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剖析

2015-01-02张景

当代经济 2015年21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信息监督

○张景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处理的会计数据,可以用数字、符号、文字、图表等来表示。依靠会计信息可以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作出财务决策。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风气在会计领域里渗透,使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普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企业、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原始凭证失真

主要表现有:一是凭证本身不合法。例如,白条和伪造、变造的发票。二是原始凭证所代表的经济业务不符合法律和有关制度的规定。例如,违反财务制度用公款请客送礼行贿等,虽然凭证可能是真实的,但其代表的经济业务却是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不真实,是指凭证所表达的事项与实行情况相脱离,弄虚作假。例如,应自费支付的滋补营养品,将其凭证形成一般商品或凭证上的款数大于实际支付款数,谋取财务等;原始凭证的不准确是指凭证的文字说明没有准确表述经济活动真相,有关数字含糊不清,甚至有误;原始凭证的不完整是指凭证上的文字说明,有关识字等没有按会计制度要求填写齐全。例如,有的凭证没有批准人签字、签名等。

2、会计核算失真

主要表现如下:原始凭证失真而导致整个会计核算失真,再好的会计也不能从失真的原始凭证中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原始凭证失真必将导致会计核算失真;人为的失真,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直接授意或指使下,或在某些利益的诱惑下,有意识的编造、篡改、作假帐、造假报表;技术性失真,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上的局限性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且与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较差也有一定联系。目前,我国正处于会计大变革时代,会计人员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而事实上会计人员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会计规范理解,不透彻或根本不理解,只注重会计规范的形式,而忽视了会计规范的实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核算的失真,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的失真。目前,基层会计报表漏项、错项、勾稽关系不等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还估报、缺报。各级报表汇总单位并没当回事,还常以要赶时间上报为由,随意将汇总报表做平了事。试想,原本有些是失真的会计报表,再经汇总单位这么一折腾,还有几分真实可言呢?

4、财务评价失真

指财务定量评价失准和定性评价失实,不能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趋势等。财务定量评价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而定量评价又是定性评价的前提,因此,当会计报表失真时,财务评价必然会失真。

5、审计监督失真

审计失真是指审计工作所出具的书面证明不具客观性、公允性,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审计的监督作用。单位内部自查自审流于形式,社会审计讲人情,会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报告及离任审计报告、工商注册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存在失真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的真与有效,乃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关键。然而,复杂的会计环境与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历史性与国际性现象,我国会计工作中无疑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利益驱动和诱惑是引起财会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目前,假帐真算,假帐假算的事例已不罕见。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隐瞒收入虚减利润的目的,少交、迟交、不交税金,达到逃税目的。国有企业尤其是承包租赁企业中,该提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费用不摊或少摊;任意扩大利润是为了经营目标的实现,最终造成成本费用失真。股份制企业当年利润少或无利润时,就通过所谓的“包装”虚列收入、收益,少列少摊成本费用,目的是为了好向股东交待。还有一些企业,骗取投资和信贷,私设小金库等不良目的,有意不按照“一法”、“两则”、“两制”的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计算成本和费用,掩盖企业真实经营和财务状况。

2、财务人员的地位不高,利益得不到保障

《会计法》第23条规定:“会计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如此,在国有基层企业大都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中层管理人员由法人代表聘任。财会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常常处于左右为难境界,这就约束了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企业领导把会计人员当作“帐房先生”,会计人员有时不得不按企业领导意见办,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欺骗了国家,欺骗了投资者和债权人。

其次,建立顶岗制度,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要具备迅速掌握本行业先进设备的操作技术并随时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的能力[3]。作为一名护理教师,只有到临床一线亲身体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教授专业目前的状况、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掌握教学需要的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

3、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指国务院财政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帐业务,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构成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内部监督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但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主要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要求部门负责人对主要负责人实行权力监督,可能是难以办到的。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些事务所,常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进行不正当竞争,有的还出具虚假的验证报告,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差

目前,有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会计知识,不熟悉财经法规,法制观念淡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管理上还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下不去,素质高的上不来。尤其近几年来随着会计制度提高、新增加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人员增加了不少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会计信息失真。

