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朝的禅茶文化

2015-01-02解梦

茶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陆羽僧人茶道

解梦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茶叶的兴盛,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文中所写饮茶是为了在不睡觉又不吃东西,坚持学禅务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僧人饥饿问题,从而想出的好方法。唐朝的茶,不是现今社会的清茶,会越喝越饿,而是类似于粥羹一样的东西,可以充饥。所以僧人们在研习佛法的过程中,非常喜欢饮茶,这也是当时寺庙流行饮茶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佛教寺院大兴饮茶,所以推动了南方茶叶生产,进而推动了整个唐朝茶叶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佛教需要茶叶,利用了它的自然属性,但同时促进了佛性与茶性的相互融合,奠定了禅茶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名寺出好茶

“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之上出好茶”,由于茶叶在佛教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寺庙大

都建在名山大川或者幽静僻远的山峰之上,雨水阳光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符合茶树生长的环境要求,而且,当时的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僧人们也有时间,又乐于研究茶叶的采摘、制造、品饮,所以在许多寺院中都有种植茶叶以供自身使用的经历。刘禹锡也曾做有《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从诗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唐朝寺院周围已经有种植茶树,同时在采茶、焙茶、冲茶等方面都有了一套完整的工序。正是因为佛教对于茶的需要,所以吸收了大量的茶文化,同时兼容了自身的佛家思想,因此禅茶文化得以发展。

禅茶文化代表:皎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湖州长兴)人。中国山水诗创始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善烹茶,是唐朝禅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与茶圣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仅《全唐诗》所载与陆羽聚会、寻访、送别的诗作就有近20首。陆羽晚年也曾作诗追忆已故的皎然,甚至在自己去世以后,友人遵从陆羽的遗愿,将他葬在妙喜寺的附近,相伴皎然左右。陆羽,作为被儒释道各方杰出人士共同尊敬的旷古茶圣,皎然能与其相交时间最长,情义最深厚,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皎然的人格魅力,皎然绝非一个普通的僧人。

天宝后期,皎然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迁徙到湖州妙喜寺,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友。他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涉猎经史子集,更写得一手好诗,留下许多的茶诗,特别是与陆羽交往过程中所写的诗句,不仅脍炙人口,更是今人了解研究陆羽生平事迹的宝贵史料。

皎然不仅喜欢饮茶,同时与挚友陆羽一样,专注于茶的种植、采摘等相关衍生方面的事物,并从种茶、制茶、品茶等各个方面对茶文化做了全面的研究,这在他《顾渚行寄裴方舟》中有很好的体现: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全诗详细的描绘了茶树的生长环境、采摘季节、采摘方法等,为现今茶叶研究者们了解唐朝南方茶叶种植采摘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皎然作为僧人,将茶寓于诗中,又将茶融入禅中,又通过禅,提升了品茶的境界,使得茶在佛门中不仅仅拥有它自身原有的物质属性,更是开拓了新的精神媒介,“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在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中有着很好的诠释: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时节,秋意正浓,世人多饮酒享乐,而皎然却与陆羽品茶赏菊,其中的清雅滋味,正与中国禅茶所追求的“正、清、和、雅”完美契合。皎然也是最早提出“茶道”一词,把饮茶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创始人。“茶道”一词,在皎然所写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第一次出现: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全诗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饮、二饮、三饮的感受,句句相扣,层层深入,同时道明了饮茶清高,饮酒自欺以及饮茶活动有助于佛门弟子参禅悟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充分全面的诠释了饮茶的精神层面的作用,同时使“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让人们从皎然的诗文中就能对禅茶文化窥豹一斑。

茶禅一味意境相通

佛家颂茶,谓有三德:一为可以提神,僧人日常饮茶,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参禅礼佛,提神醒脑;二乃用助消食,僧人平时整日都静坐礼佛,活动不多,吃下去的食物很容易堆积,难消化,喝茶有助于他们肠胃消化;三曰不使思淫,僧人即使在佛门清修,若道行不深,在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后,必不可免的也会滋生一些淫欲思想,喝茶静心,有助于僧人消除邪念,专心礼佛。此三德,无不利于参禅,这也正是饮茶之风开始于佛门的原因所在。

从唐朝中期开始,参禅与饮茶都是佛家修行的每日必做之事,平常之事,用平常心去参禅饮茶,自然能悟出个中真味,历史上佛教经典典故“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最好诠释。《五灯会元》卷四载:“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师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从谂禅师对三个不同的人均以“吃茶去”作答,用茶理阐述禅理,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了茶道与参禅的相通,其用意是在消除凡夫俗子的各种杂念妄想。

唐朝中期,饮茶之风便在寺院里普及开来,僧人每日饮茶参禅,直到唐朝末年,怀海和尚创制了“百丈清规”,僧人饮茶被纳入寺院戒律之中。据《景德传灯录》卷26记载:“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进食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佛门弟子一天所做的所有事情,似乎都能融进这三碗茶中。《五灯会元》中记:“问怎么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正是这“茶禅一味”,让人在品茶悟道中尽得真意,入禅入茶,物我俱空,从而真正放下俗念执念,得到精神的洗涤净化。

秘藏在法门寺,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唐朝宫廷茶具,使得人们更加信服“茶禅一味”在唐朝特别是唐朝中后期得到了推崇与融合。

喝茶能使人心境平和,去除妄念,这也正是佛门清修的基本诉求。“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空字无妙法。”中国佛教从印度引入,却演化生成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而中国本有的茶文化又在唐朝丰富完善了佛教禅文化,两者相融相通,成就了中国唐朝的禅茶文化。□

猜你喜欢

陆羽僧人茶道
陆羽品茶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人生
煮竹
白云深处
不捧场的好朋友
《茶道六百年》
第一次放孔明灯
当老鼠变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