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说《红楼梦》中的“千红一窟”

2015-01-02彭从凯

茶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品目仙姑红楼

彭从凯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014年3月第44次印刷120回本为例,《红楼梦》中出现的茶叶品目有千红一窟、枫露茶、暹罗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女儿茶、茶面子、龙井茶、香茶。茶饮品杏仁茶。此外,还有仙茗、进上的新茶、上等名茶等不确定茶之品目,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第八回回目诗“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中有“凤髓”之茶名。

其中,“千红一窟”,乃虚有其名,并非实指。

据《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描述,此茶产自放春山遣香洞。历史上是否真有此茶已不可考证。笔者仔细揣摩太虚幻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小说之创造也。姑妄推测,既然是宝玉梦中所见,恐世上难寻,只在《红楼梦》里才有此名目。

据《红楼梦》所述,宝玉中午在秦氏房中小睡,梦游太虚幻境,只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正自喜欢,有美人作歌而来,乃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宝玉在警幻仙姑应允下,随喜神游“薄命司”,揭翻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至“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警幻仙姑携宝玉入室。

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宝玉听了,点头称赏。

千红一窟茶,产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之宿露烹点,足见其珍贵,难怪小丫鬟刚捧上来,宝玉就觉得“清香异味,纯美非常”。既然“千红一窟”茶乃虚有其品,曹雪芹为何要在第五回安排此茶呢?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对整部小说情节的发展和推动起着引领的作用,十二金钗判词和红楼十二曲就成了人们判断曹雪芹创作原意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对故事情节及其人、物、场景等,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作者就交待得很清楚:“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清著名《红楼梦》评点家王希廉评注云:“一回至四回已将贾、王、史、薛亲戚家世大略叙明:黛玉、宝钗已与宝玉合并一处。后文应细叙居恒情事。然十二金钗尚未点明。若逐人另叙,文章便平芜琐碎,故以画册歌曲将各人一生因果逐一暗暗点出,后来便都有根蒂。但又不便如贾氏宗支,克借冷子兴口中细说,所以撰出一梦,在虚无缥渺之境,梦是幻仙,笔亦仙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曹雪芹用“千红一窟”(暗喻“千红一哭”或者说“千红一枯”)与“万艳同杯”(暗喻“万艳同悲”)相呼应。清王希廉评注云:“茶名千红一窟,酒名万艳同杯,言目前虽有千红万艳,日后总归杯(抔)土一穴。同是点化语,不是赞仙家茶酒。”

“千红”、“万艳”皆代指女子如花般千红万艳美丽动人。人们常说 “好女子如一杯清茶”,宋苏轼也曾咏叹“从来佳人似佳茗”,在《檀几丛书》中更有详论:“即以茶论,其合乎美人之道者三焉,一欲其颜色之淡雅也;一欲其风味之香浓也;一欲其韵致之轻清也。”

千红一窟之茶,非写茶也,盖以茶写红楼女儿。在太虚幻境之“孽海情天”中,宝玉看见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而大观园的女儿们都属于“薄命司”,大有红颜薄命之意。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十二曲就已经注定了这些红楼女儿的悲剧结局。“一哭一悲”也说明再艳丽动人的花也无百日之红,辉煌荣华、钟鸣鼎食的贾府最终也不能逃脱曲终人散,香消茶尽的结局。正如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所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女儿们的命运真是可悲、可哭,值得同情。□

猜你喜欢

品目仙姑红楼
2022年第一批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发布实施
何仙姑避嫌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统计分析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小二黑结婚(节选)
渐解红楼味
浅议进出口贸易中零售成套货品的归类方法
还她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