计出一个综合完整的问卷,后期会继续收集资料进行完善.

6.3 内隐联想测验法

Greenwald(1998)等人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认为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测量人的内隐态度.该测验认为,相容信息比不相容信息与自我概念的联系更为紧密,能更有效地加工.通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有效测量内隐态度(GreenwaldA G,McGhee E,Schwartz J LKeta1,1998).这种方法可以排除一些违心的主观等级评价,在实测中可以结合自评量表法一起使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7 人际心理距离的实际应用价值

1、在人力资源的安置中,要考虑员工的不同心理距离,合理进行安置,从而激发大脑灵感,提升创造力.

2、应用在营销学中,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大多数人对奢侈品消费的可能性比较小(心理距离远),因此在宣传的时候更多强调这种消费品的使用能体现出人们的某些核心价值,有益于提升销售额;对于普通消费品,使用概率高,在营销宣传时强调实用、方便等特征更能拉近心理距离,吸引消费者购买.

3、对心理测评的提示.由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是抽象、概括的高水平建构,增加心理距离更可能测量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在面对核心价值观和次要价值观的冲突时,在远心理距离条件下,更可能测量出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傅绪荣,孙庆民,2013).

4、选举.Freitas等人(2008)把解释水平理论应用于选举行为,他们发现,当候选人表现出的素质是选举人期待自身拥有时,选举人对候选人的评价越高,选举的核心是赢得选票,要想把民众手里的选票聚拢在自己一方,就需要拉近与民众的心理距离,同时利用具体的情景因素操纵与选民的心理距离.

5、引导网络舆论.对于政府掌控舆论的发展导向,第一时间应对危机和进行危机干预提供心理学上的方法.面对公关危机时,如何快速赢得民心,把有利的言论引向政府一方,就需要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懂得第一时间拉近与民众的心理距离.

〔1〕傅绪荣,孙庆民.心理距离与认知表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3,8.

〔2〕牛忠辉,蒋赛,邱俊杰,等.社会距离对他人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0,16(4):291-300.

〔3〕刘佳.大学生价值观结构与其心理距离间的关系[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4〕徐惊蛰,谢晓非.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J].心理学报,2011,7.

〔5〕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的研究进展及理论建构[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

〔6〕赵秋荻,刘永芳.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

〔7〕Bar-Anna,Y,Liberman,N.,& Trope,Y.(2006).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construal level:evidence from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35,609-62.

〔8〕Freitas,A.L.,Langsam,K.L.,Clark,S.,&Moeller,S.J. (2008).Seeing oneself in one's choices:Construal level and self-pertinence of electoral and consumer decis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4(4),1174–1179.

〔9〕GreenwaldA G,McGhee E,Schwartz J LKeta1.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5),181—198.

〔10〕Liberman,N.,Sagristano,M.D.,&Trope,Y.(2002).The effect of temporal distance on level of mental constru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8,523-534.

〔11〕Nussbaum,S.,Trope,Y.,& Liberman,N.(2003).Creeping dispositionism: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behavior predi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485-497.

猜你喜欢

人际个体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搞好人际『弱』关系
算距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爱的距离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