5、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

近年来,我国虽已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财会法规制度,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大量的会计法规得不到切实执行。一方面,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法制观念,缺乏依法经营、依法理财意识,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任意编造数据,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在处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执法过程中有些监督机关常以经济出发代替法律和行政处罚,该追究责任可以不予追究,这些做法客观上助长了弄虚作假的歪风。

6、会计计量的假定和估计性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许多不可确定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方法。如,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预计残值、折旧率确定,以及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收发材料计价费用、跨期分配和成本结转等,都只能是近似结果,因而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与客观价值运动相符合。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对单位、社会和国家来说,都是贻害无穷的,对企业经济决策乃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产生不可逆转的误导和危害。

首先,企业信息失真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的决策带来的误导,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影响经济发展。错误的会计信息一旦被投资者、债权人运用后必会造成决策失误。

其次,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某些矛盾,导致利润虚增,造成国民收入超量分配消费基金过于膨胀,给国家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第三,失真的会计信息使消费基金的不断膨胀造成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会计信息的失真,给审计工作带来不便,进而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领导者得不到正确会计的信息,就更无法根据信息制订出各项技术改进方案、产品更新策略,错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获利状况,自然就无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它为某些作风不正而又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凭借长官意志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为贪污腐化大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得以蒙混过关,毒害了经济实体动摇了企业发展和生存之本,污染了社会风气。

由上可见,会计信息失真轻则影响企业的生存,重则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肌体、社会风气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繁荣及国家的生存、发展。因此,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下大力狠抓,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五、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势必要求会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只有强化会计监督,统一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使舆论工作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不失真,本文认为应采取下列决策。

1、加强法制建设,同时用法律手段加强会计工作管理

会计信息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其种种表现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在社会、经济有关领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的直接反映。且有些矛盾和弊端的形成与发展,已经历了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某些方面甚至已是积重难返之势。必须以法律手段,辅之以经济和行政手段,在税务、金融、工商、审计和其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和某些领导授意会计作假行为,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利用虚假会计信息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即必须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并且对伪造、变造会计帐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利用虚假的凭证,帐表进行偷税、漏税,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会计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那些严重违反《会计法》,使会计核算不真实的当事人、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

一方面,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应提高到“会计管理和信息论”上来,而研究信息的计量、获取、贮存和反映,其主要任务在于求得信息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一切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一切管理的变革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高速流动,及时准确地给决策提供信息,使各个环节少出偏差,只有在这种理论支配下,才会促使工作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确保会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对此应更加修正和完善。

3、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督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审批、领报制,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建立总会计师制,从组织上为发挥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

4、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首先,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其次,加强政府部门对会计师业务的监督管理,使其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并对不负责任出具不实验证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制订具体处罚措施,以规范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机制。

5、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

在保证传统的会计核算与核算资料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物价变动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额、原材料、产成品,依据重要成本理论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把调整的情况在现行会计报表中附加说明,为领导决策服务。

6、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下,不论是对企业有利或不利的信息都必须予以全面披露,因为公开企业会计信息有如下意义。首先,有利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作出适当、有效的经济决策。其次,企业在公开制度下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会感到一种压力,且知情者能及时举报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也有利于企业任人唯贤,妥善理财,对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企业自律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国家税务机关监督企业依法纳税,也便于政府其它部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监管。目前我国有关法规,仅对股票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公开作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建议对非上市股份公司和非股份企业亦提出同样要求,以便有效制止会计信息失真。

7、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第一,提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第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一方面要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可分流到其他岗位,对新进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关,不具备要求不得进入会计部门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在岗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包括政治、法律、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使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生产经营的要求。同时要建立奖惩考核制度,对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会计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资奖励;对那些违反财经纪律、思想品德差的会计人员要给予通报批评和教育,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要确保财会队伍更加稳定、高效、廉洁,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必须由表及里,深入探索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体制性根源。只有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成因和危害,才能找到解决它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全方位的配套性改革,其中包括在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相应地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建立民主、廉洁、高效的政府,借以从整体上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与会计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1]张博亚:绿大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2011(9).

[2]李小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相关研究[J].企业导报,2011(19).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信息监督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